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和创新工具的不断出现,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因素日趋复杂。本文从融资优序、资本结构、信息不对称、战略管理和利率水平等方面对融资决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融资决策因素的特点和对融资决策的选择方式,为中小企业进行科学融资决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融资;决策;因素分析
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其中融资困难是阻碍发展的主要瓶颈。
由于资本市场创新工具不断出现,金融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决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一方面融资服务链还不完善,融资体系尚不健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本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先天缺陷,诸如产权关系模糊,结构封闭;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健全;信用缺失问题较普遍;财务控制薄弱等主要问题。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条件下的影响程度和效果各异,中小企业在融资时必须权衡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做出科学的融资决策。
一、融资优序
在企业的融资实践中,融资存在优序,一般认为的优选顺序是:一是企业自筹资金。如中小企业投资较小,优先考虑从存款账户提取现金;其次,才考虑短期投资变现。二是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时,一般优先考虑调低发放股利。三是外部融资。企业首先考虑银行贷款,其次是发行债券;最后是发行股票。从融资优先可以看出,内部融资其实是最优先的一种,而外部融资中股票融资是最后的一种选择方式。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理论与实践证明,中小企业一般采用“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的融资顺序。但是,这似乎与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顺序不尽相同,问题在于中小企业理财实务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把融资优序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大多数企业是以直观判断和表面的资本成本来选择融资方式。所以在上市公司中,越是不想承担投资风险,就越会偏好股权式投资。另外,市场低效和成本扭曲也给企业融资带来了困惑。事实上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因为债务利息是税前列支,有扣税功效,而股权融资支付的红利是税后分配,没有减税功效,债权融资应属首选融资方式。但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上,由于股利发放压力低,股票价格扭曲等问题的存在,导致股权融资成本确实低于债券融资成本。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3—5年期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约为7.05%—8.17%,远远高于1.18%的股票融资成本,这种资本成本倒置的现象必然导致管理层对股权融资的偏好。
二、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企业全部资本中,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比例关系,即债权融资占全部资本的比重。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它的实质是资本成本在最小时,必须保持适度的负债比率。举债对中小企业融资有着重要影响:一是税收优惠。由于债权融资利息费用可以扣税,这种优惠随着企业债务增大其节税额也会相应增大。二是财务杠杆效应。无论企业实现利润多少,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利息费用就会相应的减少,这就会给每一元普通股带来更多的收益。三是增加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中小企业举债越多,破产的概率就会越高,相应地就会增加破产成本;同时,举债使企业股东和债权人在融资、投资和股利分配决策上的冲突,增加其代理成本,这样会迫使管理当局在项目选择上更加谨慎。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权衡举债的效应和风险,合理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应用公司价值估计法、权衡资本成本法和类比法等方法,通过重组、公司治理重构和激励制度再造等配套策略,确保实现资本结构优化。资本结构从传统的杠杆理论,到现代资本结构起点的MM理论,再到优序融资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使资本结构理论不断演进和深化,这将促使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对资本结构这一命题不断进行探索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投资与理财实践。
三、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更好、更准确的信息,一方拥有信息优势,而另一方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如管理者比股东更了解公司,而股东比债券持有人更了解公司。信息不对称在资本市场广泛而普遍存在。一是信息完全对称。市场参与者拥有同质同量的信息,资本利润率维持在平均水平上,市场交易将变得异常冷清;二是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极力获取有利信息,以求超额收益,从而使资本市场会异常活跃;三是信息严重不对称。市场参与者为了回避风险,将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实际上,信息完全对称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严重障碍了资本市场从无效到有效的发展进程,不仅加大了资本市场的风险,而且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解决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途径,张维迎教授指出,一是“看得见的手”,即法律政策,称为管制;二是“隐形的眼睛”,即信誉。二者既有互补性,也有替代性。因此,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资本市场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打造资本市场的信用体系,对于规范资本市场运行,提高企业融资决策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当信息不对称并伴随现金流量不确定的现象时,中小企业应发行长期债券,并限制股利发放;当现金流量不确定并有重大融资风险时,可选择发行债券但不限制股利发放;当信息不对称是随时间相同分布时,应选择短期债务融资方式。
四、战略管理
中小企业战略是完成企业使命,实现企业目标而确定的整体行动规划。战略管理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融资决策就是战略管理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判别是否需要进行融资,采取何种方式融资以及融资规模,这是融资决策的根本出发点。从融资的视角看,有三种类型。一是快速扩张型战略。这是以实现资产规模快速扩张为目的战略,使企业不得不进行大量融资。除了内部融资,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外部融资。二是稳健发展型战略。这是以实现企业业绩的稳定增长目标相匹配的资产规模平稳扩张的战略,企业融资不仅是简单地弥补资本短缺的需要,而是实现一种合理的资本结构和合理股利政策,促使企业健康发展。三是防御收缩型战略。这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谋求生存的发展目标战略,这类企业一般难以取得现金流入,理财的重点是监督现金有效的收回,监督内部资本有效配置和使用,避免因财务拮据而破产。
五、利率水平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以债务融资为主,必然要考虑利率水平的影响。随着资本市场的多元化,中小企业在债务设计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最普遍的选择是固定利率或是浮动利率。一是如果未来项目现金流量比较确定,可采取短期或浮动利率贷款;二是如果未来项目更确定,可采取长期或固定利率融资;三是如果企业资产营运中所产生的收入随利率升高而升高,随利率降低而降低,则应选择浮动利率融资,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会导致收入与利率的同向变动。
【参考文献】
[1] 傅元略. 中级财务管理.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 梁莱歆. 现代财务会计理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