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2009-01-06 04:55冷玉斌袁建刚蔡朝阳
视野 2009年23期
关键词:小兵小汽车小白兔

冷玉斌 袁建刚 蔡朝阳

蘑菇该奖给谁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清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临走时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

晚上,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对他们说:“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

小黑兔得意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

小白兔难为情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落在后面了。”

“你们今天都跟谁比赛啦?”兔妈妈问。

“我跟乌龟赛跑,所有的乌龟都跑不过我!”小黑兔说。

“我跟骏马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小白兔说。

“我的好孩子,”兔妈妈亲了亲小白兔,从篮子里挑出一个最大的蘑菇,“这是给你的奖品!”

小黑兔不服气地问:“我今天得了冠军,为什么把大蘑菇给小白兔?”

兔妈妈说:“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

点评:做妈妈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1.未经省察的结论

“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就这个理由。

但兔妈妈凭什么认定小白兔是敢和高手比,而小黑兔不是呢?如果小黑兔恰恰是乌龟们约过去的,而小白兔也只是偶然遇到骏马,并不存在什么敢不敢的说法。没有细致询问,没有坦诚交流,没有确凿依据,没有慎重省察,而这一切不正是一位母亲与孩子交往中所需要的吗?

2.孩子,你慢慢来

兔妈妈汲汲以求自家孩子和高手比,丝毫不去想孩子为何要和完全不成为对手的高手比,一句话,没有给孩子的生命以最本质的观照,也只能制造悲剧。是的,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们的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你自己。任何事情,如果尽力而为了,从整个一生来说,就绝不会失败,只不过是一场比赛嘛!

并且,别忘了再说一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3.兔妈妈的权威课

“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

——这是文中兔妈妈制定的奖励标准。

“这是给你的奖品!”“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

这是兔妈妈的奖励理由。

两句话重点都在“给”字,而“给”的主体就是妈妈。她是整个事件的控制者、决定者,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掌控着蘑菇的归属。

兔妈妈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小白兔的喜爱:“我的好孩子,”兔妈妈亲了亲小白兔。“好孩子”,“亲了亲”,万般柔情!但别忘了,小黑兔就在旁边,它的郁闷可想而知。

到底谁是“好孩子”,是否应当慎言?或者进一步说,为什么一定要在两个孩子之间分个好与不好?为什么不和孩子们讨论讨论到底谁该得到最大的蘑菇?蘑菇该奖给谁?兔妈妈上了一节糟糕的示范课。

4.现实主义之一种

2005年,武汉“楚才杯”作文竞赛,面对题为 “给我一点时间”的作文,3000名五年级小学生不约而同地将妈妈写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媒体一片哗然,狠狠做了一通“小学生妖魔化妈妈”的报道。

对小学生来说,这么写很正常,因为他们的妈妈绝大部分跟兔妈妈一样,逼着自己整天培优、补课,对自己永远那么凶,所有的时间与自由均被妈妈剥夺。妈妈们真的想这样吗?《蘑菇该奖给谁》里的母亲形象、亲子关系、育儿理念,就是当今教育生态的真实投影。事实上,没有谁可以轻蔑地说一声“兔妈妈,你不对”,然后再轻飘飘地给出某些答案。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每个人,都那么弱小。

因此,与其说《蘑》文有缺陷,不如直接说这是当今社会的缺陷和教育的缺陷。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的玩具柜台前挤满了人,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买玩具的。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小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售货员阿姨问他:“谁带你来的?”

“妈妈。”

阿姨看看他身边并没有大人,又问:“你妈妈在哪儿?”

“在那儿!”孩子用手指向药品柜台。

“妈妈在买药,让你在这儿等她,是吗?”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过了一会儿,男孩的妈妈来了,说:“小兵,咱们回家吧!”

阿姨忍不住对他妈妈说:“孩子在这儿站半天了,您就给他买辆小汽车吧!”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孩子的妈妈叹了叹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听着听着,售货员阿姨的眼圈红了,说:“多懂事的孩子呀!这样吧,我买辆小汽车送给他,送给他做节日礼物。”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回到家里,售货员阿姨对自己的女儿说起这件事。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点评:请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其“高尚”品质,带有中国式的“克己复礼”的色彩。

1.“懂事”:少年的老年化

这篇课文的核心人物,突出的品质,用售货员阿姨概括的一个词,叫做“懂事”。

作者让小兵克制自身的欲望——其实,拥有一件玩具的欲望一点也不过分——从而维护了“礼”这种价值规范。那么,小兵克制自己的愿望的依据在哪里呢?只能在成人社会中。

在课文中,这个所谓的“礼”就表现为社会外界加诸孩子观念上的一种客观要求,比如需要孩子去懂的事,家庭的贫困,母亲的操劳,父亲的病……让小兵将外在要求,内化作一种道德自律。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以克制自己正常欲求的方式,获得了诸如“懂事”、“孝”之类的名声和赞誉。也许,在这种赞誉中,小兵也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但我怀疑,这种成就感是不是如同拿到了心爱的玩具一般,是一种简单而明亮的快乐?况且,这种赞誉本身,不就是成人世界的观念对孩子的塑造方式之一吗?

2.母爱:双重的贫困

这个故事最不能令我接受的,是作者安排的一个细节:母亲当着小兵的面,向售货员阿姨解释,父病家贫,故小孩懂事,不买玩具车。

为什么非得当着小兵的面来讲述家庭的困境呢?虽说孩子还没有明确的经济观念,对成年人的那种生活辛劳,未必有那么多的感触,但他们未必就没有自尊,未必就不知道,穷困并不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历。

课文中母亲和售货员阿姨只是单纯地赞叹着、感动着、咀嚼着,却没有想到,这对小兵来说,也许是一生中艰难的时刻。归根到底,小兵,作为一个孩子,一个具有独立意志的个体,其正当需求被忽视了。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课文中那些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成年人,他们其实目中无人。

3.美丽的神话,胡编的情境

全文尤其不能让人忍受的,是作者特意添加的一个结尾:女儿二话没说,马上挑了一辆漂亮的玩具汽车,要送给素不相识的小兵。

就像小兵的感受被忽视,小女孩的接受过程和思维转化过程也被忽视了。因为叙述的简单化,送车的这个表现过程生搬硬套,充满了成年人的自以为是、一厢情愿。

就像一位小学教师的点评:在这篇课文中,圣母、圣子、圣女三位一体同时降临,演绎了一出美丽的神话。

(孙臻摘自《南方周末》)

猜你喜欢
小兵小汽车小白兔
可爱的小汽车
欢乐小兵将
欢乐小兵将
欢乐小兵将
小汽车
拼一拼
家长会
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