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川
一
曹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功与过,一千七百多年来人们争论不休,毁誉激烈。曹操又是个文学人物,自己是文学家,诗歌和散文引领着他的时代,同时又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成为数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小说角色、戏曲角色。
曹操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复杂性源于何处?
先来看他的少年故事。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宦官,他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对曹操而言,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羞于对人讲,并担心别人讲。东汉末年的宦官在朝廷的势力大,与外戚(皇后、太后的亲戚)争权,闹得乌烟瘴气,在民间的名声极坏。曹操小时候心里有阴影。如果有人指出他父亲是太监的养子,在姓曹之前姓什么不得而知,又曾被“乞丐携养”……那么,他肯定会怒目而视,甚至冲上去挥拳厮拼。后来他功成名就了,作《家传》,把曹氏祖宗跟周文王封于曹的儿子扯上干系。
其实他可能姓夏侯,与武艺超群的夏侯悖、夏侯渊是本家。
曹操长得个头小,不英俊,和袁绍、袁术这些几代传下来的贵族子弟不能比。可他家里也是有钱有势的,在沛国的谯县(今安徽毫州市),没人敢公开小视。他能与袁氏兄弟一起玩,说明他有家族支撑。袁绍高大而白皙,一表人材,曹操瘦小而黑黄,其貌不扬。两人站在一处,显露的不仅是个体差异,连祖上的尊卑也捎进来了。曹操为此愤愤不平,但表面上他从不声张。汉末及魏晋风气,是既重门第又重相貌。曹操的门第是不能追究的,他家再有钱再有势也不好炫耀的,曹操的外表又乏善可陈,并且容易叫人联想到他那出身微贱的父亲。凡此种种,带给曹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他的整个成长期,几种来自不同方向的自卑心理总能够落到实处,有时还发生“交互作用”,弄得他郁闷伤心,愤恨切齿,蓄积着将来要喷发的能量。
阉人,太监,乞丐,遗丑,这类词曹操最不爱听,一听就脸红筋涨,一副要打架的样子。
袁绍、袁术这班世家子弟,说话口无遮拦,经常得罪曹操。他们又故意说到自己的祖上,从父亲就说到高祖,四世三公,显赫百年。曹操听得直咬牙齿。他不得不与袁绍相反,绝口不提曹姓祖宗。父亲曹嵩是大太监的养子,这几乎天下皆知。而曹嵩对曹操闭口不谈本姓,把心中的阴影原封不动地传给儿子。
曹嵩的官本不小,后来又花一亿钱买了个太尉的官职,暴露出严重的心理欠缺。
而曹操的心理欠缺,后来以争霸天下、逐鹿中原的方式加以补偿和超越。
他和袁绍比,处处落下风。这使他暗中使劲,寻找机会要占上风。他和袁绍较劲较了几十年,直到发动著名的官渡之战,才把袁绍彻底击败,并看上袁绍美丽的儿媳妇甄氏,跃跃欲试想纳为己有……
发生在曹操身上的“自卑与超越”,堪称典型。
曹操这种人,不干大事似乎是说不过去的。他提笔写诗,则通常是好诗。郁闷,压抑,向来是艺术才华的近邻。内心要有风暴,方能孕育词语的起伏跌宕。
曹操小时候板眼儿多,方圆十里很有些名头。他飞鹰走狗,游荡无度,领导着一群纨绔,吸引着谯县地面上的诸多混混、泼皮、二杆子。他的小名儿叫阿瞒,谯城少年尊称他为“瞒哥”。他有的是钱,出手阔绰,聚众狂饮,呼朋引类。他的叔父观测他一段时间后,认为这小子这么闹下去很危险,便向曹嵩告他的状。曹嵩免不了斥责儿子,骂儿子结交泼皮毫无出息。曹操气愤叔父管闲事,却沉下心来,思得一计。
有一天,曹操把脸拉歪,作抽搐状,在叔父面前慢慢走过。叔父问他时,他发音模糊地说:中、中风了。他的五官已经严重错位,哼哼唧唧,很痛苦的模样。叔父也着急,忙去告知曹嵩。可是等到曹嵩把儿子唤到跟前时,却看见曹操的脸与平时无异。
曹嵩问:你叔父说你中风,脸扯歪了,怎么又无事?
曹操答:叔父的话如何信得?他是常和父亲大人开玩笑吧。
此后,叔父再告曹操的状,曹嵩就不大相信了。
曹嵩在京城洛阳做官,回谯城的时候有限。曹操乐得每天像个野孩子。他“收拾”叔父不过是小试锋芒。
游荡无度的少年,脑袋瓜子灵活。
少年曹操颇似少年刘邦,活动半径大,戏耍花样多,交游的对象形形色色。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曹操此间领导一帮泼皮二杆子,为日后驾驭一群时代精英打下了某些基础。
二杆子并不好弄。当然,曹操这个人更不好弄。他也读书写字,弹琴下棋,还会些拳脚功夫。他与袁绍练对打,放倒对方的大块头很有些难度,于是专攻下三路,头手并用,终于将袁绍拱翻在地。他打了胜仗就双手叉腰仰天大笑,四处吹嘘,吃了败仗却能寻思,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
史料说,曹操十岁曾在水中与蛟龙(鳄鱼)大战并取胜,也许是曹操自己编造的故事。
曹操是真真假假的曹操,虚虚实实的曹操。这种灵动多变的本事,在天下未乱之时表现为鸡鸣狗盗,而天下大乱,这本事将发挥到极限。
曹操约十六岁的那一年,玩了一回惊动百里的大险招。
他厌恶太监,几乎满城皆知。他从不以祖父曹腾为荣耀。曹腾官居宦官中的高位:大长秋,秩二千石,俸禄仅次于三公。旁人提起太监的排场威风,曹操就露出满脸不屑的神情。这里边有他的“身世耻辱”:他曹孟德竟是阉人之后!另外,太监利用其左右皇帝的能力,在朝廷弄权,一年比一年嚣张,引起大臣、将军、士人的普遍愤怒,太监的名声江河日下。
有个叫张让的太监,名声特别臭,曹操决定取他性命。然而曹操手持利器潜入张让的住处,未及行刺,却让对方发现了。于是,这个遇险不乱的有志少年“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
曹操爬树跳墙的本事,想必不在猴子之下。
若干年后他行刺董卓不成,急中生智,借口跪献宝刀。趁午睡刚醒的董卓尚未回过神来,他已纵马出城,逃之夭夭……
行刺张让之后,曹操一度名气大噪。舆论认为他是太监的对头,将他的太监祖父“存而不论”。十六七岁的曹操真是太有面子了,走到哪儿都有人让位、请吃,袁绍主动找他玩儿,送他好东西。
曹操十七岁,又开始好色了。他固然不像袁绍那样讨女孩子喜欢,可他的好色之情“胜袁本初(袁绍字本初)多矣”。他发现了谯城的一位貌好女子,拉袁绍去“劫色”。那美貌女孩儿却是新娘,正在举行婚礼。二人“潜入主人园中”,一直埋伏到天黑,然后齐声高叫:有窃贼,有窃贼!屋子里的人都涌出来了,“魏武(曹操)乃入,抽刃劫新妇。”他扛着新娘和袁绍一道向荒野逃跑,袁绍的腿脚不够利索,跌倒在荆棘丛中,一时动弹不得,还呻吟着,好像跌得不轻。远处新娘家寻人的火把在夜幕中乱晃,呼叫声此起彼伏:抓贼啦,抓劫人贼!袁绍慌乱,却在坑中乱爬,横竖爬不起来,仿佛身上几处骨折。曹操冲着火把方向大喝:窃贼在此!
话音未落,那袁绍翻身蹦起,撒开两腿狂奔,兔子般蹿入茫茫野地。
这件事多见于史籍,曹操的形象跃然纸上。他胆大妄为,夜劫新娘,全城为之哗然。紧要关头他对袁绍搞心理疗法,估计他
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了解袁绍,知己知彼,于是一喝成功。
至于那位可怜的新娘在那个恐怖的夜晚遭遇如何,史料没记载。
曹操劫色的动机之一,可能是借此扬名。
重名望,是当时的时代特色。而曹操有见不得人的身世背景,比一般人更重名气。单有袁绍袁术对他竖大拇指是不够的,一帮泼皮恭维他,显然更不值一提。将满弱冠之年的曹操跑去找名士,渴望听到名士对他的评价。南阳有个名士叫宗承,曹操想和他交朋友,专程前往,“屡造其门”,但宗承不予理睬:“薄其为人,不与之交。”曹操的面子这回可丢大了,他不服气,在宗承外出的路上截住对方,软泡硬磨,“捉手请交”,拉住宗承的手不肯放,请求交朋友。“承拒而不纳”,对曹操这种人嗤之以鼻。估计这南阳名士还有甩手、擦手的侮辱性动作。
曹操大郁闷,看来他不仅身世受人嘲讽,为人也很成问题,“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他自命部分,行为乖张,却是哗众取宠而已,事实上没人拿他当回事。曹操不担心别的,最担心别人、尤其是有名望的人士小瞧他,鄙薄他。这种心理惯性,源远而流长,带给他宏大的志向与诡诈的性情,影响他一生的建功立业,包括他令人尊崇的文学建树。曹操的生存向度,由此可见一斑。他自己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而后世史家,也鲜有在这个层面上对曹操展开生存阐释。
曹操式的自卑与超越,很复杂,显现出强烈的个体气息。
曹操的混乱,与即将到来的时代的混乱是合拍的。这种合拍值得探寻。好像时代怎么乱,曹操就怎么乱。他投身乱世,以乱对乱,有利于识乱相,捕捉乱世的各种表征。他必须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朝着治世的方向作出有效的努力。
概言之:古代收拾乱局者,自身当有乱的功夫。曹操之前四百年,开汉之君刘邦已是典型。后来宋朝的赵匡胤、明朝的朱元璋也复如此。
时代弄潮儿,弄潮的前提是洞悉潮水起伏的规律。
古代有所谓“乱世出英雄”的说法,但这英雄究竟怎么“出”,尚须仔细考察。汉语文化有大而化之、一言以蔽之的毛病,苦学西人之思,或能深入事物,看到事物的细微处。
曹操和他的时代捆得紧,可能发端于从童年就已经开始的内心隐秘。这种内心隐秘,使他一直在乎旁人投向他的目光。他显然不是阳光型的男孩儿,曹家有钱有势,既使他骄傲,又令他难堪。总有两股以上的力在拽着他。他若不矛盾,不混乱,他就不是曹操。他不可能活向徒有其表的袁绍、气宇轩昂的周瑜,更不可能变成“龙章凤质”的嵇康和诸葛亮。
遭南阳名士宗承鄙视之后,曹操一度没脸见人,闭门读书。他练书法,弹古琴,驱赶上门来找他的二杆子。这几年,他自己就是混混儿的头领,领悟了混混儿身上的若干特性。现在他要超越二杆子,向士人风度靠近。他不同于刘邦的,是具有时断时续的文化追求,“博览群书,尤好兵学”,书法是狂草风格,写诗推崇汉乐府,对古琴很感兴趣,还能下围棋。这可不是撑面子,装文雅。曹操可能是那种昨天还飞鹰走狗、今日却能静心向学的奇怪青年。对文字、音乐、书法的形式美,他一定天生有敏感。不然的话,以他性子之野,游荡瘾之大,这些需要下苦功夫才能获得的修养,不足以在长达几十年的时光中牢牢地吸附他。
“太祖御军三十年,手不释卷,登高必赋。”
游荡不羁培养直觉,手不释卷则训练思维能力,扩大思维半径,提高敏锐度和穿透力。曹操在统一北方、摆平那么多强大对手的过程中,这些能力都派上了大用场。
曹操早年不游荡,似乎很难成为曹操。
他心里有阴影,一再受刺激,对成长也有好处。南阳名士瞧不起他,他就闭门读书,远离泼皮。他准备好了,要拿出另一副面孔去应对世界。而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他发现自己长出了九张脸,就像传说中的多头怪物。
曹操二十岁了,成人了。有一天他去找另一个名士乔玄。乔玄是做过几任大官的,政声好,不敛财,“家贫乏产业,当世以此称为名臣。”清官享有美名,说明当时的社会舆论对清官还是认可的。曹操去找乔玄,想听到乔玄对自己的评价,这举动却有几分冒险性:他父亲曹嵩和他的太监祖父曹腾很可能都是贪官。曹操一大早惴惴而去,暮色中欢喜而归:乔名士热情接待了他,在与他接席(坐席相接)长谈之后,说了一句话:“天下将乱,安民生者,其在君乎!”
这样的评语,让曹操兴奋得彻夜不眠,夜半舞于庭。
乔玄又点拨曹操,叫曹操去拜见鼎鼎大名的汝南人许劭。许劭看人才一看一个准,是公认的点评人物的头号专家。这人派头大,只每月初一点评一次,号称“月旦评”,开评之日,门庭若市,车盖如云。许劭的评语一出,往往风闻于中原的大小城市。曹操不去找他点评,看来是不行的。胸怀大志者,必须先有名气,这可是时代的共识,“名教”的要求。不过,曹操此番去,所冒的风险更大:许劭看人太准,如果像宗承那样鄙薄他,甚至根本不许他进门陈述志向,那可咋办呢?如果许劭说他是一堆狗屎,他这辈子恐怕就很难散发出香味儿了。
曹操这人胆子大,具有孤注一掷的冒险精神。某月初一,他去见许劭了,“卑辞厚礼”,带了很多贵重礼物,言辞恭恭敬敬。点评大专家瞥他一眼说:是乔玄先生让你来的吧?
曹操躬身回答:是。
他很聪明,在许劭面前并不提乔玄对自己的高度评价。
许劭说:乔玄安贫守道,世之高士耳。
大专家只此一句,言下之意,却对曹操的显赫门第含讽刺。曹操满头冒汗,忙问:“我何许人也?”
许劭不答。
曹操方寸大乱。许劭不屑于点评他,大势不妙矣,在场的围观者少说有二三百,这些人的传播能力以一当十。曹操抹一把汗,硬着头皮再三问:先生,我何许人也?我何许人也?
曹操身上的痞子劲上来了,得不到许劭的月旦评,估计他会赖着不走。许劭审视他良久,终于给他一句点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大悦而去”。一路上走得颠三倒四,像喝下美酒的酒鬼,举臂而舞,仰面而歌……
曹操可不管奸雄还是英雄,只要能称雄于当世,干一番大事业给世人看,他曹孟德就心满意足了。
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二十岁的曹操举孝廉为郎,正式做了一名郎官。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汉代选官吏有举孝廉的制度,初行还比较公正,后来渐为官宦人家所把持,成了一种特权制度。曹操做郎官不久,升为洛阳北部尉,主管治安、刑狱。很快,他在洛阳北部的辖区内干了一件惊动朝廷的大事。他“造五色捧”十几根,高悬于城门之上,“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他把蹇硕的叔父给杀了,因为此人竟敢违禁夜行,半夜三更在街上走。蹇硕是谁?他是灵帝宠爱的太监,在宫中的势力非同小可。而曹操拿太监开刀非常过瘾,仿佛出了一口十年八年憋在胸中的恶气。这也叫冤家路窄。不过,曹操行事也有掂量。他有后台。干这事儿他要的就是轰动效应,他是
决不做无名小辈的。蹇硕的反应如他事前所料,在宫里大闹一通之后,却只是把曹操赶出了京城洛阳。
曹操二十三岁做了顿丘县令。大约一年后,因亲戚犯罪受牵连,免去官职,灰溜溜回家乡谯城。此间他娶妻丁氏,又纳妾卞氏,每日坐拥书城,左抱右拥娇妻美妾,过了几年清闲而滋润的好日子。他喜欢吟诵诗赋,从《诗经》、《楚辞》读到汉乐府民歌,也试着写一些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自己不满意,一把火烧了。欲成大业者,写诗也要一鸣惊人。曹操诗瘾大,但一般不出手的。二十几岁他写的诗大概都是
“抽屉诗”,秘不示人。他贪恋美色却不写情诗,和他后来的两个诗人儿子不一样。他信奉三个字:诗言志。他是志存高远的曹孟德……
丁氏无子。卞氏几年后生子曹丕,又生曹植、曹熊。生女不计。
曹操复娶刘氏,刘氏生长子曹昂。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他娶二妻纳一妾,穿梭于三房中,把御女术和领导艺术结合起来,每日春风得意。各房均无冷落,她们相处甚洽。
曹操对妻妾们说:要生子一大群!
三个老婆忙着生孩子,避免了争风吃醋。后来,这个队伍日益壮大,十三个老婆为他生儿子,还不包括只生女儿的……
这生活够舒服了吧?然而,妇人醇酒、琴棋书画、打猎逍遥的日子却不能安顿曹操,外面的世界正风起云涌,曹操这种人怎么能置身于风云之外呢?他对自己有个定位。他的“生存坐标图”是一张大图。
闲居谯城数年,曹操不断向外传消息:他已经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具备“治世之能臣”的条件。父亲和曹氏家族中的许多人都在做官,曹操回归仕途,也是举手之劳。这位每日与竹简作伴的学问家“以能明古学,复征拜议郎”。
议郎属顾问性质,秩比六百石。学者曹操露面了。
有些官员视议郎为闲职,拿俸禄不干事。曹操却忙于上书朝廷,猛攻几个太监的淫威恶行,又指斥三公(司空、司徒、太尉)的腐败。曹操的动作都是大动作,要符合能臣的名声。许劭的预言他一直牢记在心的,逢人就要宣讲。然而皇帝听不到,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多如牛毛,食禄仅六百石的曹操算啥呢?他专挑大人物作对手,以“愤青”的姿态屡屡上书,结果是毫无结果。
学者曹操,看来干不成大事。
他喝闷酒,酒名日杜康。妻妾软语抚慰他,跳舞给他看。新来的杜夫人加入了曹家的脂粉队,生子曹彪,后封白马王。曹植的代表作《赠白马王彪》就是献给曹彪的。
中平二年(184年),三十岁的曹操机会来了。黄巾军数十万人于冀州、颖川、南阳大起义,“三十六万同日起”,矛头直指洛阳。朝廷急忙调兵遣将,曹操从文官跳到武官,升骑都尉,秩二千石。就俸禄而言,二千石已属高官。曹腾当年做到宦官的最高级别大长秋,也是食禄二千石。皇权危急之时,武官身价看涨,曹操的这一跳适逢其时。他原本是文武双修,能读书写诗,也能带兵打仗。
曹操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为朝廷立了功,被提升为济南国的国相。
汉代实行郡县制,也部分保留了分封制:将一些郡县分封给王侯,人称“郡国”。国相是实权人物。
曹操任济南相,大刀阔斧行使职权。济南所属十县,他一口气撤掉了八个县令。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县令都不是好官,他们上通朝廷太监,下连地方豪强,鱼肉百姓,气焰嚣张。曹操对八个县令下狠招,一律撤职,部分查办。京城太监和济南豪强被激怒,纷纷扬言要报复。可是曹操已经腾出手去干另一件大事:禁淫祀。
济南这一带曾是西汉城阳王刘章的封地,刘章死后三百余年,祭祀他的祠庙竟多达六百多座,每年的祭祀活动花样繁多,官员大肆显摆,“烹杀讴歌”,商人趁机捞钱财,小民负担沉重。曹操下令,把祭祀刘章的祠庙全部拆除,阻断了济南数百年的淫祀之风。这动作,是个移风易俗的信号。
曹操干这两件大事,前后只用了半年时间。撤活人的职,拆死人的庙,不仅触犯太监豪强,连皇帝的先人他都敢去惹。好像普天下的老虎屁股他都敢去摸。这种为官的正气从何而来?显然与做“能臣”有关。
许劭一句点评,曹操十年奋斗。
曹操的勇气,则令人联想他的少年时代。
曹操身上总有几股气,此间英雄气占了上风。英雄二字,对曹操的吸引力其大无比。他自幼“姿貌短小”,有羞于启齿的出身问题,有浪荡青年的坏名气,因而他必须超越。他希望每一刻都会出现一个新曹操,直到“盖世英雄曹操”闪亮登场为止。如果实在做不成英雄,做奸雄也行,总之,不能做狗熊。
曹操之为曹操,这一点颇重要。
曹操的生命冲动源远而流长,生命不息,冲动不止。所以他后来才会写下永久流传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这样的人,由于活得格外较劲,所以他对人生会发出许多深沉的、异于常人的感慨,感慨发而为诗篇,作品数量虽有限,却能打动不同时代的读者。
功夫在诗外,曹操是典型。
将武气带入文气,有刘邦著名的《大风歌》,却只有寥寥三旬。诗中尽显英雄气的,曹操是个开端。苏东坡为这个特殊的文学现象命名:“横槊赋诗。”后世的帝王将军,除了辛弃疾,无人超过曹操。清代乾隆皇帝的诗瘾最大,写诗几万首,但佳作不多。敌,二人恶斗,各自手中都有兵权。蹇硕是上军校尉,何进官拜大将军。何进又联络太傅袁隗,共同对付太监。袁隗把他的两个侄子袁绍和袁术也网罗进来,延伸了外戚集团的势力范围。袁绍时为虎贲中郎将。
皇权更迭之时,阵营分化加速,大臣们昼思夜想紧张站队:依靠谁和反对谁要做出决断。外戚势大,太监恐慌。蹇硕密谋先下手为强,不料有个小黄门是何太后安插到宦官阵营的亲信,密谋暴露,何进派兵将蹇硕捕杀。
何进想尽诛洛阳的太监,太后又不肯。姐弟的意见不统一,惹出了大麻烦。
何进召并州牧董卓领兵进京,以胁迫太后,诛杀满城太监及其党羽,进而威震四方。
这是汉末最大的一招凶棋。
陇西人董卓体形巨大,“粗猛有谋”,手下的兵卒有胡人和羌人,有吕布这样的盖世名将。董卓为西北一霸,屡拒朝廷诏命,这次却答应了何进,率领一支铁骑星夜驰向洛阳。
三十五岁的曹操,此间已结束隐士的生涯,在京城任军职。他不同意杀光宦官,那会导致太监集体反攻,乱朝政,乱京师。他更不赞成召外将董卓进京,引狼入室。
曹操去找何进,反复陈说厉害,但何进怎么也听不进去。死到临头的人,往往要昏头。曹操再劝,何进怒而下逐客令。
曹操走出大将军府,仰天叹息说:“吾见其败矣!”
果然,没过几天,狗急跳墙的太监将何进暗杀,主谋是曹操当年行刺过的张让。袁绍等人迅速发兵攻入皇宫,杀太监二千余人。张让投河自尽。袁绍下令捕杀漏网的太监,误杀了不少嘴上无毛的男人。他纵马京师,耀武扬威,曹操派人带话给他说:本初休逞能,董卓进京矣。
董卓率兵到洛阳,大布疑阵,三千骑兵像有数万人,京城一片恐慌。董卓先杀了何
太后,自封为太尉、相国。“佩剑上殿”,威逼小皇帝。他的西凉兵在洛阳一带抢掠烧杀,连汉灵帝的墓葬也不放过。他本人施淫威,“奸乱公主,妻略宫人。处刑滥罚,睚眦必死。”谁敢瞪他一眼,谁就掉脑袋。“群臣含悲,莫敢言者。”拥有武力的袁氏兄弟也是敢怒不敢言。
董卓把皇帝换了,立刘协,是为汉献帝。董卓这个大魔头,终结了外戚与宦官长达几十年的血腥斗争,却拉开了半个多世纪军阀混战的序幕。他也想摆平所有的对手,用铁血手段建立他的新秩序。在大开杀戒的同时他又拉拢一批人,其中就有曹操。
曹操跑了。
曹操这一跑耐人寻味。
董卓拉拢的许多人当中,唯有曹操逃跑。直觉告诉他,董卓淫威太甚,必不能久,他拒绝合作是明智的。逃跑的过程很狼狈,曹操“变名易姓,间行东归”。洛阳城一片喊杀声,董卓的部下抓人砍脑袋如削瓜果,曹操一路上心惊肉跳。他若被抓,性命不保。出城狂奔半天方松了一口气。过成皋(今河南荣阳)时,天色向晚,他仓皇投奔故人吕伯奢家,欲借宿,吃饱了肚子,睡一觉再走。吕伯奢喜滋滋外出买好酒,吩咐儿子杀猪款待曹操。儿子的磨刀声却引来一场悲剧:曹操“疑人图己”,把吕伯奢全家给杀了,一家八口倒在了血泊中。这件事,《魏书》的记载为曹操开脱罪责,说吕伯奢的几个儿子劫曹操马匹、财物,曹操将他们杀死。王沈《魏书》和陈寿的《三国志·武帝纪》,粉饰曹操不少,类似的描述或省略殊不可信。
曹操当时的心理、情绪状态倒是值得猜想。
他逃出洛阳,满脑子杀戮的印象,脑袋掉地如西瓜乱滚。连日的杀戮景象调动男人的原始本能:欲自保,先砍人。他又仓皇,逃跑的路上时时担心被人指认,遭人追赶。
曹操有大诗才,但从不刻意写诗。他提笔,非有气场不可,胸中要涌动着什么东西。此间有了一首描绘理想社会的杂言体诗《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成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自不负戴。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咸:全都。却走马句:马匹用于耕田,不复用于战场。冬节不断:指冬至后不判罪犯死刑。汉代刑律,冬天问斩。
这诗表明,青年曹操也是理想主义者。诗句简洁有力,节奏分明,不难想象曹操吟唱时激昂的手势和表情。他数日诵干庭,手势越来越果断,不算大的眼睛里射出道道精光;还用草书浓墨写出来,头一回向宾客展示他的诗作。宾客赞誉说:孟德英雄气横呈纸上。曹操大悦,那一天喝下了一坛子杜康美酒,与宾客们接席同饮,红脸儿相向,手舞连连,跷脚打腿,同时“男声小合唱”: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做济南国相未满一年,能臣曹操触动了大面积的官商利益,受到明里暗里的威胁。他突然决定辞职回家。好汉不吃眼前亏。
曹操玩儿了一把权贵,摸了几十只老虎屁股,然后,自卷铺盖走人。也许撤八个县官、拆六百座祠庙之前,曹操已有此谋划。他这动作,再次使他成为方圆千里的新闻人物。
曹嵩在洛阳做大官,名气却不如儿子曹操。
曹操不做官,做啥呢?他打马回谯县,摇身一变成隐士了。
做隐士又有做隐士的名堂:一个公认的隐士,“岩穴之士”,其知名度并不在能臣或英雄之下。眼下的曹操已经是个能臣了,打过仗,做过好官,惹过权贵,现在他要过过做隐士的瘾。他后来在散文名篇《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自叙说:“故在济南……违忤诸常侍,以为豪强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泥水自蔽是隐士们的常用语,指居陋室,远离达官显贵。
可是谯县的曹家显然很有钱,几十年也用不完。钱从父亲那里来的吧?曹操不问钱的来路,只管拿去盖别墅,读书打猎,优哉游哉。若有宾客慕名而来,他一定不在家,躲起来了。
隐士的高招之一,是要躲进岩穴或草庐,诸葛亮也不免。隐的目的是“显”,以不在场的方式在场,以在场的方式不在场,和当权者玩游戏,从许由开始玩,几千年玩不衰。曹操懂得怎么玩,玩得舒舒服服,住精舍,穿布衣,丛林中活动筋骨,“徒手搏猛兽”,弯弓射大鸟,夜里轮番与妻妾同房,还伺机拈花惹草,劫几回谯县的乡野美妇。他早就把名声铺垫好了,不愁外面不知道曹操、曹孟德、曹阿瞒。
“阉人遗丑”的难听绰号看来要消失。做隐士真好。
隐士总有出山的那一天,隐它个十年八年也无所谓,弹指一挥耳。曹操甚至算过一笔账:天下大乱二十年,“待天下清”,他五十岁重出官场,未为晚矣。
曹操还是想做治世能臣,不想当乱世奸雄。自踏上仕途以来,他确实很努力。他对自己的心理暗示,是要操正步、走正道的。能臣都是正人君子,比如他毕生尊敬的乔玄。从二十岁到三十多岁,能臣曹操和隐士曹操交替出现,那个飞鹰走狗、十处打锣九处在的浪子曹操仿佛已经彻底消失了。
隐居谯东精舍的日子赏心悦目。
曹操读了很多书。每饮酒,必诵汉乐府,吟之再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曹操纵马丛林之中,追赶狐兔之时,时常勒马停弓,作思索状,凝望着远处出神。天边秋云翻卷,曹操立尽斜阳。
此间的曹操,胸中有正气,脸上闪烁着英武之气,浑身散发着丛林气。室中与年轻的妻妾相戏,又添了少许脂粉气。而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他还享有名气……
隐士的生活叫人留连。曹操式的隐居生活,满足一般人的几种内在需求不成问题,隐上五十年也不错。然而曹操的一只眼睛始终盯着时代风云。
时代挟裹曹操,曹操也会裹挟时代。此后,曹操生命中的另一个三十多年,将是大显身手、叱咤风云的三十多年。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曹操将同时亮相。而本文也将逐渐收缩他的生平叙事,认真打量他的诗作。看看其中究竟弥漫着什么样的文气。
擅长文艺理论的曹丕说:“文以气为主。”
这话像是针对曹操讲的。
二
乱世来了。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汉室为何衰微?因为皇权之外的各种“准皇权”长得足够大了,互相争夺势力范围,统治集团开始分化。皇室宗亲,皇后派系,将军,刺史,太监,这几股势力此消彼长,长期争斗,恩怨纠缠。皇帝老了,死了,小皇帝总是面临着危险。皇太后摄政,外戚集团随之壮大,“后党”对“帝党”形成威胁。皇帝长大了,还是被架空,不能与外臣有过多的接触,于是转向宫中的内侍,寻求权力支撑,给宦官提供了表演空间。
宦官作为阉人,其生命冲动狭窄而强劲,太监弄权,最为专心。自秦汉以降,这种人一有机会就要长大。盛唐也是坏在阉人手上。应该有一本书,从这个角度写太监,融合心理学、人类学,直取太监弄权的要害
处……
东汉后期常见的情形是:太后、皇后姓什么,大将军或太尉就姓什么。和帝、顺帝、桓帝、灵帝、献帝朝都是这样。外戚抓兵权,皇帝抓什么呢?他抓太监。小黄门,中常侍,大长秋,这些宦官职位因之而显赫。宦官的家族大规模涌入权力斗兽场。“权倾海内,宠贵无极,竞争贪暴,并荷荣任。”
东汉的士大夫原本也是政坛上的一股力量,但外戚与宦官斗,狂吞权力份额,士族知识分子入仕的前程被阻断,反抗之声日隆。皇帝和太监压迫士族,士族就联手外戚,结党抗衡,终于酿成著名的“党锢之祸”,党人被禁锢,外戚受牵连。
然而士大夫、太学生、民间高士在朝野都有广泛的影响,他们的声音反而大了起来。外戚掌权者又推波助澜,士人公开议论朝政,臧否权贵,讥讽宦官,成数十年之风尚,催生了后来的魏晋风度、竹林七贤,波及两晋。士人在民间扎了根,根深叶茂,直接抗衡皇权,追慕先秦诸子并起、百家争鸣的时代。
皇帝很头疼,却还不能随意打压。皇权决非无所不能,它“反噬自身”的剧目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一再重复上演。
汉末,有些宦官的亲属也跑到士人的阵营里去了,曹操是典型。他享受着祖父曹腾的门荫,却从小在心理上、长大在行为上,竭尽全力同太监划清界线。影响他意志走向的人,要么是朝廷名臣乔玄,要么是民间高士宗承、许劭。
“民间”的凸显,乃是汉末魏晋的重大事件。民间生长的价值观,几度逼退皇权,与形形色色的权贵展开拉锯战。
公元189年,汉灵帝死了。刘辩登基,是个十几岁的少年,称少帝,由他母亲何太后和舅舅何进扶上台。宦官蹇硕是何进的宿他的意之所向,一是项上脑袋,二是腰间佩剑,三是周围人的任何动静。高度敏感导致疑神疑鬼,吕伯奢的家中磨刀声一起,他近乎本能地拔剑行凶。
人的生存,乃是“因缘联络之整体”,意念与意念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考察一个行为,往往需要扩展到整个生存图景。曹操的生存向度,决定他的意识向度。他的精英意识肯定是有的,他会觉得自己的生命高于一般贵族,更高于庶民百姓。他自幼胆大,敢于妄为,拔剑抽刀不含糊。另外他疑心重,亦与童年挥之不去的阴影有关。
几种因素相加,导致曹操对故人行凶。
“情景”霸占了曹操,这是可以想象的。曹操与“氛围”这种东西天生亲近。氛围一旦形成,曹操会陡起变化,自己冲出自己:瞬间决断,挥剑砍故人,这动作越过了平日里的那个看重情义的曹操。他的神经绷得太紧,离妄想狂已经不远。
换言之,如果曹操不是刚从地狱般的洛阳仓皇逃出来,神经过敏,那么,他将吕伯奢一家血淋淋送入阴间,就真该永久下地狱了。
曹操杀了人再逃,逃出几里路,转身望着吕伯奢家的方向,说了一句名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三国演义》把这句话改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曹操后悔了,却又掩饰,自欺欺人。这里显现了一个心理“划痕”,端出了一个理论预设:曹孟德已自我更新,在新的理论框架下重新获得了人格的统一。早年的泼皮劲对他有帮助。类似南征西讨、宣称“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赵匡胤。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至少在潜意识的层面上渴望人格统一,哪怕歪说歪有理。而渴望是说,他的人格一再分裂。
曹操身上,正气豪气未灭,邪气凶气犹存。
他杀人后喊出的极端自私的口号,倒是从相反的方向,显现出道德的广大空间。曹操这么瞪眼高叫,无非是要与道德抗衡。这表明,曹操心里“有”道德。
汉末乱世的各种气场,均能在曹操的意念及行为中找到相应之物。所谓复杂性,由此可见。古代乱世称雄者,自身当有乱的本事。曹操和他的时代乱作一团。他投身混乱,朝着结束混乱。如果他自己不混乱,则很难旋入历史舞台的中心。这一层,学者专家鲜有思考焉。
曹操连夜东逃至中牟县,终于被一个亭长认出来,抓进衙门。县功曹请示县令后把曹操放了,理由是:“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
曹操向天打哈哈。他尝到了名头响的好处。性命攸关时刻,名气救他一命。董卓下的通缉令已传至中原各郡县。曹操始终绷紧神经,看来并非反应过度。
后来,演绎这个故事的《捉放曹》,成了戏曲的经典剧目。
曹操于逃出洛阳的这一年冬天,正式起兵了。“太祖至陈留(今开封境杞县),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起兵之初,他有五千人马。
袁绍、袁术、张邈、韩馥、孔伷、刘岱等将军或太守,同时起兵讨伐董卓,各拥数万兵马,推袁绍为盟主。曹操被袁绍封为“行奋武将军”。行,是暂时代理的意思。袁绍要考考曹操的军事才能。
义军的讨伐声响彻中原,董卓害怕了。他九月才杀进洛阳,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群雄并起,几十万关东义军蓄势待发。董卓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命部下将洛阳一带地上和地下的财宝洗劫一空,然后纵火烧城,夷为废墟,驱赶数百万人向西大迁徙。“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百姓死于迁徙途中的不计其数。
此距汉灵帝死,不过半年多。一个皇帝死了,天下就大乱,兵祸连年,“人相啖食,白骨盈野。残骸余肉,臭秽道路。”
曹操愤然写诗,《薤露行》:“惟汉二十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从汉高祖刘邦到汉灵帝刘弘,共二十二代。播越:迁徙。微子:殷纣王的哥哥。周武王灭商后,微子路过殷墟,看见昔日宫殿长满了庄稼,黯然神伤,作《麦秀歌》。
二十年后曹植有名诗《送应氏》:叹曰:“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富室尽焚烧。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顿擗:断裂。
曹氏父子对洛阳的叹息何其相似。
然而中国古代,叹息太多而反思太少。思想不能独立于皇权,对皇权的反思、追问苍白无力,导致一轮又一轮悲剧上演。
皇权更迭之际,总是伴随着阴谋与杀戮,小则宫廷乱,大则天下乱……
袁绍也在筹划当皇帝,想把刘虞扶上龙椅,玩于掌股之间,时机成熟取而代之。有一天,他向曹操展示一方皇帝专用的玉玺,也不作解释,曹操“笑而恶之”。袁绍那点心思,曹操如何不知?但刘虞不敢坐龙椅,袁绍借他号令天下的图谋无果而终。
董卓在长安,则大耍威风。
董卓设宴款待朝廷百官,酒过三巡却突然下令,将几百人押进帐来,这些人曾经反抗他,被他诱降,当着公卿大臣的面全部处死:“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下镬煮之。”百官吓得“皆战栗,亡失匕箬,而卓饮自若”。董卓饮酒,谈笑自若,而三步之外割舌头凿眼睛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董卓又震慑长安吏民,有“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者,一概
杀掉。
这个杀人如麻、远比野兽更凶残的家伙,还要打出忠孝廉悌的招牌。封建统治者变尽花招利用儒术,此为极端例子。几十年后的司马昭,也是边屠杀边标榜礼教。
袁绍的“讨卓”联军,雷声大雨点小,又内斗,争权,终于成为乌合之众。袁绍自幼胆怯,跌入坑中就爬不起来,趴在黑暗l中,认为自己跌断了腿。胆怯者无胆识,在复杂的形式下不能判断,在众多的声音中不能辨别。当然,这倒不是说,有胆就会有“识”。项羽、吕布之流,有胆而无识。胆识能够固定为汉语词汇,表明胆大者看事物有其特殊的心智空间。
曹操一向看不起袁绍,现在看透了袁绍。袁绍刻玉玺想做皇帝的阴谋,因刘虞不从而泡汤。几年后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愤而写下《蒿里行》,这首诗传为名篇: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津盟,乃心在咸阳。
军力合不济,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称帝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的句子铿锵有力。视野广阔,思路清晰。悲悯苍生的情怀亦复感人。
公元191年,袁绍派曹操再去打黄巾,使曹操有了一个扩充实力的机会。
曹操在青州(今山东)与黄巾战,屡战屡胜,收青州兵三十多万。这支军队成为他日后逐鹿中原最大的本钱,一直保持单独建制。史家通常认为,曹操是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这不是冤枉他。
曹操打黄巾,没有心理障碍。
袁绍也追打黄巾,大肆屠杀,斩首数万级就有几次。曹操则致力于劝降、收编,让自己的队伍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乱世争雄,扩充实力是头等大事。曹操的头脑很清醒。他收编的一兵一卒都归为己有。
曹操势力大了,拥兵几十万,初行屯田制,寻求解决战争的给养问题。他不经朝廷任命,自领兖州(今分属河南等地)刺史。从此,兖州成了他的根据地。东汉的州郡很大,全国只设十三州部。
然而讨伐董卓的联军内部打起来了。袁绍与公孙瓒混战于幽州、冀州。袁术在南阳,一心想当皇帝,从孙坚妻子手上夺了汉传国玺,召集群豪开会说:“今海内沸腾,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卿,百姓所归,欲顺天应民,诸君以为如何?”
诸将不敢表态。
袁绍闻之,大怒。袁氏兄弟向来不和,袁术看不起袁绍,屡称袁绍并不是袁家的后代,使袁绍怀恨。事实上,两兄弟都想当皇帝,互不相让,终于大打出手。
曹操审时度势,站在了袁绍一边。他在陈留打败袁术,乘胜追击几百里,士气大振。
次年,曹操又攻徐州牧陶谦,因为陶谦的部下劫杀了他的父亲曹嵩。
曹操几年前起兵时,曹嵩并未响应,这老爷子躲在琅邪(今山东诸城)享福。曹操势大,有了根据地,派人接父亲过来,以防不测。曹嵩带妻妾并一百多辆满载金银财宝的马车,浩浩荡荡出发。琅邪是陶谦的地盘,陶谦派将领率二百士卒护送,这将领哪里见过这么多财宝,顿起歹心,杀曹嵩全家,劫宝而逃。
这一次,曹操失算了。掂量细节不够。父亲贪财爱财,惯于炫耀珠宝,他应该很清楚。而乱世中的军人欲望汹涌,抢东西是家常便饭。
曹操迁怒于陶谦,发十万大军直指徐州,攻城,屠城,复仇的火焰连月不息。杀吕伯奢的那个曹操又来照面了。
乱世杀气盛,曹操在其中。
曹操两次远征徐州,后方兖州生乱。陈宫怂恿陈留太守张邈反叛曹操,拥立新主。
这新主却是吕布。
吕布在长安受司徒王允点拨,用长予刺死董卓。这是公元192年3月发生的一件大事。
吕布先是丁原的心腹爱将,受董卓蛊惑杀了丁原。复认董卓为父,逾年,再杀董卓。吕布神勇无敌,类似项羽。头脑简单也像项羽。他长得英俊并好色,与董卓的漂亮侍女私通。这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演绎为司徒王允施美人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
项羽有虞姬,吕布有貂蝉,小说家的想象符合大众的心理。
史称董卓性情暴躁,往往为一点小事便与吕布争吵,甚至拿短戟掷吕布。董卓乱天下,执朝纲,却不能掌控形势,倒是形势掌控了他。他在长安大施淫威,一跺脚能震动终南山脉,却无力撼动民心、应对关东群雄。董卓原本“粗猛有谋”,大脑比吕布管用,此间恶火攻心,智商下降,连吕布这样的身边猛虎也不知安抚,终于死在“奉先儿”
(吕布字奉先)的长矛下,令人联想乱唐朝的安禄山。安禄山也死于心腹之手。
汉唐二朝,董卓和安禄山是两个最大的恶魔,他们想当皇帝,几千万人丧生。
董卓既死,暴尸于长安街头,老百姓在他的肚脐眼上插灯芯,燃其脂肪,据说这“肚脐灯”燃了几个月。
中国历史如此漫长,肚脐灯绝无仅有。
吕布杀董卓,却不敌杀入长安的董卓部将李催、郭汜,逃向中原。赤兔马快,一日千里。吕布投袁绍,投袁术,皆被驱赶。过兖州陈留县,他和陈宫、张邈一拍即合,共谋曹操。
曹操打完陶谦,复与吕布交战。
而在长安,李催与郭汜又大打,一个挟献帝,一个质公卿,战火绵延千里,百姓十室九空。
在中原的幽州、冀州,袁绍大战公孙瓒,战事旷日持久。
百姓年复一年抱头奔逃。
这是一出老戏了,皇权悬空之时,百姓暗无天日。从长安到洛阳,人吃人的惨剧时有发生。米价简直是天文数字:一斗谷子卖几十万钱。农民不敢种地,纷纷逃离家园。
《三国演义》强化豪杰争雄,终归是有严重缺陷。谁去细看老百姓的血和泪?而古代史家,对皇权的追问几乎为零。
汉末大乱,催生那么多实用型的智谋人物,却有谁的目光能抵达人性的深处?思考滞留于经验的层面,哲学性思维没有成长的空间。滞留于经验的思考势必丢失长远。隆中的诸葛亮“宁静而致远”,这里的所谓远,其实不够远……
汉末中原处处烽烟。军阀大混战。
吕布打不过曹操,投向徐州的刘备。其时陶谦病死,刘备代徐州牧。没过多久,吕布与刘备又打起来了,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刘备败,投靠曹操。吕布自领徐州刺史。
曹操收复兖州根据地,大军向南挺进,打张绣,战宛城,时在建安元年(196年)末。宛城属荆州,而荆州是连接长江南北、西通巴蜀的军事重镇,曹操的战略意图很明显。荆州刺史刘表,派张绣守宛城。张绣这个人比较鬼,他投降曹操,十几天后趁曹操脑袋发热,对曹操发动突然袭击。
曹操为何脑袋发热呢?原来,他正与张绣的婶母泡在温柔乡中。这女人貌美,原是张绣已故的叔叔张济的年轻老婆。曹操进宛城,立刻据为己有。他向来见不得漂亮女人,一见就想扑上去,劲头之大,堪比争地盘。他的老婆队伍中有何进大将军的儿媳妇,让他既享艳福又深感自豪。不过这一次他代价大了:长子曹昂、爱将典韦战死。曹操本人受箭伤,部队被打得丢盔卸甲,逃回许昌(今河南许昌市)。那漂亮女人不知去向……
曹操哭典韦,胜于哭曹昂。典韦使长戟,十步之外无人敢犯,他食量大如牛,一
顿饭要几个士卒端酒送肉。并且对曹操忠心耿耿。曹操哭长子的眼泪要少一些,虽然是曹昂在紧要关头把坐骑换给他,自赴死地。曹操流的是“政治眼泪”,掌控此类情绪的能力远胜于他那颗好色之心。
次年(197年),曹操得猛将许褚,称赞许褚是他的樊哙。当年刘邦帐下,樊哙乃第一猛将。
这几年,曹操的帐下,谋士、勇将如云。曹操的用人,确实像刘邦。二人早年均与纨绔泼皮厮混,对洞察人性有帮助。曹操有文化,目光长远,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
曹操三次南征张绣,战成平手。张绣也不好打,他手下有个利害人物叫贾诩,屡出奇谋,击败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放弃南征,与袁绍对峙于官渡。袁绍派使者约张绣共击曹操,张绣答应了。但贾诩却主张与其依附袁绍,不如投奔曹操。
张绣说:我们与曹孟德打了三次大仗,还杀了他的长子,斩了他的爱将,他能不记仇么?
贾诩笑道:我知孟德为人,绝不会加害于主公。恰好相反,孟德必厚待能人志士。
贾诩如此自信,张绣依言而行。
于是,张绣带部队投了曹操,曹操果然欢欣异常,携张绣共进晚宴,那股高兴劲儿,像见了十年二十年的老朋友。曹操有此能耐,比当时的其他豪杰更能化敌为友。为什么?因为他志向明确,完全不受情绪的干扰。他瞬间调动出来的情绪都是对他有利的,他有表演天赋。他的笑声、笑容可能有十几种,他能轻松地穿梭于相反的表情之间。这种能耐,多半发端于少年。当年他在叔父面前装歪嘴,糊弄大人,自鸣得意。
时代怎么乱,曹操就怎么乱。这是理解曹操的一把钥匙。
曹操自幼活在旁人的议论中,在乎投向他的各种目光。这使他投身时代比一般人更投入,捆得更紧,扎得更深。曹操是一定要顺应潮流、追逐浪花的那种人。他是研究“浪花”的冷面专家。
曹操成大业不是偶然的。他能把仇人变成好朋友,接下来又迅速变成儿女亲家:他的一个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他笑迎张绣、贾诩的那张脸,在他的几副面孔中是比较突出的。
贾诩封侯,位与大谋士郭嘉、苟或相等。
后来的官渡之战,袁绍的谋士许攸深夜投曹营,曹操“倒履而出”,那激动得手忙脚乱的模样,后世传为美谈。
从建安元年(196年)起,六七年的时间里,曹操在军事、政治、经济几个层面都有大动作。伐陶谦,攻张绣,击吕布,破袁术,败袁绍,大搞屯田制,同时“迎帝都许”,连哄带拽,把刚回到洛阳的汉献帝迎入他的老巢许昌,废除三公,自立为大丞相、大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刘协时年十六岁,他是历史上最可怜的皇帝之一,登基以来,一直被人抢来抢去。
曹操不做皇帝,不搞明目张胆的“篡汉”,表明他充分掂量了刘姓皇帝不可小视的残余影响。从效果看,挟天子比自立为天子高明得多。
袁氏兄弟确实愚蠢。吕布更不在话下。
曹操打败吕布后,本想留下这员盖世虎将,刘备从旁提醒说:“明公未见丁原、董卓乎?”曹操醒悟,下令问斩。吕布大骂刘备“大耳贼”,可惜骂声未落,身首异处,纵横天下的赤兔马后归关羽。
当初吕布“辕门射戟”,救过刘备一命。刘备和曹操一样有远见。刘备在战场上亲自领教过吕布的武艺,暗忖:此人若为曹操所用,将来后患无穷。
也许吕布人头落地,曹操又后悔了。
风起云涌的时代,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人物,每个人的脑袋都在飞速打转,智斗之激烈,胜于沙场厮杀。
曹操以少胜多摆平袁绍,官渡之战大展威风,从兖州打到冀州,占领了袁氏父子的老巢邺城,宣布自领冀州牧。官渡之战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袁绍一败涂地,不久吐血而亡。曹操到他坟前祭奠,“哭之流涕”,还安慰袁绍的妻子。袁绍妻作何表情,史料无载。
曹操的眼泪亦有真情,也许更多的是表演。他善于演戏,几百年后被人搬上戏台,从唐宋一直演到今天。
袁绍有个“颜色非凡”的儿媳妇甄氏,后来做了曹操的儿媳妇。据说曹操对甄氏颇有兴趣,但他十八岁的儿子曹丕捷足先登,把生米煮成熟饭。曹丕趁父亲忙军务,在邺城的袁氏宅第乱逛,“涉其庭,登其堂,游其阁,寝其房”。这话是曹丕自己讲的,他先把甄氏睡了再说,大有乃父之风:曹操也是在他这个年纪伙同袁绍劫过新娘。
曹氏父子皆胆大,凡事下手稳准狠。
曹丕的心计,不在曹操之下。论气度、气魄,则逊色多矣。
曹操的官渡之战,享有军事史上的盛名,亦留下骂名:他曾一次坑杀降卒达数万之多,又下令削过千余俘虏的鼻子,以其血肉模糊的面孔震慑敌军。他杀红眼了,胜负旦夕之间,无所不用其极。战争机器掌控他,杀性掌控他。也许战争的空前胜利也会带给他某种厌倦。可惜这类厌倦情绪,在史籍和小说中未能弥漫开来。
《三国演义》渲染攻伐,一个英雄要陪上几万人的性命。英雄起四方,尸骨堆千丈。小说偏向诸葛亮这样的有悲悯情怀的军事家。算是一种补救。“自古知兵非好战”
(成都武侯祠对联),诸葛亮身经百战而不嗜杀,其仁者形象,忠肝义胆,对提升人性善是有效的。
曹操打败袁绍,继续追杀袁绍的三个儿子袁尚、袁谭、袁熙。战争的规则促使他斩草除根。他又打赢了,欣喜若狂:“操作鼓吹,自称万岁,于马上舞。”
曹操在马背上跳舞,那舞姿想必可观。
至此,曹操大致统一了北方。
他的战略目标始终明确,收拾汉末乱局,非用武力不可。《封功臣令》说:“吾起义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
建安十一年(206年)初,曹操带兵冒着严寒西征袁绍的外甥高干,留下一首《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斧冰:凿冰。糜:粥。
征战诗篇,这首《苦寒行》是开山之作,悲怆之气弥漫。唐朝边塞诗人如高适、岑参,皆受其影响。
曹操的诗大都易懂。他酷爱《诗经》和汉乐府民歌,而民歌的特点是清新自然,不做作。诗人曹操显然与别处不同,不必绞尽脑汁与人争锋。文气召唤正气,亦复哀怜人民。古学者评价说:“曹公古直,有悲凉之气。”
曹操五十岁以后,好诗渐多。
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北征乌桓。乌桓亦称乌丸,本属东胡一部,“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占据辽东、辽西、右北平的“三郡乌桓”,性凶悍,善骑射,奔驰塞外,经常兴兵南下抢掠,“三郡乌丸承天下大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十余万户。”袁尚袁谭逃往幽州,欲结乌桓抗拒曹操,所以,北征势在必行。
曹操讨乌桓大获全胜,除掉北方边患,
豪情壮志喷涌,发为几多诗篇。回军的路上他几乎一路高歌,东临海拔七百米的碣石山(今河北昌黎县境内),写下一组名篇《步出夏门行》,诗分为五解,第一解《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五解《龟虽寿》云: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塍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以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盈缩:盈亏,指寿命长短。烈士:壮志激烈之士。
曹操的诗皆可唱,复调回旋。从诗中看出,他不信天命,留恋生命,颇具“先行到死”的姿态。从死亡反观生存,相信养怡可以永年。不过,曹操的不信天命,不畏鬼神,其由来也复杂。
有趣的是,曹操戎马倥偬之际,还几次配乐吟唱儿子曹丕的爱情诗《秋胡行》: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有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予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海隅……企予望之,步立踌躇。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旨酒:美酒。不能:不耐烦。何得斯须:如何捱过这焦躁的片刻。
诗中男子等待佳人来约会,等得真够辛苦。等谁呢?等一位传说中的绝代佳人。曹操雄霸天下,却未能拥有惊世美女,比之汉高祖、汉武帝显然差了一大截:刘邦有大美人戚姬,刘彻有“倾城倾国”的李夫人。
《秋胡行》是乐府旧题,诗人的灵感源自民间传说:春秋时代,有个叫秋胡的鲁国男人,婚后五天到陈国去做官。五年后秋胡回家乡,路遇一采桑女甚美,便拿言语挑逗。他回家,却发现采桑女正是自己的妻子。秋胡妻羞愤难当,投河自尽。
曹操对这故事有何感想?他自己为何不写情诗?
曹操年过半百,等佳人已经等了很多年了,又因其貌不扬,自幼蓄积起来的“拥美冲动”无边无际。他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能打败不可一世的各路豪杰,却无缘抱得绝世美人回家。有个颜色非凡的甄氏,品行又好,韵味天成,却让儿子曹丕抢了先。江东佳丽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曹操的后花园里,花虽多而乏倾城之色。他的长处是让妻妾们不断生育:儿子二十五个,女儿的数字估计也不小。
曹操一再喟叹“佳人不来”,佳人果然不来。曹操一生,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关羽当年降他时,曾看中一貌好女子,被他抢先占去,放入庞大的老婆队伍。关羽为此“心不自安”。
打江山易,得美人难。
倾城之色犹如传世诗篇,可遇而不可求。
三
曹操征东吴,大败干赤壁。
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刘备联盟,击败曹军如卷席。
有史家分析说,曹操在接踵而来的胜利之后忘乎所以,轻率举兵取荆州,导致惨败,十几万水军葬身干长江火海。这一年曹操五十三岁,败在两个年轻人手上:周瑜和诸葛亮。他还差一点丢了性命。据说关羽在华容道上放他一马,还他一个人情。
乱世英雄起四方,智谋型人物成长迅速。周瑜未满三十岁,诸葛亮二十七岁,已是战略、战术的天才般的军事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东坡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那场著名战役已成千古绝配。而在《前赤壁赋》中,东坡先生称赞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时之雄矣”!
近年有部电影演绎赤壁风云,恐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灰飞烟灭。影视剧一味调动艺术之外的手段,蛊惑观众,瞄准票房,真是次品太多。无须赘言。
公元208年,周郎雄姿英发,孔明“面如冠玉”。曹操被两个年轻的美男子联手击败,心里委实不是滋味。这会勾起他童年的自卑感。他几十年来在乎外表,接待外国使臣,曾命令高大俊美的部下冒充他,他本人则化装成卫兵,执刀肃立。这是曹操留给后世的笑话经典。
他刚刚大胜,复又大败,气得大骂诸葛村夫、周瑜小儿。后数年再征孙权,又败,不禁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钦佩敌人,可见其风度。
建安十四年(209年)三月,曹操带残兵败将回许昌,一度躲到老家谯县,不想见人。尤其不想见英俊青年。满脑子周瑜诸葛亮。其实他有好几个儿子长得不错,特别是曹植。曹植字子建,文采风流,百代称佳。
曹操对诸将解释失败的原因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获此虚名。”
他把失败归结于军中流行疾病,说曹军战船是他自己下令烧的。
这番话,颇能显现曹操的性格。
反正诸将死心塌地听命于他,他怎么解释都行。
他失败了,但仍然很强大,东吴、西蜀尚不敢用兵中原。
这一年七月,曹操驻军合肥,发布《存恤吏士家室令》:
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其令死者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志。
曹操的这类文字多有几十字、百余字的,行文洒脱,不说套话废话。怜惜将士之情令人感动。
三年前北讨乌桓时,他写过一首《却东西门行》,同样表达将士们远征塞外的无穷艰辛: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飞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北征夫,安得去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旁。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渊,猛虎步高岗。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诗从鸿雁说到田野上随风远飘的转蓬,然后落笔于征夫,其比兴手法源自《诗经》。
曹操于中军大帐吟唱诗歌,时常涕泪交流。于禁、张辽等大将稍解诗味,也听得阵阵辛酸。许褚不懂字句,闻音律而伤心自舞,口中呜呜有声,双手频频抹泪。
曹操和他的帐下爱将,心意总相通。
建安十五年,汉献帝封曹操“邑兼四县,食三万户”,曹操辞让,作《让县自明本志令》,不管傀儡天子,只对百官讲话。这篇千余字的自述文章,历来受推崇。其中说:“设使国中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此言,倒不是妄自尊大。他结束北方的战乱有功。
他又自叙说:“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
总之,他想干的事情基本上都干成了。
数十年间,豪杰并起,曹操的成功面最大。中原魏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远在东吴、西蜀之上。
曹操权倾朝野却不当皇帝,只做魏王,
其政治智慧,明显胜人一筹。
他不拘品行的用人战略,则吸引着各类人才。
他写诗,《短歌行》是历代公认的杰出诗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以当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中从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醣,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商,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衿:衣领。“青衿”指周代学子服装。契阔谈酶:契阔指久别重逢,醣同宴。吐哺:吐出食物,停食。指周公唯恐怠慢贤才,“一饭三吐哺”。
曹操这首《短歌行》,无疑是四言诗中之绝唱。
气势雄浑又低回婉转,一唱三叹。苍凉,慷慨,沉郁,豪放,不一而足。几股气息交汇于心中,带出他的征战岁月,他的平生功业和“天下归心”的理想。
后人评说:“此等句,开唐人四言妙境……热肠余情,含吐纸上”。
南宋大儒朱熹则讽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句说:“不惟窃国之柄,和圣人之法也窃了。”
曹操统一北方后的一系列诗篇中,豪气与苍凉互相映衬。
他提升正气,去掉邪气凶气。要完成人格的统一。
武人写好诗,曹操开先河。
曹操希望自己是英雄,而不是奸雄。提笔写诗,吟之再三,对他这一强烈意愿会有帮助。
汉语艺术,把曹操带向更高的生存境界。曹操流布于诗中的形象都是正面的,感人的。
这一点,宜思量。
此后若干年仍有征战,但曹操大多数时候居许都,整顿朝廷,抑制兼并,催农桑,重文教,修水利,明法度。作为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曹操管理国家,多为后人称道。
早年和中年的那个几度混乱的曹操,似乎正在离眼下的曹操远去。
曹操酷爱吟诗,带动建安年间的中原文气。如果没有曹操,没有曹氏三父子的引领,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建安文学”就可能不存在。曹氏三父子之外,另有“建安七子”,名重当时,播干后世。曹丕在他的文论专著《典论》中写道:“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踽元瑜,汝南应场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成以自骋骥骏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常有雅集,诗酒酬唱,盛况空前。曹植在写给杨修的信中说:“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曹操)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斯园矣。”
建安文人聚会之地常在邺城。邺下“俊才云蒸,盖以百计”。
曹丕做了魏国皇帝后深情回忆说:“昔日游处,行则同舆,止则接席,何尝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后百余年,书圣王羲之与文人墨客雅集于越州(绍兴)兰亭,也许是受了建安文人的启发。
建安七子都擅长五言诗,各有名篇传世。连同曹氏三父子的诗篇,对晋、唐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写的诗,大部分易懂,易记。显然受益干汉乐府民歌。他们感伤乱世,诗从肺腑出,不可能雕琢字句。
曹操是大诗人,“是改革文章的祖师爷”
(鲁迅语),他的风格带动四方。“建安风骨”的形成,曹操可谓居功第一。
曹氏兄弟各有不少情诗。曹丕的七言名篇如《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雁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湿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诗写少妇苦苦思念远方的丈夫,情与景浑然一体。
王夫之评价说:“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读曹丕的诗,会改变他作为皇帝留给人的坏印象。他对曹植受父亲的宠爱耿耿于怀,担心这个弟弟与他争皇权,曾逼曹植七步吟诗,曹植若吟不出,便有杀头之祸。
曹子建在御座前走七步,吟出了千古流传的伤心之作: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存诗近百首,好诗层出不穷。《名都篇》云: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问。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曹植盘桓京洛的美好的少年时光,也斗鸡走马,踢球打猎,访妖艳女子,登城南青山,其欣然之貌,俊美之姿,胜曹操当年多矣。这当然是曹操半生努力的结果。他打天下,儿孙辈享受天下。
李白的“金樽美酒斗十千”,杜甫的“裘马轻狂”,呼应着曹子建。
曹植长大后,其兄曹丕称帝,他多受迫害,作品中透露出深长的悲哀与忧愤。曹植也是“命运落差”所成就的大诗人,病故时年仅四十一岁,比南唐李煜还少活了一岁。他死于曹丕之后。
曹操活了六十六岁。《遗令》明示,葬礼从简,这符合他一贯的风格。汉末大族,厚薄之风浓厚,曹操有移风易俗之功。
他生活简朴,一床被子用过十年。
他好声色,吃什么用什么却无所谓的。“食不过一肉,衣不用锦绣。”
妻妾成群而各安俭朴,历代罕见。
他提倡孝道,以孝道教化民众。又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其《修学令》说:“丧乱以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益于天下。”
打天下的曹操和治天下的曹操,几乎判若两人。
曹操去世后的一千七百多年间,毁多誉少。从晋朝陆机等人起,批评他的人就绵绵不断。
陆机说:“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
唐朝李世民称曹操“乖徇国之情,有无君之迹”,这话很重,无君二字,直指曹操要害处。唐朝诗人,赞美曹操的寥寥无几。杜甫写诗提到过曹操,却与盛赞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诸葛大名垂宇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也是丞相,他忠于刘备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形象感人,理由充足。
宋代,曹操在官方和民间的形象都很糟糕。苏轼记云,汴梁百姓听说书时,“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小民对历史人物的道德选择,总有道理。
封建伦理道德有压制人性的一面,但乱世之乱,总是始于欲,乱于心,先行摧毁道德。这种先行摧毁道德,就不仅是针对人性了,连人命都保不住: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肆虐人世间。
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以曹魏为正统。苏轼写《魏武帝论》,
《诸葛亮论》,称赞曹操用兵的才能,却总体评价说:“曹操阴贼险艰,特鬼蜮之雄者耳。”
鬼蜮之雄,连乱世奸雄都不如。
曹操生前想要统一人格、抹去凶相的努力,后人并不买账。至元、明、清,曹操的奸雄形象固定下来。戏台上他永远是白脸。这于曹操,多少有些冤枉。
近现代,章太炎、胡适等大家都评价过曹操。
鲁迅称:“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至多是什么呢?先生没有讲。郭沫若1959年写文章,“替曹操翻案”,以其惯有的语气对曹操多有美辞,称曹操是伟大人物,引起一场大争论,翦伯赞、吴晗、王昆仑等皆有文章介入。赞同郭沫若观点的人并不多。谭其骧先生撰文说:“曹操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功劳很大,罪孽也不小的历史人物。”
罗贯中的巨著《三国演义》,对曹操形象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倒是《三国志》或《魏书》成问题。
艺术的真实,从来就不下干历史的真实。并且,史料意义上的真事,离历史性的真实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曹操作为文学家,历代均认可。曹操流露到诗文中的形象,是正面的,感人的,其间,显然有他的人性超越与美学向往。
观察曹操和评价曹操,当有动态性掂量,不可忽视他的意志当中的未来指向。
从自卑与超越的意义上说,曹操“上升”显现于诗文,比他跌落到史籍中的身影更为真实。
责任编辑魏心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