以促进学生发展的视角 构建大历史教育观

2009-01-07 03:06张焕焕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11期

张焕焕

摘 要:“大历史教育”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学细节可以处理的比较细致,但给予学生的方法和结论不妨看得长远。这可以说是历史教育的一种技术处理,在这种技术处理指导下,对于具体的教学细节灵活展开,让学生从特别设计的情境和环境中体会到历史对自身的指导意义,培养全局和国际视角,提升利用这些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大历史教育;有价值细节;全局和国际视角

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到底要培养出怎样的学生,一直是让中学的历史教师们苦思冥想、魂牵梦萦的问题。我们总是提“为学生的一生负责”的口号,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又根本顾及不到这一点,症结何在呢?我们的历史教育如何做才能算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呢?

很多教师都在批评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强调选拔中忽视历史学科,尤其是中学的初级教育阶段,历史学科并未能列入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选拔标准之一。从现实意义上讲,这的确对历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国际、国内竞争加剧要求教育质量的提升,但学生、家长、社会对历史学科的漠视,使历史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很多教师都对此不满,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现状。当然,这些不满我也认同,但要等到体制改变之后(需要数年),教师再进行改变(又需数年),那等于我们的历史教学又要对不起这些年中受教的学生了,这也是个悲哀。那么,我们究竟要给当前这一现状下的历史教育本身下怎样的药方呢?答案是:“大历史教育”。

“大历史教育”,就是一种在教学构架上的一种技术处理,让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注重细节设计,但在授给学生的方法和结论上要让他们看得更加长远。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开始了尝试,尽管这个想法是这几年在教育理论方面的升华,但如果在实际课堂操作中不能产生实效,抑或不为学生所接受,都可以说尝试是失败的。当然,这种方法不能代替一切历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它只是对一部分历史教学细节,在当下的历史教育环境中实践总结出的提升历史教育地位、着眼学生未来的一种指导性、技术性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从师德的崇高上来讲,我们对于能培养出十个中、高考状元还是一个“钱穆”的价值取向非常明确。中国的发展、学术的进步并不是靠这些“状元”推动的,而一个大师的出现则是多年不懈坚持和积累的结果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想法太过遥远不切实际,我则以为,如再故步自封、自我放弃,则历史教育之尊严将会尽失。我们常教育学生志存高远,如教育之理想依旧不能“志存高远”,那个目标从我们这里授给学生亦无意义,而上述所谓之“症结”最终也无法解决。

一、有价值的“细节”

要处理的“历史教学细节”中的“细节”指的是有价值的细节。那么何谓有价值的细节?对我们的教学又有何指导意义?如果我们能把握“有价值的细节”并引导学生关注有价值细节,就可以解决类似于“长征为何不叫王征”、“农工和民工有何区别”之类的学生提问。所谓“有价值细节”就是要把学生的兴趣点放到真正有价值的探索研究上,而不去讨论“秦始皇到底有几个老婆”之类的无价值细节。“秦始皇有几个老婆”并不影响他的统一大业,也并不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大历史教育”来看,这个问题实属无价值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并不是针对学生的任何问题教师都必须作正面回答,而是有所选择,针对有价值的做有价值细节来处理,对无价值的则可与提问学生单独交流。

有了这个指导,我们便不必再纠缠于“长征为何不叫王征”的无价值生成之类的问题,引导学生转入正常的和我们所要引导的轨道上来,之所以在举例中加入这个问题的论述,无非是因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都或多或少遇到了些类似的情况,却又囿于面子和其他考虑而左右为难。这些都大可不必,可大胆取舍,在实际教学中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

二、正确处理有价值的细节,实现大历史教育的目的

这首先需要教师去占有非常多的知识资料,并尽可能多地获得方法经验。占有非常多的知识资料并非指我们平时看到的诸如宫廷秘史、奇闻传说之类,而是充满历史思想与智慧的大师们的集大成之作。如看钱穆先生的书,了解其对中国历史演变的精彩论述;讲解世界史之前,不妨先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世界通史》,书里提出的问题与见解会使我们大开眼界;讲解别国历史诸如日本,不妨先看日本人关于自己历史的论述,坂本太郎的《日本史》《武士道》《激荡的百年史》,再进而看诸如陈舜臣这样的日本华裔的书,如《日本人与中国人》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著的有关日本的书也很有见解,如《菊与刀》《日本文明史》等。多读这类的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视野,而且能得到他们研究的方法和他们的人生体悟。当然,会有很多教师以为这太花费精力,且有时看一本书为了一节课有些不值得。我则认为,无自身知识成长经验之成熟,又如何“为学生终身负责”?只说而无行动,无异于大放厥词,失去了师道之尊严。

知识之积累需假以时日,经验方法之积累则又需我们戒骄戒躁。方法经验之谈不可如和尚撞钟般消极成长,而是要深思如何“苟课新,又课新,课课新”才行的。即使是同一教案,也可以从上一节课产生的问题改进下一节课。此番功夫需教师极有毅力才行,一日骄懒,就会失去一日之前进。 “大历史教育”之宗旨是“为学生一生负责”,通俗言之,是“为他人一生负责”,真可谓责任重大;所能实践者,必是无私奉献之人。

三、利用学科综合的方式,把其他相关学科纳入“大历史”的范畴

例如,地理、政治、语文等学科,甚至包含现有的所有学科,都可以纳入“大历史”的范畴。这样的说法并非毫无根据,如日本在高中阶段设“地理历史科”,可见在很多国家地区认为有些科目之间密切的关联。其实,在人类较早时期的教育中是没有今天这样的学科细分的,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科分得越来越细,研究领域也越来越深入。姑且将这看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我总以为,在中学教育中人为地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会使学科的思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陷入狭隘。近些年来,文综、理综在高考中的出现,就是我们反思这一现象的很好尝试。

“大历史教育”推崇学科综合的方式处理历史教学的细节,本身就给予学生一种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囿于单一历史学科,把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纳入到“大历史”范畴之中,也为历史教学细节的处理提供了一条非常适用现行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我在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了“大历史教育”的这种潜力,并能与同事讨论这种方法的应用,得出了一些实验结果。当然,这些只是对这一方法比较浅层的尝试。可以相信,随着应用这一方法的教师的增多,必将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激发更多人的热情。

四、“大历史教育”更注重单元目标、学期目标甚至学年目标的规划

这并非意味着不关注课堂目标,而是更注重在整体目标的构架下设计课堂目标。相对于课堂目标,其他的目标来得更长远,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更切合学生成长的要求。

例如,在我国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包括三个部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有如下一段内容: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有:“……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在以上这两段目标中,对中学历史学习的目标要求还是较高的。这样的目标实际上给了我们教师灵活运用教材达到最终教育目标提供了广阔空间。仔细来分析,当下我们使用的教科书每一课的课堂标准同所希望达到的课程标准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们努力地研读《课程标准》,找到利用单元目标整合、学期目标整合等方式来给予学生更高能力的途径。

教师们既要时刻牢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努力研究教科书,研究单元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甚至学期目标与单元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历史教学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好好进行分析,分析其各自特点及适用的教学方法,整合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或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使我们的历史教学更接近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不是盲目地被课堂目标所左右,放弃我们教育的真目标和真理想。试举例来说,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特点不同,所适用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不同。“大历史教育”并不严格区分一定是当下历史研究中的某个学派,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来选择。当然,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最后,我还是想附加一个例子,即把教学目标放眼到其他国家。如《日本初中社会科历史领域学习指导要领》中有关“初中历史领域”的课程目标比较中国更简洁,给予教师空间也更大,其中有一处:“(三)使学生理解现代国际关系及文化交流的梗概。加深认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相互联系,使他们关心其他民族的文化与生活,培养国际合作精神。”我记录下来,留给大家作参考。

附录一:长征为什么不叫王征

当教师提出“关于长征,你想知道些什么”的时候,一个学生提了一个怪问题(带有恶作剧性质):“长征为什么不叫王征(班里一个学生的名字)?”教师当即表扬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所谓王征,即王者之征,说明王征的爸爸对孩子寄予了无限希望,,那么为什么红军的这次征程不叫王征?如果从当时蒋介石的角度来看,这绝对不叫王征,只能叫寇征,所谓成王败寇嘛!至于我们为什么称之为长征,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发表看法。”很快地,回应声此起彼伏:“路途远”“困难大”“影响深远”……

附录二:“农工”和“民工”

在学习《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一课之前,教师问及“三大政策”的内容。一学生回答:联俄、联共、扶助民工(应是农工)。其他人重复,并笑。教师也笑着说:“我相信你是理解的,你的‘民工意思就是‘农民与工人对吗?但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差别很大,谁来说说看?”另一学生回答说:“‘民工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而三大政策中‘农工指社会两个不同阶层的农民、工人。”教师趁势说:“国民大革命时,孙中山渐渐意识到工人、农民的巨大作用,有意识将其纳入革命联盟中,使其运动更有组织。正是由于农民、工人等各阶层的踊跃加入,国民革命运动才逐步高涨起来。”

[参 考 文 献]

[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明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4]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