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占元 叶海英
【小引】
风景
苍茫的天空中
鹰,是最美的风景
广阔的旷野上
树,是最美的风景
凄苦的烦闷中
笑,是最美的风景
贫瘠的土地上
人,是最美最美的风景
亲爱的同学们,读了这首小诗,你一定感悟多多,但你是否领悟到它所揭示出的作文成功的真谛——作文,须注意背景的营造!
【针刺故事】
甲乙两位学生,各画了一幅表现母爱主题的画。甲学生画的是:月光皎洁的夜晚,一位年轻的妈妈哼着摇篮曲,晃着摇篮里渐渐睡熟的孩子。乙学生画的是:汹涌的海浪、陡峭的悬崖和狂风暴雨,悬崖上一只鸟妈妈,撑着宽大的翅膀遮挡着风雨,护佑身下的孩子。
【针刺点述评】
第一幅画的背景是“静”,以“宁静”为背景来表现母爱,母爱的深刻和深刻的母爱就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二幅画的背景是滔天的巨浪和狂风暴雨,鸟妈妈在恶劣环境中保护着孩子,这很好地突显了伟大的母爱和母爱的伟大。
由此可见,对于作画来说要很好地表现主题,背景的营造至关重要。作文也一样。然而许多中学生作文常常进入一个误区,就是在写记叙类文章时常常忽略对背景的营造,所以写出的作文总是平淡乏味,没有感染力。
【针刺文一】
背影(节选)
朱自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针刺点述评】
作者为了突出父亲的这一凝聚着深深爱子之情的背影,作了这样的背景安排:
从父亲自身(内部)来看,已经年老体衰,步履蹒跚,很难完成翻越障碍的动作。从父亲所处的环境(外部)来看,为了不使儿子过度悲伤,他强抑着失去母亲的悲痛,平静地安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需要一颗怎样的爱子之心啊!差使的交卸,丧事的借债操办,还要供上大学的儿子读书,这对一个曾经拥有肥缺而又本分的老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但作为父亲,他不曾向儿子流露一丝半点,而且分别时,没有表现得难舍难分,而是把浓浓的爱子之情,深深凝聚在为儿子买橘子这一具体的细节中。
在这样内外交困的背景下,他坚决不让年已20岁的儿子自己去买橘子,而是亲自去买,这样的背影怎能不成为儿子心中永恒的雕像!
【针刺文二】
最后一根火柴
汪虎
一个6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突遇暴风雨,迷失了方向。他们走了一个下午,精疲力竭,依然未能走回宿营地。
天渐渐黑了。年过花甲的老队长凭多年的野外考察经验,预感到了某种不祥。他神色凝重地告诉大家,如此恶劣的气候,营救工作根本无法进行,必须设法熬过今晚才有获救的可能。大家的心倏地像跌进了无底的深渊。谁都明白,这里夜间温度达零下40多度,要想熬过今晚几乎是不可能的。
狰狞恐怖的死神,赫然出现在眼前。
他们寻到一块上部凸出、下部凹入约一米的巨石躲了进去。6个人背靠着背,瑟缩着用彼此的体温取暖。人生诸多欲求,此时已被简化为对一团火的渴望!
忽然,一位队员惊喜地发现,在他们栖身的岩缝里竟残存着许多干枯的灌木!大家激动不已,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嗜烟的老队长。老队长心领神会,从怀里掏出一盒火柴,遗憾的是,仅剩区区几根了。
这里海拔3000多米,不但氧气稀薄,而且肆虐的寒风无孔不入,想划燃火柴是非常困难的,一根、两根、三根,火柴只是哧地亮一下,腾起一缕青烟便熄灭了。
仅剩最后一根火柴时,老队长不敢再划了。他清醒地知道,如果这根火柴再不能将木柴点燃,他们6人将魂断高原。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老队长擎火柴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深思熟虑了许久,老队长命令大家把臃肿的外衣脱下,各自拥在胸前,然后围成一个圈,将他划火柴的手围得密不透风。在火柴擦向磷纸的刹那,每个人都竭力屏住呼吸,唯恐多吸一些珍贵的氧气。
哧的一声,火柴绽开一朵美丽的火花,将浓重的夜幕撕开了一角。老队长不敢怠慢,忙将自己的帽子点燃,放在木柴下。一堆篝火疯狂地燃烧起来!
那一夜,何等漫长,生死之间,大家看到了自身的渺小,同时对那根救命的火柴产生了对神灵般的崇敬与膜拜。天亮了,前来搜救的直升机很快发现了他们,他们得救了。
谁也不会想到,创造奇迹的,竟是微不足道的一根火柴!
其实世界上再渺小的事物也有其伟大之处,譬如这根火柴,尽管它一生只辉煌一次,但这一次成了永恒。
那么,谁还有理由自高自大?
【针刺点述评】
区区一根火柴,何足挂齿?但科学考察队的6个队员在生命受到死神威胁的时候,依靠一根火柴挺了过来。的确,世界上再渺小的事物也有它的伟大之处。
【针刺之果】
橘子与毛衣
程永健
我8岁时,父亲病逝了。母亲是一家小商店的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我生病住院,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到医院陪伴我。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门口,等候母亲。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我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橘子当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了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块橘皮,想象着这水果的滋味。我再也抵挡不住诱惑,趁人不注意,拾起来放在鼻子下面猛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个又一个的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朦胧的灯光中,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当时,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背脊上。她一下子站起来,急忙擦干了眼泪,转过身来,有力地搂着我。我抬起头,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红肿,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腰,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要哭,孩子,妈妈给你买橘子。”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我动手把那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边,她静静地看着。我抚摸着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对面病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她的母亲用自己的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金橘。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橘子?毛衣?我母亲的毛线衣?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针刺点述评】
谁没吃过橘子?但有多少人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橘子中的母爱?一篮橘子是微不足道的,但作者把它放在“父亲病逝”,母亲靠微薄工资“拉扯着我和姐姐”,用“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金橘”的背景下来表现,这橘子怎能不让人感到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