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的财政政策研究

2008-12-29 00:00:00魏乾梅
会计之友 2008年23期


  【摘要】 产业转移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要素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与经济提速发展的重要核心部分。产业转移是一个多方联动的系统体系,梧州市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第一棒”和振兴广西的“东大门”,在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中举足轻重。本文仅探讨促进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移;财政政策;政府收入;融资环境;配套政策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并指示:“要加大力度,把广西打造成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梧州要建设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之一”。《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作为“十一五”时期梧州市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2007年4月23日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在梧州市召开,自治区领导刘奇葆书记和陆兵主席也指出:梧州市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第一棒”和振兴广西的“东大门”。2007年9月11日,自治区召开的全区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工作会议把梧州市定为“优先承接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等有政策倾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成为全区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先导地区”。可见,梧州市在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中举足轻重。梧州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梧州是广西及西部地区距离粤、港、澳城市群最近的中心城市,是水陆空与珠三角连接最近的唯一城市,是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形转移的第一站。因此,在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形转移的过程中,传接好“第一棒”,进而发挥好广西其他地区产业再辐射作用,是梧州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机遇。此外,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开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经济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南合作等多区域合作,正在展开和深化,为广西发展,也为梧州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梧州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与区域发展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区域发展的经验表明:无论是政府财政产业投入和科技投入,还是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性金融等措施,这些财政政策对于产业转移的速度与强度和区域发展的提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健全支持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财政政策。
  
  一、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加大投入主要表现在精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两方面。
  (一)切实保证政府的精力投入
  在精力投入上,要求梧州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快抢抓重大机遇,建立健全必要的支持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制,确保各级领导和各涉及的产业转移单位对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精力投入,为把梧州市打造成为全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及舆论导向。各级党政一把手是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第一责任人,产业转移单位或项目的领导为直接负责人,建议梧州市领导实行“四个一”制度,即市党委会或常委会每季度至少有一次专题讨论有关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工作;市领导每人联系至少一个针对性强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或单位或泛珠三角经济发达的城市;市领导每人每半年提交一篇泛珠三角经济或东部产业转移的调研报告;市领导每人每月至少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或单位听一次有关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阶段性工作汇报。通过深入产业转移的第一线,了解产业转移的进度和具体的情况,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财政政策方面的问题,不断修订或出台一些方案或措施,确保市领导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上来。
  (二)切实保证政府的产业投入
  保障投入,防止财政“错位”、“超位”和“不到位”,分类引导,分类支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投资导向,加大对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自我保障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和调节资源增量,来聚集现有的存量资源,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依托单位和参与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开放、共享的积极性,加大市场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效应,驱动产业结构整合协调,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
  优化产业项目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制和新办的工业企业要逐步产生效益,一批骨干企业要做大做强。扶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多层次、多领域、高素质的各类人才培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等,都离不开政府的财力投入。当然,政府在产业投入的结构上必须优化调整,在投入目标、投入流向和重点支持的领域上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十一五”期间,梧州市要坚持“工业强市”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大型工业项目,以现有工业为基础,发挥资源优势,把电力、建材、农林产品深加工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和提升资源型支柱产业群,坚持依靠企业主体,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大培育强优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力度,大力发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自型”(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技术)企业,增加一批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名优产品,迅速做大做强林产林化、日用轻化工、医药、食品和人工宝石等五大支柱产业。因此,梧州市政府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投入要从长计议,着眼于上述的发展项目和产业的轻重缓急,不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并落实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
  (三)切实保证政府的科技投入
  梧州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须实施有利于拓展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空间的财政科技投入政策。增加财政对科研的直接投入,调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结构,强化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努力培育前沿优势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型创新;采取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大力支持高新技术园区和行业技术中心;运用“BOT”模式,加大对科技风险项目的财政投入,采取财政科技周转金或专项资金的方式提供项目启动资金;政府财力要支持建立企业孵化器(又称技术创新或技术服务中心),为处于雏形阶段的企业及持有科技成果,拟创办企业的科技人员提供场所、解决资金,辅以技术、营销、人员培训和管理支持,以加速成果产业化。综合运用上述科技投入或政策措施,使梧州成为广西以高新科技引领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区域发展先导地区的载体。
  产业群聚集园区、高新技术生产线、环保节能高效项目、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须靠科技创新带动。而科技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要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有相应的政府财力安排为之铺路和支撑。政府的科技投入是政府直接资助研发等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途径。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政府财政经费无论是从比例上看还是从效果上看,都是重要的研发经费的主渠道来源。政府的科技投入对于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发展项目等方面均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改革模式处于新模式再造的转型期,虽然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业界的研发投入是国家总体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科技投入的比例相对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政府科技投入有所削减。相反,应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的力度。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政府的科技投入,其政府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而且总体增速均高于其GDP的增速,达到1%以上。就我国而言,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禀承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江泽民同志倡导的“科教兴国”的思想,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除了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外,还不断扩大科技投入。2006年,研究开发的投入,全国超过3 000亿元,占GDP超过1.4%;2007年中央财政将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占GDP达到1.5%~2%。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京津冀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是5.47%、2.99%和3.56%,近3年来,其比重均超过5%以上。而梧州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由于财力紧张和其他一些主客观原因,近几年来,政府对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以2006年为例,全年实现GDP为270.42亿元,而科技三项支出仅有461万元,比例不足0.02%。这点微不足道的投入,不但制约梧州科技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而且也成为梧州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发展的瓶颈。梧州目前正处于转轨时期,财政面临的支出压力大。因此,政府在支持产业转移的财政投入时,应考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予以支持,切实保证政府的科技投入,这既是梧州承接产业转移形势之需,也是梧州政府义不容辞和刻不容缓的责任。
  
  
  二、构筑融资平台,创造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融资环境
  
  针对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资金瓶颈的问题,梧州市政府既要注重用好政府投资、财政补助、政府采购、财政贴息、支付设备使用费、政府租赁等传统方式,也要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创新方式,实施以政府为平台和企业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金融政策,积极为梧州承接产业转移构筑融资平台,创造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融资环境。
  政府引导,通过建立“政府支持、多方参与、风险共担、银企合作”的信贷担保体系以及政府资助的企业信贷担保制度,提供和支持信贷担保,搭建企业与银行(包括国内、国外)融资的舞台,解决龙头企业和具有发展潜力而资金紧迫的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增强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拉动金融与企业共同投资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系统体系,实现银企双赢。另外,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充分利用梧州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对梧州市现有产业进行资产重组,新旧兼容,实现资产重组,资源共享,资金增值。此外,招商引资可谓是承接国际资本和周边资本转移的重要途径,更是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推动梧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政府应通过“引鸟入笼”乃至“抓鸟入笼”,想方设法招商引资,采取政府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政府与政府合作推动产业转移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珠三角产业进入梧州。同时,通过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投资基金和增资扩股等方式扩大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融资渠道。
  
  三、完善提升梧州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财政配套政策
  
  支持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财政政策是一个系统体系,需要很多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市场准入措施、项目用地措施、环保审批措施、财税支持措施、金融服务措施、外贸服务措施、劳动力支持措施、安全服务措施等等更加优惠的措施或政策在促进梧州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一个也不能少,而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是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纵观经济发展史,对于优化产业项目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优化转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方面,世界各国在主要采取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制定若干财政配套措施,特别是在财税和金融政策方面,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R&D的投入,实行税前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减免城建配套费和土地出让金、转让土地优先使用权和参与开发利用权等等直接或间接优惠措施以及风险投资鼓励、政府采购等其他财税政策。近几年来,梧州市与全国一样,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风险投资、政府采购、财务管理以及工资分配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地方,这也降低了我国实现工业化国家进度的财税政策作用的发挥。目前,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比如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增值税转型、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等,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加速经济发展增添了内在动力。因此,梧州市要与时俱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财税政策,抓紧建立和完善提升梧州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财政配套政策,为梧州承接产业转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提高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8K-1.
  [2] 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