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非背诵不可

2008-12-29 00:00:00陈德耀
中国教师 2008年3期


  我们的古人管学生到学校受教育叫“读书”。一提起学堂,我们往往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琅琅的读书声,这似乎已是积淀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优良传统。作为古代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背诵,在古代造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才的浩大工程中功不可没。古往今来,很多文学大家都有一些熟读成诵的故事。巴金说他能写那么多的小说和散文,全靠小时候背得滚瓜烂熟的《古文观止》上的两百多篇文章垫底;茅盾能熟练地背诵《红楼梦》的任何一回。他们的语文学习实践证明了这样一个论断:背诵在汉语学习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语文功底扎实与否,跟背诵的质量与数量密切相关。
  学习语文为什么要背诵?因为背诵符合汉语言的特点与学习的自身规律。汉语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是一种“人治”、“神摄”的语言。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所以不能以其法为万灵仙丹,而必须重视人的体味、领悟、神而明之。”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说,中国文法的特质在于“国语底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由于“偏重心理”,就不能忽视言语主体的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作用。由于“略于形式”,有关形式的规律就未必全部管用,相对比较灵活。但灵活并不意味着语言运用者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任何约束。在汉语中,词语本身的结构,词语和词语之间的结构,什么词和什么词搭配,有时虽然没有道理可说,但有例可循。比如我们可以说“打扫卫生”。却不能说“打扫清洁”,而“你一定要把教室打扫干净”又是可以的。又如“白了少年头”,可以在“白”后加时态助词“了”,而“白”一般又不能和“着”“过”结合。但同是表示颜色的“红”,却可以分别与“看”“了”“过”搭配——“红了樱桃”,“他红着脸”,“他曾经着实红过一阵”。我们显然不可能从理论上告诉学生词和词搭配的方法、样式。既然不能“知其所以然”,就要熟练、敏锐地“知其然”。尽管我们通PH2vmpm20i7OfZP14R3hhXTmrytEB7fHHOo5bmQMy9U=过口头语言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源,但是,要不断美化、深化我们的语文素质,背诵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无疑是一重要途径,也就是通过背诵在积累前人例子的基础上逐渐熟谙汉语的实际运用规则并化为自己所有,做到运用自如。学习“人治”、“神摄”、“意合”的汉语,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亲身领悟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个体验、熏陶、感悟的过程,背诵能让学生主动置身于感悟渐染的气氛中,直接感知具体语境中的语言气势、风格情味、懂得其中的方法技巧、义理思路,这无疑彰显了汉语本身的特点,能够引领学生进入更玄妙、更精彩的汉语世界。
  我们的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素养,而良好的语感总是建立在精读、熟读、烂读的基础之上。王尚文指出:“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主要是读。……最主要的就是由于多读、熟读能将客观的言语对象内化为主观的语感图式。”背诵是言语刺激和言语反应的重复,它通过眼、口、耳三条神经通道不断地作用于大脑,把言语信息以互相联系的“事实”或“概念网络”的形式“内化”在大脑的记忆系统中。背诵所面对的不是知性的语言知识,而是具体的言语对象。背诵正是通过对言语对象的“内化”而生成新的语感图式。已经“内化”的语感图式由记忆把它储存在“无意识”之中以备随时取用。一般的朗读(诵读)往往只是在读的对象刺激下使主体的语感图式暂时得到拓宽、改变,但这暂时得到拓宽、改变的语感图式又往往会随着读的对象的消失而消失,不能将所知所感变为所有,“因为语感图式既具同化、顺应的弹性又有稳固保守的韧性,言语对象出现时它被拓宽了、改变了,过后它又往往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是,背诵是反复朗读的自然结果,它在大脑留存的心理痕迹比起朗读(诵读)在大脑留下的心理痕迹显然更为长久。背诵的“心理痕迹”是内化在人的记忆系统中的。也就是说,背诵可以使朗读时被开拓、改变的语感图式按照被开拓、改变的样式固定下来,成为“背”者自己所有。这样,通过背诵,学生生成了新的语感图式,也就为自己理解文本、写作表达提供不竭的动力。
  学生背诵的过程就是和名家名篇一起喜怒哀乐,一起幸福爱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熏陶,并将作品承载的人类、民族的文化文明成果内化为自己心理结构的一个细胞,或者说成为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背诵就是为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奠基。正如作家李国文所说的:“我主张语文教学中的背诵,从做学生开始,背诵我们这个五千年文化中的精彩篇章,这样持之以恒,不仅仅构成一生享用不尽的文化财富——你要是能背诵出一百首唐诗,比一首也背不出来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朱熹也说:“韩退之所谓‘沉潜乎训义,反复乎旬读’,须有沉潜反复之功,方得……然他大段用功,少间方会渐渐扫去那许多鄙俗底的言语,换了个心胸,说这许多言语来。”这里的“换了个心胸”,既指语感的提升,也指心灵的变化、新的精神家园的建设。
  怎么背?背诵首先需要多读、熟读,从而自然成诵。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背诵是一件“苦差使”。他们为了早点完成任务,往往暗中强记,死记硬背。所谓“会背”也是勉勉强强,结结巴巴,吃力地挤牙膏似的,想一句背一句,甚至想一字背一字。这样的背诵不仅丢失了原文的情味,而且背过很快就会忘得干干净净。背诵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背”时所拓宽、修正了的语感图式固定下来,变所知所感为所有,充分自然地内化为自己的语感图式,从而在说写过程中更自然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背过就忘的“背诵”显然违背了背诵的初衷,益处不大。背书应当自然成诵,像流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流”出来,用朱熹的话说就是“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就是说,书上的文句都像是我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语似的,书上的意思都像是从我自己心里生发出来一般。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反复朗读来实现背诵,必须在有感情地、用心地朗读的基础上一遍接着一遍无意地读,先有心地读后无意地读,随意无心地在“流”,从而自然成诵。朱熹就特别强调“自然成诵”,为此,他提倡“记遍数”,“遍数以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究竟需要多少遍数?他未规定具体遍数,只是说“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
  除了必须自然成诵,背诵还需要一些辅助性的方法。其一,先理解后背诵。不理解就背,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无”。在背诵之前,对文意、段意、句意、词意应当有较为准确、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全文的脉络、结构和一些关键性语句及其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等等,都要了然于胸。例如背诵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最后一段时,先理解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三项措施是什么,这样就容易背。又如,,学生普遍感觉背诵苏轼的《赤壁赋》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先通过这些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然后再去背诵:作者以水、月为喻,阐述·了世间事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这些语句是什么?哪些语句可以用来为“清风明月本无价”这个名句作独到的注释?其二,必须读对。要读对字音、句读、语气、句调等。如果读得不对,即使背熟的也还是错的东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朱熹明确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其三,不能心急。先理解全文,在此基础上一段一段地背:一段之中要一句一句地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读书背诵应该是一辈子的事,但少年时期由于记忆力好,更应该多读多背。一个人早年时期在精神世界中积淀下来的东西往往会默默地影响一生。随园老人袁枚学识渊博,到老年仍勤读不辍,他在《衰年杂咏》中哀叹到:“随摘随抄随忘记,偏记儿时读过书。”无庸质疑,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责任编辑: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