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亚 武建章 闰军印 张建珍
摘要:实施知识管理,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建筑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基础上,针对目前知识管理实施理论及应用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建筑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把知识管理实施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建立了具有实践价值的中国建筑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模式。
关键词:建筑企业知识流业务流知识管理实施模式
0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内在动力。谁能善用知识、创新知识,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建筑企业一方面面临着本土企业的竞争,一方面还要应对国际大型建筑商的威胁。为了让我国建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生存能力,推行知识管理,建立适合建筑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模式,对于建筑企业成功实施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及应用现状概述
国外学者对于知识管理(KM)理论的研究主要有: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理论、达文波特和布鲁塞克的知识市场理论、知识交流分类理论、知识评价理论。中国的知识管理始于1998年。随着知识管理的引入,国内知识管理理论研究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比较有影响的有乌家培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理论;左美云、许珂、陈禹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王众托的关于知识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等。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知识管理在国外的运用越来越成熟,而中国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知识管理实践也逐渐增多。近年来,为了能够指导企业成功实施知识管理,许多学者进行了知识管理实施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管理实施问题,为知识管理的实施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当前的统计数据表明,知识管理项目的成功率最多只有15%,实施的效果差强人意。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管理实施方面的研究多是实施战略、原则等指导性的理论,缺乏可操作性。此外,目前国内外企业采用的知识管理战略一般分为两种:①以信息技术为中心;②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由于知识管理的高度复杂性以及跨学科特点,兼有技术与人文两种属性,而且两种属性是交互作用的,目前这两种战略均缺少将技术与人文结合起来进行总体把握。
2建筑企业特点分析
建筑企业是项目型企业,具备产品独特,现场生产,有较高人员流动的项目团队等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使得企业迫切需要实施知识管理,在现存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提高工程项目实施成功率,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这些特点也导致在项目建设阶段采集和存储组织和个人的隐性知识困难重重。本文认为通过知识梳理优化流程,使知识的沉淀、分享和流程执行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克服个人把知识管理任务看作是额外和低效率的工作而不愿意参与知识管理活动的问题,从而完成知识采集、传播、创新和再利用。
3建筑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模式
本文按照知识管理实施程度,把实施知识管理划分为启动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评估反馈及推广阶段四个阶段,具体过程如下:
3.1启动阶段知识管理实施的启动阶段主要是知识管理目标的制定和相关需求调查。首先,制定知识管理目标,知识管理目标不能脱离企业的目标而独立存在,它必须与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可以说,确定企业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制定知识管理“从企业业务中来,到企业业务中去”的总体规划和蓝图。并且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选择关键目标业务流并设置其知识管理目标。其次,调查企业实际知识管理需求。此过程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根据知识管理范围会见高层管理者,确认知识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知识管理项目展开的基础。二是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组织管理者的期望和需要。启动阶段主要定位于战略层面,由于建筑企业知识管理类专家较为缺乏,可邀请外部的一些培训、咨询公司参与。
3.2规划阶段
3.2.1组建知识管理团队、任命知识主管。实施知识管理的多年经验表明,导致建筑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失败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知识管理团队。这主要是由组织实施决策失误及建筑业知识管理专家匮乏造成的。鉴于此,组织需要选择具备知识管理经验的专门人员建立知识管理团队,并建立规范的知识管理制度,为知识管理的成功实施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此外,还需要任命知识管理团队的领导者一知识主管,他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倡导者、指导者、协调者、监督者。主要负责制订企业知识管理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步骤,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的技术框架和制度体系,指导企业知识库的建立和知识资产的管理,协调知识管理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的融合,鼓励企业员工进行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营造知识导向型的企业文化。
3.2.2业务流程梳理及优化。业务流程梳理是一个组织对已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最根本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它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是后续流程优化及管理的基础。此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即现状流程的梳理、关键流程的优化以及建立完善企业的流程管理体系。首先,对企业的现有流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全面掌握业务流程的现状。其次,根据现有问题及业务发展的需要,明确关键流程并加以优化。最后,建立可持续的流程优化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业务的持续改进。
3.2.3知识管理内容规划与审计。在梳理及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结合业务流知识管理的需要进行全面知识管理内容规划:知识管理团队根据业务流对于知识的需要,对组织内所有人员的显性、隐性知识、业务流环节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审计和筛选。分析组织已有的、潜在的知识基础和知识需求。
3.2.4知识管理功能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在有效提高知识流和业务流的协作方面很重要。如果企业已有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此部分只需设计单独的知识管理模块、子系统,然后和原有系统进行集成;如果企业还没有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可根据企业业务状况,设计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功能模块。
规划阶段主要是进行业务梳理、优化及知识审计,由于理论性较高,可以寻求外部知识管理与咨询顾问的帮助。
3.3实施阶段
3.3.1创建项目资料、知识和经验管理系统。由于建筑企业的特点就是项目导向型企业,因而对于项目资料的管理至关重要,它是显性知识共享及创新的基础。知识管理团队应该根据知识管理内容和知识审计的结果为相关业务流的项目文件构建采集和管理系统,然后进行系统推广及知识采集。知识和经验管理系统是企业隐性知识采集、共享和创新的存储系统。主要根据调查结果,结合业务流,为新旧知识和经验构建管理系统,并对相关知识进行编辑和采集。它可以是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文件管理系统或网站。知识和经验管
理系统的结构取决于存储知识的内容和类型。其不仅存储知识的条目,还存储事件、使用记录、来源线索等相关信息;知识和经验管理系统还通过模式识别、优化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方法,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知识加以分类,用于提供决策支持。知识和经验管理系统可以避免重新获取知识造成的成本,通过对协作提供支持加速创新的速度。
3.3.2构建知识社区。知识社区是企业知识管理中的核心组成,是推动知识交流、传递、共享、创新的催化剂。知识管理团队应根据业务流程构建知识社区,选择领域知识专家作为社区领袖,设计社区运行方法和机制。
3.3.3构建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企业知识资源的导航系统,显示整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构建企业知识地图是形成知识管理氛围的关键因素。知识管理团队应根据知识审计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业务流的特点,为有效分类、存储和检索相关知识设计适合程序。
3.3.4搭建IT平台。知识管理团队根据业务流特点和标准运行程序设计IT平台;通过IT平台促进知识存储,传播和重用。由于此过程对于知识产生很关键,因而构建的IT平台应该除了提供知识地图,知识检索和知识存储功能外,要建立基于业务过程的知识库,该知识库应能捕捉用户知识并通过系统操作程序进行储存,作为知识传播和再生的基础。
3.3.5建立奖酬和评估系统。企业内部存在一系列共享知识的个体和文化障碍。在个人层次上,员工经常担心,如果知识传递给别人,将会危及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企业文化影响知识传播的内容和范围。在以数量定位的文化中,只有经济数据及相关方面才是最重要的。通过采取激励机制,企业应有步骤地建立起知识拥有者之间的相互信任。此过程主要是知识管理团队根据工作流特点,为知识提供设计奖酬和绩效评估系统。激励机制可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如可以按员工的绝对贡献水平来制定相应的薪资支付水准;可以采用长期的激励政策如股票期权,将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联系在一起:对于在知识共享中有贡献的人及时予以肯定、表彰、晋升等,使他们在精神方面获得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知识管理实施阶段主要关注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由于对信息技术要求较高,可以寻求IT公司帮助。
3.4评估反馈及推广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知识管理系统的发布和成果共享,综合评价系统绩效,进行修正和反馈,它主要关注知识管理实施的评估反馈维度。
4结束语
实施知识管理,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建筑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特点,建立了适合中国建筑业特点的知识管理实施模式,以期建筑业通过应用此模型能够成功实施知识管理,并最终提高项目管理绩效和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窦永香.关于知识管理实施理论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7(2):38—40.
[2]夏晶,聂规划.高校知识管理实施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2):147—150.
[3]杨秀萍.我国国有企业知识管理实施路径探索[J].科学管理研究.2004(6):80—84.
[4]陶庆云,樊治平.知识密集型业务流程中知识管理的实施[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5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