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探讨

2008-12-29 00:00:00张念文
会计之友 2008年17期


  [摘要]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构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高校;会计控制;对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资金来源已经脱离了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一模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校各部门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和复杂。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资金使用已经涉及到教学科研、物资采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面对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规范高校会计行为,构建适合现代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一、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观念薄弱,缺乏统筹控制的全局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和模式惯性的影响,高校管理者大多只注重教学、扩招、创收和科研等工作,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理念,对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的高校没有按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内控会计制度但很不健全。如仅制定了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方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而忽略了采购、工程等方面的内部控制,或者没有严格进行授权控制和对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有的即使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仅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不执行、难落实,对违规行为一味宽容,频频使用例外原则,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二)内控内容和范围缺失,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以财政拨款为主,这就使得部分高校产生了重计划、轻执行和考核,重财轻物的偏差观念。如有的学校对存货、固定资产和工程物资没有进行严格管理,对存货、固定资产和工程物资采购、验收、保管、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其2phSjjyG36KNtgw9qqmwdg==出入库未按规定程序办理,未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没有真正使“账实、账卡、账账”相符。对多年来资产的短缺、积压、毁损、报废等不及时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造成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因此,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完善内控制度,是保护学校财产、促进高校良性发展亟须进行的工作。
  
  二、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强化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关键在于管理者是否有动力和压力。从内部来说,是高校管理者要有搞好会计监督的内在需求,从外部来说,通过强化外部会计监督对高校施加压力,促使内部控制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按照《萨班斯法案》的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结合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完善高校的控制环境
  任何单位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解决了由谁进行内部控制的问题,而控制目标则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科学的组织结构应包含三个层次的经济主体,即校长、管理者和教职员工。校长的目标是利用有限的资金保证学校的稳步发展;管理者的目标是遵从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教职员工的目标是按照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使用资金,监督资金的安全。
  
  (二)建立高校内部控制领导责任制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高校负责人是内部会计控制的责任主体。要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内部控制领导责任制。内部控制领导责任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主管部门对高校领导的考核,第二层次是高校领导对各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的考核,考核的核心内容都是将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与其政绩、业务考核与奖惩和职务的升迁挂钩。这样至上而下,层层负责,方能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三)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
  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精髓,其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高校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四)建立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
  建立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是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应该加强对单位预算的内部控制,规范预算编制及调整,严格预算执行与考核,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各高校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自身业务特点,结合学院、处室有关预算的内部控制规定,建立健全适合本部门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预算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高校校长对本校的预算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年度预算方案还须经过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五)建立健全财产管理制度
  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管理贯穿于高校整个财务管理的始终,因此,建立有效的财产管理制度是高校的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高校应根据《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和院、处室的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流动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是高校另一重大项目,如何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同时堵塞资产管理中的漏洞,是学校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因此,从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清理到报废都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对每台设备设置专人负责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同时财务部门与设备管理部门要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加强高校流动资产以及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六)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改革
  高校贷款投入基建工程的资金管理、资金利用效率、项目完工情况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现行会计制度将基建财务与高校财务分开核算,两套账管理,无法客观地在会计总账反映高校基建投资活动、在建与完工情况的会计信息,使高校财务总账会计信息不完整。高校财务将自筹基建拨款作为资金支出,而贷款拨入基建财务时则没有合适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有的贷款直接计入基建账户,不再反映拨款;有的通过应收款做账等。借款投资与高校基本建设等必然形成基本建设工程支出,必须对投资基建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及债务资产在高校财务总账上进行客观、完整地反映和会计控制。建议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将高校财务与高校基建财务合并,实行一本账管理。
  
  (七)建立高效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市场经济为高校提供了多渠道、多领域的筹资方式,同时又使高校面临着高效益、高风险的复杂局面,特别是那些一味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张,大量征用土地,大兴土木,大量置办家业,大量从银行贷款的高校,各种风险必然接踵而至。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考核和评价高校的发展潜力,评估学校在负债和风险方面的承受能力,就成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内容。利用学校的财务报表和相关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高校财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办学效益,检查和检测学校的财务风险,以便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及时地反馈,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把风险降至最低。
  1、构建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
  一是高校应建立内部信息流通机制,使得信息传递畅通无阻。高校要为教职员工开辟问题反映的正规渠道,教职员工对上级的错误指令应有通畅的反应渠道并有保护措施。高校内控人员应随时监督评审内控的总体效果和主要风险,将所发现的内控缺陷向高层直接报告。对于内控制度中的缺陷,应及时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并加以及时处理,确保内控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加工、反馈机制,建立完整的信息反馈制度,使各项决策和管理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的基础上,以便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加强决策和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为风险监测和预警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支持。
  2、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对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
  内部审计在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中充当着重要的监控角色。既要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又要检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督促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各高等院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担当起这个重任,使整个学校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另外,由于学校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引起控制风险的不断变化,内部控制也应该作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机制来监测环境条件的变化,并指明内部控制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监督机制就是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通过监督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监督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并及时反馈有关执行结果的信息,帮助学校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同时,在监控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为学校成功实现既定的控制目标服务。
  总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会计数据正确性、合法性起着保证作用,是高校各项财产的安全保证;是防止贪污和浪费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