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008-12-29 00:00:00吴丽君王远利
会计之友 2008年23期


  【摘要】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明确的办学目标以及会计专业自身的特点,使得会计实践教学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实验室案例教学、校外实地实践教学、多媒体网络化实践教学三种模式的优缺点;同时针对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应当建立的相关管理制度。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与管理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所培养的学生不是研究型学者;而是熟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掌握当今各类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员,是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行业特色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要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就必须具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会计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是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的必需环节,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个环节,能否抓好这一环节,将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质量。
  
  一、实验室案例教学模式
  
  实验室案例教学模式是会计教学实践最基础的形式,即从大量的实际业务中选择一部分典型业务作为实践的内容,在模拟环境以及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手工模拟做账;二是利用财务软件实现电子做账。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节省财力和人力;对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请教老师,得以解决,比较容易掌握一般账务处理的程序和规范;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指导教师的实务操作能力有限,并不一定能对实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恰当的解释,有时反而会误导学生。目前很多本科院校的老师均系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参加工作,并未在相关的会计岗位接触实务操作。即使有所接触,时间也相当短,很多操作知识仍旧为自己在读书时学到的知识,很难向学生补充新的实务操作技能。学生人数比较多时难以管理,抄袭现象严重,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考核标准不易确定。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将会计实践课程列入学生必修课之中,课程成绩的确定没有量化的标准,尤其是在学生多、不易管理的情况下,如果以结果控制为指导思想,只是看重学生最后完成的会计凭证以及报表资料,会造成成绩好的学生不敢去做,以免做错难以得到好成绩;成绩差的学生不想去做,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根据老师给出的答案进行操作,失去了实践课程最初的意义,如果以过程控制为指导思想,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物资资源。此外,目前大部分院校实行的会计手工实验室模拟课程,均是“课程结束前阶段实习”或“毕业前集中实践实习”,没有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一对一地联系起来,造成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笔者认为,在采用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会计教学时,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适用于学生人数较少,教师实务操作能力强的院校。同时,在课程的安排方面,首先,综合实践应当和单项实践统筹兼顾,个别课程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应当配以一定学时的单项实践课,将实践课程贯彻到平时所学的各门课程中去。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例如在学习《基础会计学》时),在讲解凭证的时候,可以利用2个学时的时间讲解理论,1个学时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填制凭证。其次,应当针对各门课程的特点设置一定量的实践课程。前已述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应特别强调学生的专业实务操作能力,因此,针对会计学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都应当设置一定量的实践课程。目前很多院校都根据课程的需要设置了一定量的实践课程,但还没有实现全部课程的实践化。审计、税务课程,很多院校都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或实验室。怎样把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的纳税系统引入到课堂上来,是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的。以上三点是对采用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会计教学时所要求的外部环境。对于采用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会计教学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内部条件,即要求建立高度仿真的会计实训室。该实训室一是要求机构、岗位的高度仿真性,即建置模拟银行、模拟税务部门的完善的会计实训室;二是要求模拟资料的高度仿真性,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岗位标志、会计科目章、公章、印鉴、凭证装订机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景逼近式教学方式,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可以运用多元要素构建感官性的认识加强学生的理解。只有在外部环境许可,内部条件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将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
  
  二、多媒体网络化实践教学模式
  
  多媒体网络化实践教学形式就是以多媒体CAI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