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因而必须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切实转变观念,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后勤财务管理体制,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高校后勤实体; 后勤社会化; 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按照企业化管理的原则,将学校的行政管理职能与经济服务职能分开,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逐步减少学校投入。这是当前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把高校后勤部门从学校剥离出来,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新型服务实体,形成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是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后勤财务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项改革的进程。因而建立健全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总体目标公益性
高校后勤实体依托高校,包括卫生所、幼儿园、车队、食堂、物业管理等部门,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按照企业方式运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提供优质服务,通过提供有偿服务收入维持自身的运转并获得发展。后勤实体的运行有其特殊性,它的资产所有权属于高校,其主要市场在高校,生存发展壮大要依赖高校,同时高校从维护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利益角度,也要求后勤集团必须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不能脱离姓“教”的本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经营原则。高校后勤实体既要引入竞争机制,又要注重适应教育工作的特点和我国国情,更应重视社会效益和长期发展。
(二)最终目标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高校后勤不仅是高校的服务机构,而且是一个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化管理的经济实体。在经营过程中,不得不讲效益,对成本费用精打细算,对收入利润总期盼越多越好,必须追求经济效益。高校后勤社会化本身要求高校后勤要以企业化来运作。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要增强节约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加强自身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三)投入和补助的方式、方法变得更加复杂
学校投入和补助的方式主要涉及后勤人员的经费补助,也包括带有福利性项目的经费补助。以前后勤部门职工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由学校统管,社会化后由后勤总公司自己负担,学校投入和补助的方式将更加多样化。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财务面临的问题
(一)明晰产权关系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大部分高校已成立后勤总公司。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实施管理职能,而经营职能由后勤总公司来承担。高校后勤总公司在与学校剥离的过程中,资产的产权至今无法明确。由于产权不明晰,投资者和经营者权属范围不确定,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盲目性和不稳定性。改革后,如何加强资产管理,整合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和发挥资产的效能,是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理顺高校与后勤财务关系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学校财务与后勤实体财务成为两个独立主体间的财务关系,由合同来规范双方的具体财务行为。后勤实体在明晰产权关系、责权利关系的前提下,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通过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
(三)改变财务管理观念
传统的高校后勤财务是从学校尽量争取多的拨款,财务的职能主要是核算和监督,财务人员不重视财务管理。多数高校对后勤部门实行的是包干式拨款运行机制。一些后勤部门不进行成本核算,有些将任务承包出去,提取管理费,更增加了成本,造成学校资金的浪费。后勤部门长期依赖高校生存,经费靠学校拨款,资产由学校购置,亏损由学校补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它和产业性质不同,待遇不可相提并论。后勤实体内部控制薄弱,经济业务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后勤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无法完全发挥财务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控制、监督和考核作用。
后勤社会化后要改变观念,实行服务收费制。服务收费是后勤实体得以运行的前提条件,也与大家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后勤总公司应会同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各项收费标准,制定经营目标和成本管理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财务部门的控制和信息的提供、分析。目前这方面还停留在财务会计核算的初级阶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运作。后勤财务人员必须从工作上、观念上深刻转变,要从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更新业务知识,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三、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后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面对后勤社会化后财务出现的问题,高校后勤总公司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建立一整套财务管理体制,这是高校后勤实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后勤财务管理体制
1.理顺产权关系。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核算各项收入和支出,努力筹措资金,有效使用资金,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对总公司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和监督。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参与经济决策的全过程,参与后勤各项经济指标的核算、分析和监督。学校可实行会计委派制,对后勤资产进行严格的清查、评估和划转,理顺产权关系,产权明晰是后勤社会化走向规范的必要保障。在产权明晰过程中,学校应明确界定后勤实体的资产范围,将学校的资产与总公司的产权予以明确的划分。在资产分割过程中,可将学校的不动产作为对后勤实体的投资,同时应尽量多地给予流动资产的支持。后勤总公司财务部门则应在校财务处的指导下,核算和管理总公司的财务收支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后勤财务要建立资源配置合理、技术含量高、企业化管理的后勤服务体系。
2.完善核算体系。由于高校经营实体的行业特征,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财务管理办法,导致财务人员对实际工作中各类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加之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甚少,最终形成的核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疑惑,这直接影响着财务核算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合后勤财务管理需要的核算体系。
3.建立后勤有偿服务机制。后勤总公司与学校签订后勤服务保障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后勤总公司按合同要求服务,学校按照“服务项目”与“价格标准”支付服务费用。应合理确定后勤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制定规范的服务价格,建立科学的财务结算体系。利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后勤服务态度的改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这有利于高校后勤服务价格与市场的接轨,有利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真正落实。
4.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后勤总公司是刚刚走入市场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比较薄弱。一个优良的组织结构应该根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使得每一项业务的完成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做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能各司其职,明确自己在企业经营中的位置和作用。总公司将根据服务型、服务经营型、经营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单位分别制定经济责任制,建立岗位管理责任制,明确责权利,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学校师生生活服务。
5.健全成本核算制度。高校后勤总公司服务性质的特殊性,决定其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因此在财务管理体制上,要着重成本控制。后勤企业各部门,如食堂、车队、卫生所等应执行相关行业的会计制度,权责明确。高校后勤必须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加强材料采购、入库、领用等成本管理,纠正成本不实,虚增利润的现象,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不得随意扩大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实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二)提高人员素质
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熟悉、掌握制度的内容,更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经验。后勤财务人员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充实,了解会计行业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认真学习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提高业务素质,成为掌握和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做好后勤财务工作,才能促进后勤财务的管理,才能加快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
2.提高后勤职工素质。人力资源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前后勤职工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水平较差、结构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进程中,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采取加强理论学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竞争上岗、业务能力测试、绩效评比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调动积极性,提高后勤职工的整体素质,并且建立适当的聘用机制、考核机制及激励机制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在后勤职工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形成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使得后勤职工能积极主动、热情、高效地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有能力、有水平,有思想,想方设法地改善服务质量。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服务质量。笔者以为,高校财务部门应把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理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面临的问题,迎接挑战,不断探索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的新路子,为高校后勤实体的蓬勃发展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参考文献】
[1] 汪恕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06(24).
[2] 杨锁平.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之我见[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02).
[3] 何寿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解决的财务管理问题[J].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7(04).
[4] 王晓玲.浅谈高校后勤财务管理[J].西部财会,2007(05).
[5] 温惠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事业财会,2007(03).
[6] 安宁.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
[7] 董延春.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西南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