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2008-12-30 09:02葛宝良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8年12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葛宝良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项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模拟电子线路课件,通过形、音、色等来展现电路的现象和规律,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作者分析了多媒体教学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多媒体教学如何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中进行应用,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模拟电子线路教学

中图分类号: 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4-0047-03

一、引言

多媒体技术作为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项教学活动中。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模拟电子线路课件,通过形、音、色等来展现电路的现象和规律,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 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但是, 任何事物有其所长, 亦有其所短。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中,有它的优势,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针对这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二、多媒体教学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中的优势

1. 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模拟电子线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境,无论是概念的引入,还是对一些客观的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计算,都需要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一个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用图文、声像、动静的形式来体现课程内容, 其传递的信息生动、直观、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时,利用动画来显示电子的流向和分配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三极管的电流放大过程,理解放大原理的实质是电子的控制过程。在三极管工作时,应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布置简单的放大电路,显示输入和输出的波形关系,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有趣,产生强烈的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思考怎样进行放大?放大过程的信号波形、电路工作有怎样的特点?所以,选择适合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结合,可以使模拟电子线路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参与的兴趣大增。

2.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模拟电子线路的许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有些现象在传统的实验中也是无法展示的,所以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

比如在介绍高放的实际电路时,由于电路比较复杂,我们制作一个Flash课件和一个分层处理的电路图,让学生在上课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每一个电路变化,当鼠标每点击一下图片的时候,它都会显示出来下一部分,按照实际情况多层显示,这样比图片一下子全部显示出来要较容易分析和理解。这样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又如,在讲解反馈放大器这节内容时,其教学难点就是“反馈信号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影响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教材利用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利用瞬时极性法解释电路的工作情况,用正弦波形作为输入信号来进行描述。这种比拟方法,可以说是符合电路的特点,但有的学生缺乏想象力,有的学生还未见过信号波形和正弦波的样子,无法在头脑中把输入信号波形、输出信号波形、反馈信号的波形和正反馈、负反馈、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相联系,使其从抽象思维上升到形象思维。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屏幕上观看模拟信号的形成过程的同时,看到反馈信号如何影响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这样将电流转换成电荷的流动,将课本中不动的图形变为电荷不断流动的动画,遵循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轻视教材,轻视笔记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应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以利于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也有利于集中听课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入课堂, 有些学生将学习和复习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课件上, 忽视了教材所起的作用。结果使得学生基础概念不扎实,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掌握所学知识的脉络和体系。一堂课下来, 学生只是对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声音等有较强的记忆, 而不能掌握知识的重点。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2.过于详细的课件使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教师为了使多媒体教学方法完全取代板书等传统教学方法, 花很大力气制作了内容非常详细的课件(如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交流参数公式详细的推导过程放在课件中), 但效果却事与愿违。可以想象, 教学中教师盯着显示器, 学生盯着大屏幕,这样的教学情境很难调动教学气氛,既影响了教师配以肢体语言等表达方式的热情发挥, 更谈不上师生间的互动。[1]

3.课堂上缺乏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可以使用语言、眼神、肢体语言等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并且教师也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的步骤、方法和内容等等。但是在多媒体课堂上,由于位置安排的需要,一般教师操作的电脑都是放置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里,教师都是坐在电脑后面进行教学,整堂课学生是“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教师由于要专注于课件的播放、软件的使用等动作,也没有时间来观察学生,再加上课堂提问又很少,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4.分散教师备课的精力

制作一套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必定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往往一位教师要费尽心机,苦战多日(如基本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指标及分析课件), 才制作出一个课件。还有的教师总想把课件制作得尽善尽美, 一节课要制作几十张页面。这使教师备课的精力被严重地分散, 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去考虑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和新的教学方法等, 结果是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四、多媒体教学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中的应用

1. 精心组织课件内容

课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 其内容需要精心组织,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模拟电子线路课件的内容中, 应该包括:教学的重点和逻辑层次、基本概念、重要结论、必要的动画及电路原理图等等。同时要把握好文字的叙述、内容的安排,应避免过于详细, 简化或省去公式等推导的中间过程,给学生留有悬念;因为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会更注意听、注意记录课件上没有的内容。学生要深入掌握所学知识, 必须精读教材,认真聆听和记录教师的讲解。课件的字体、色彩搭配以清晰可见为目标,避免华而不实。对于非教学内容的装饰性动画等,一律删除, 以免分散学生听讲的注意力。这样的课件内容组织符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辅助工具) , 避免学生轻视教材、轻视笔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 也减轻了教师课件制作的负担, 更利于教师课堂上的发挥。[1]

如模拟电子线路应重点设计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和击穿特性,三极管的以小控大作用及电流分配关系、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法和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及 “虚短”和“虚断”等知识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的推导只要给出放大电路图和结论,至于中间的推导过程可以借助于黑板或白板。课件中的图像和动画等视频突出了教学重点内容, 文字则对教学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 动静相辅, 为学生提供参与环境,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多媒体是能够替代传统的教具来进行教学的,但是,它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传统教学的有些优点,多媒体教学在现有的条件下还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应该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教学。

模拟电子线路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提供电路图、动画演示等必要的素材,教师再配以抑扬顿挫的声音和优美肢体语言的讲解、实物展示, 以及板书推导等传统教学方法, 一定会取得高效率、高水平的教学效果。[2]这里要特别强调板书的重要性:它作为教师传达知识的媒介, 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往往更加重视板书的内容,教师切不可以忽视板书的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多媒体教室里一定要配备黑板或白板。对于一些公式等推导的中间过程、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推导等, 建议使用板书来表达;对于例题讲解, 可以使用多媒体列出重点、难点和解题的方法等,然后再使用板书对具体的解题步骤进行讲解。这样,教师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一边思考一边讲解,并且在这种思考中,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轻松互动的环境中实现师生的交流和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比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更有效果,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讲课方式。

比如在图1中,RB= 430KΩ,RC= 2KΩ,RL= 2KΩ,VCC= 9V,β=120,求:1)静态工作点(取UBEQ= 0.7V);2)求动态参数;3)若改变RB值,静态工作点将如何变化?

针对这道例题课件应列出:重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及动态参数的计算;难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提示:①计算静态工作点先画出直流通路,然后根据直流通路的输入输出回路列出电压方程式,求得静态工作点;②计算动态参数先画出交流通路或微变等效电路,然后根据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有关定义计算动态参数。

另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先提问,再让学生回答,后利用黑板边思考边讲解IBQ、ICQ、UCEQ、AU、RI、RO公式详细推导过程,最后计算静态工作点与动态参数;对于“改变RB值,静态工作点将如何变化?”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最后教师讲解点评。

五、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率,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力工具,但绝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因为只有将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才能让多媒体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叶生等.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右江医学,2005,33.

[2]戴心来.电子技术实验多媒体仿真系统的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活学活用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