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世勋:铭记总理嘱托潜心语言研究

2008-12-29 00:00:00
中华儿女 2008年4期


  2008年,全国各地举行活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
  在云南昆明的一个大院里,一位82岁的老学者、老专家,正以他独特的方式纪念着敬爱的周总理。
  他就是“末代傣王”刀世勋。在他82年的人生历程里,经历了由“末代傣王”到蜚声东南亚的语言学家的转变,他穷其所能加强傣族地区语言文化建设,同时他又专研傣族文化历史,极大地推动了海内外学术交流。此外,他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连续三届当选云南省政协副主席。
  作为学者专家,他是优秀的,可谓著作等身;作为官员,他是恬淡的,为人民而呼,为国进言。走近他,你会明白,他是一位有着平常心的官员,更是一位专心专意做学术的人。
  
  “傣王”的出身是我不能选择的,当我能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学术研究,而我所研究的语言,还得到了周总理的极大关注与鼓励
  
  历史上,傣王是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直接统治者。傣王的设制,开始于元朝。当时,元帝封傣王为“车里宣慰使”,官位相当于元朝三品,地位较高。
  1943年,当时的西双版纳领主刀栋梁无子,与刀栋梁同父异母的兄弟刀栋廷恰好生有一男孩,于是便正式过继给刀栋梁作为嗣子,成为“召片领”的正式继承人。这个男孩,就是刀世勋。
  随后,刀世勋被送到重庆中正中学读书,进行培养。1944年2月,正式袭位,成为西双版纳地方政权的“召片领”,也就是最后一代西双版纳傣王。
  正式袭位以后,刀世勋仍需继续学业。1945年抗战胜利后,刀世勋又转学到了南京:1948年,刀世勋回乡探亲后路过昆明,拜见了当时任国民党政府云南省主席的卢汉将军。卢汉期望他在云南读书,此后,刀世勋参加了1950年的高考,被云南大学社会历史系录取。
  大学期间,刀世勋对语言的研究就有了很大的兴趣。1953年初,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之前,组织上曾征求刀世勋的意见,准备让他回去任副主席(即副州长)。当时刀世勋已经上三年级了,为了不中断学业,他没有回去。
  1954年底,已经从云南大学毕业的刀世勋,更加坚定了从事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信念。在老师傅懋绩的帮助指导下,他来到了北京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并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央民院语文系共同开办的语言学研究班的学习。通过这段系统的学习,使刀世勋的专业水平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对于刀世勋来讲,他对语言的研究,还有一份重重的嘱托,嘱托他韵不是别人,正是周恩来总理。
  1956年,泰国总理到访,他对周总理谈到傣语与泰语比较研究的问题。在周总理的关心和指示下,刀世勋开始了系统的傣泰语比较研究。而后周总理询问刀世勋等人比较研究的结果,刀世勋进行了口头汇报,认为版纳傣语与泰语差异度在50%,德宏傣语与泰语相差40%,民间交流是没有问题的。周总理听后,非常高兴。的手,详细地询问了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情况,勉励他在民族语言研究方面作出新贡献。
  语言学的比较研究是辛苦的、枯燥的、乏味的,而刀世勋从没有间断过,艰难坎坷之时,每当回忆起周总理的鼓励,他就会更加专注。“文化大革命”中,刀世勋受到了冲击,科研工作被迫停止。1978年后,他多篇研究傣泰语的著作出版,如《巴利语对傣语的影响》、《西双版纳老傣文声韵系统初探》、《西双版纳傣语描写法》、主编《傣汉简明词典》,与他人合写《傣汉泰英简明辞典》、《傣汉泰英电脑系统处理》等。此外,他积极与泰国进行交流,到泰国去了几十次,和泰国著名语言学家交换意见,进行比较研究。为了促进交流,他总是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在前面,不让泰国方面等着他。
  在刀世勋等的语言研究和文字创造改革以前,傣语只能算是一门土话,而今,傣语已经是正规的方言了,西双版纳大街小巷都是傣汉双语,而学生们也是进行双语的学习。几十年来,刀世勋把周总理的鼓励、关怀与嘱托谨记于心。
  
  我是西双版纳傣族第一个大学生。我有这样的志向,希望通过我的研究,使得傣族地区学习到汉族地区和周边国家的先进之处,我想这也是总理的意愿
  
  看刀世勋年轻时候的照片,傣族小伙帅气逼人,气质非凡。而今天的他,风采依旧,只是他长年伏案学习研究,一只眼睛起了黄斑,一只眼睛患了白内障,而手关节也有严重的内风湿不能弯曲。所以,即使很好的朋友要求他写一点傣文做纪念,也是件难事,如果有文件要阅读,只能是他的妻子徐菊芬给他念。
  他这是典型的“职业病”,除繁重的研究工作,连任两届云南民族学院民研所所长的他,担子更是不轻。
  “其实我有这样的志愿,希望通过我的研究,使得傣族地区学习到汉族地区和周边国家的先进之处,我想这也是总理的意愿。”
  年少时,刀世勋背井离乡学习汉族地区先进的文化知识,后来考上云大,成为西双版纳傣族第一个大学生,为了学业他放弃了副州长的职位,而他父亲因为不明共产党的政策而出国,对他的生活学习都无法照顾,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仍然要坚持完成学业。
  回忆起来,他总是笑谈:“很多人认为我是傣族的小头头,领主,学习生活肯定不一样,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因为父亲无法照顾,云南省民委与学校给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就连我结婚都是省民委主办的。我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无限的温暖。”
  “很多人都认为,刀世勋很小就离开了西双版纳,他到汉族地区去了,而他们不知道,刀世勋的心始终在傣族地区。”妻子徐菊芬为丈夫“辩解”。
  采访中,刀世勋文雅而略带腼腆,而他的妻子却十分健谈,虽然也是八十高龄,思维却活跃清晰。刀世勋在旁笑着连连说:“让她说”。不禁让人感叹他们伉俪情深。
  “要比较研究傣文汉文,必须要精通老傣文,而刀世勋,他没有到汉族地区去读书之前,在傣族皇家庙里当了几年小和尚。他的叔叔是庙里的老和尚,要他认真学习经文,而古经文都是老傣文,学习难度很大。”面对妻子兼助手的述说,刀世勋始终保持温和的微笑。
  解放初,刀世勋还未上大学,在翻译傣汉文上已经有所建树。他先后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件和重要著作的傣文翻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他都注意译文用词慎重,力争不出差错。这对傣族地区了解当时国内外形势和国家政策有了极大的帮助,加强了民族团结,推动了民族的发展进步。
  大学毕业后,他和同志们一起完成了《西双版纳允景洪傣语音节结构》的研究,编写了《西双版纳傣汉词典》、《汉·西双版纳傣语词典》和《西双版纳傣语描写语法》等专著。
  随着研究的深入,刀世勋觉得实地研究效果才能更好。1962年,经上级批准,夫妻双双回云南,从事西双版纳傣语言研究工作。他回到了昆明,被分配在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并参加了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工作组,继续从事傣语文的研究工作。在这段时间,他编写词典,编译通俗读物。1978后,刀世勋夫妇被调到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先后被评为副研究员、研究员,被任命为所长。
  最让刀世勋高兴的是,2007年,他主编的《傣汉词典》出版了。这本词典本来文革初就完成了三校,文革到来,他研究的论文、资料、手稿都没有了,所以当他们平反之后,一切研究得重新来做。对此,刀世勋说今天的版本更加完善,结合社会发展对词汇进行了增添删减,更具有实用价值。延误了三十年出版的书,其中的分量当然更重了。
  《傣汉辞典》是以西双版纳傣语与汉语对照编写的中型词典,词典中所收条目约两万多条,而且此部词典是西双版纳州以原用文字编写的首部辞书,这对于傣汉交流促进作用是巨大的。无需置疑,它既是一本抢救和保护傣族传统文化的书籍,更是一本较好的阅读傣文文献的资料工具书。
  如今,82岁的刀世勋心里是满足的,快慰的,他有五湖四海的学生,他很多的著作被翻阅使用着,他得到许多著名大学邀请做客座教授。半个多世纪的刻苦专研,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回望他的人生经历,他没有以王孙自居,艰苦求学,放弃功名利禄,潜心学术研究。他无愧自己,更没有辜负总理的期望。在他家的客厅,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书籍,他最关注的还是他的研究,他一直坚信并为之努力的是通过自己的研究,使傣语越来越完善,让更多的傣族人民学习了解到汉族地区和周边国家的先进之处,让更多傣族人民过上更好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