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从建立无现金报账制度、加强高校财务制度建设以及回归财务管理职能等方面论述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以使高校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在跨越中求发展,以探索一套适合高校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
关键词 探索;高校财务管理;措施
前言
近年来,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1%上升到了2006年的22%、在校学生人数从643万迅速增加,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思路已不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设想,而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现实。但是,在高校扩大规模的外在压力得到根本性缓解的同时。高校理财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必须探索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建立无现金报账制度
(一)建立无现金报账制度
无现金财务报账制度,可以理解为借助强大的网络资源,通过财务转账POS系统为使用单位自身及持卡人提供快捷的报销、转账结算服务。财务转账POS系统是专为满足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实现无现金交易的需求,用于单位卡与个人卡之间款项划转的终端系统,具有硬件质量高、环境适应性好、操作简单、安全性强、交易快捷等特点。财务人员在办公室即可实现资金划转和报销,既可节省财务人员的人力,又可最大限度降低提取大额现金的在途风险。高校在建立无现金报账制度时要注意完善该制度有关的财务条款,例如,付款的审批以及确认支付,缴款的流程,代办领款、缴款办法,工资发放办法,工资外其他各项人员费用发放办法。医疗费赔款发放办法。代扣款办法等等。目前无现金报账制度已在一些行政单位、企业事业单位施行,并且取得初步成效。在高校建立无现金报账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现金支付结算,强化资金动态监控,从源头上堵住现金支付漏洞,规避现金风险。简化资金划拨。节省人力物力。从而完善财务制度。
(二)建立和完善“一卡通”电子钱包制度
建立和完善“一卡通”电子钱包制度。有助于无现金报账制度的完善。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财务技术决定财务服务。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际上是利用技术和人的智慧来创造方便、快捷的财会服务,在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计划和监控资金的有效使用。以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关于实施校园一卡通电子钱包制度。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国内外已有先例值得借鉴。
校园卡对财务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信息的输入、财务信息内部处理、财务信息的输出以及闲散资金管理这几个方面。
1 规范信息来源的格式,提高信息录入的质量,使财务核算与其他部门联系更紧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取得更及时。
2 改进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一卡通包括金融卡部分,每个校园卡的用户都将拥有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学费的收缴就可以方便地由传统的学生交现金方式转变为银行代扣的方式。
3 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改善财务服务的质量。校园卡的使用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影响较大。为满足校园卡应用的需求。需要对已有的财务信息的输入、输出以及内部的数据格式做必要的修改,以方便与其他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如学费管理系统和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等。财务信息具有高度的机密性,仅靠输入用户代码和口令来确认用户的合法性是不够的。
4 规范全校收费管理工作。杜绝小金库。校园卡的电子支付功能。使校园内的现金流量大大减少。校内的一些有偿服务机构不再收取现金,而是将所得收入都直接划转到相应的财务账户之中。这样有利于学校调度这些闲散资金,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 缓解恶意拖欠学宿费问题。及时收回资金。通过严格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对贫困生和临时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交费的学生可以减免或缓交,不属于“恶意”范围)以及校园卡的网络信息功能。针对恶意不交学宿费的学生,控制好该卡每学年投入使用的第一关,不交学费就无法进行学籍注册、成绩登录以及其他活动。通过“被动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确保学校能够及时收回资金,减轻高校经费不足的压力。
应当相信,随着我国信用机制的逐步建立,电子信息系统日趋健全和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高校率先使用一卡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明智选择。而建立和完善“一卡通”电子钱包制度。同时也有助于无现金报账制度的完善,以至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二、加强高校财务制度的建设
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政策性、时效性比较强。因而,制度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高校发展速度之快,办学规模之大,改革举措之多,财务管理职能拓展之宽,经济活动之繁。无章可循是不可想象的。事靠人去做,人靠制度去管。用制度约束人就体现了多数人管少数人。用制度规范事,就是用制度规范程序,用程序约束行为,可以促进理财环境的改善、支出内容的净化和支出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努力拓宽制度约束的覆盖面,把加快财经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按照先填补空白。再弥补缺陷,后修订过时的思路进行。有了制度还必须努力遵循,坚持按章办事、规范操作,才能提高制度约束的效果。反之,程序虚设,有章不循,非制度化行为盛行,则日常财务管理中的个案处理、非程序化操作等就会充斥其中。进而演变成“惯例”。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强调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到位问题。就会变得收效甚微。加强高校财务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建立一支能应对挑战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队伍,并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
1 建立以业务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会计队伍管理机制。按照业务能力大小确定其岗位。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素质,又有服务意识的高校财务会计队伍。
2 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全方位地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带动机构职能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
3 定期对高校会计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定期考核。给会计人员造成竞争环境。
4 积极开展业务竞赛活动。通过业务竞赛活动比业务能力谁最强,比执行制度谁最严,比工作效率谁最高,比团体气氛谁最浓。
5 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教育。只有加强了法制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确保财务活动的安全。
(二)建立和完善财务公开制度
公正透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高校是精英集聚、人才荟萃的特殊场所,对信息公开尤其是财务信息公开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此,高校财务部门要坚持以财务信息的广泛公开为正常,以财务信息的有限公开为例外。除不宜完全公开的财务信息外,都可以而且应当分层面多形式全过程按程序公开。只有公开才会产生公平,才能体现公正。财务公开的媒介包括会议、文件、公示栏、校园网(财务网)等。财务公开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财经制度,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决算),收费的政策依据、项目、标准和范围,缴(欠)费情况、项目经费收支情况,教职工工资、津贴发放、税费扣缴等情况以及集中采购规章、招投标信息等。财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化。必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民主理财进程的加快和开放型财务的形成。
(三)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财务管理要切实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统一工作程序、全面规范学校的财会工作,以保证学校财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腐败现象产生。它包括岗位分工及授权审批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的内控制度,对票据实行专人管理等。特别要重点控制货币资金,限制开设银行账户,及时清理不用的账户;针对资金业务处理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限制现金的收支业务,尽量安排转账业务,现金超过一定数额要由会计主管、出纳、银行三方控制;对现金、银行存款等的清查盘点要作出明确规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减少风险。
完善内控制度可以结合运用电算化会计系统。随着计算机在财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对计算机产生的各种内容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为了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就要求要有严格的内部控制,而这些会计信息也只有在严格的内部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内容的准确可靠和安全无误,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三、回归财务管理职能,结合高校实际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管理,其对象是资金及其流转。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是现金,其他资产都是现金在流转中的转化形式。因此,财务管理的对象也可以说是现金及其流转。财务管理主要内容是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全部过程。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有预算、决策、分析。高校的办学性质、目的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但是,企业一些先进的财务管理工具能对高校财务管理有所启示。尝试在高等院校内建立与企业财务管理类似的高校财务管理系统,并且吸取政企分离经验。进一步尝试政校分离、校企分离,给高校自主能力。给高校附属企业自主性,这样才能与市场经济更好地接轨,使其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适应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回归最基本的财务管理职能,并结合高校实际,可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一)加强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反映总体规划。收支协调,必须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提高高校预算管理在高校会计工作的地位。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高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是高校进行经济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高校,根据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的管理体制,在高校内部各部门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尝试多种形式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建立责任分工明确的预算管理体制。将高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的职能分别赋予不同管理部门。实现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预算管理体系。改革目前高校预算单纯以收入支出进行划分的部门预算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新的预算管理模式。尝试由“营运预算”与“资本预算”共同构成高校预算。
(二)筹资管理
筹资管理的重点是:加强贷款监控,防范财务风险。高校会计人员根据不同银行之间执行的贷款利率的差异、同行中不同贷款方式执行贷款上浮利率也不同的竞争环境,谨慎选择贷款银行和贷款方式;做好筹资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认真计算、分析贷款的收益率和成本率。对贷款额度和期限进行论证,核算设置预警线,克服贷款的盲目性。在资金投放上,对制约高校发展“瓶颈”项目采用优先考虑原则,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学校所有项目的贷款必须纳入一级财务统一处理,防止资金体外循环。要建立和完善学校贷款管理办法,使项目可行性论证、贷款申请与报批、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绩效追踪与责任追究各环节有章可循,规范动作,防范财务风险,既确保高校财务安全,又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三)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的目标是:教育成本及效益。要重视教育成本的核算问题。使高校会计工作由向上级“报账”型会计逐步向“管理”型会计过渡。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为向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它是国家财政对高校拨款和制定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办学效益的重要尺度。核算高校教育成本,有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助于全社会增强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的观念,从而建立高等教育多元投入的机制。
(四)分配管理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激励分配制度包括定期考核、聘请专家参与高校的财务决策、设总会计师、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建立适合高校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改变目前高校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高校工资总额动态包干,以人员经费包干为手段,推进校内综合改革,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优秀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骨干与管理骨干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