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站在宏观层面探讨会计管理体制,并指出建立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会计管理体制; 会计制度改革; 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
一、会计管理体制及其内容
会计管理体制是指各级会计管理部门之间及其与基层会计核算单位之间在会计工作管理方面的权责关系。从其所涉及的范围看,会计管理体制包括两个层面: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就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审视会计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内部会计与财务制度的制定、会计工作的领导体制等。微观层面的会计管理目标是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管理,与特定的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制度相适应;宏观层面的会计管理体制,就是站在政府角度审视会计管理,从其具体含义看,主要是指政府对会计管理的监管。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规范制定权限的划分、会计人员的管理机制等。基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探讨宏观层面的会计管理体制,具体内容如下:
(一)会计工作的领导体制
从宏观层面看,全国的会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即:国务院财政部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分级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在受上级或同级财政部门指导并遵守国家会计法规制度的前提下,有权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会计事务。从微观层面看,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归企业管理当局主管。
(二)会计规范的制定权限
在我国,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主要集中在国务院财政部,各地区、各部门可在财政部规定的前提下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补充规定,各企事业单位可在财政部以及地区或部门规定的前提下,制定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制度。
(三)会计人员管理机制
包括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和人事管理。在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主要由财政部门负责,管理的内容包括会计人员上岗条件的认定、技术职务的考评、年度资格的审查等。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主要由所在单位负责,管理的内容包括职务任免、职务升迁、人事关系变动等。
二、会计管理体制对会计制度改革的制约
由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规范制订权限和会计人员管理机制构成的会计管理体制,对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具有强烈的制约作用,它不仅决定由谁来制定会计制度,制定何种会计制度,而且影响着会计制度的权威性及其在会计实践中的贯彻执行。这也正是笔者讨论这一问题的原因。
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与特定的社会经济体制紧密相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主体单一,企业财务与国家财政混为一体,与此相适应,国家对会计只能采取直接管理模式,运用行政手段对所有的会计事务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在我国,这种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强制性”会计管理体制,并没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予以改变,而是一直延续到现在。其基本特征是会计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也由财政部门统一负责。客观地评价,政府强制型的会计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对于保证我国会计工作的统一性和有序性、满足宏观层面上的计划管理、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具体表现在:
第一,以政府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各利害关系人对会计工作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的要求。
第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自律机制难以真正建立,会计行业组织的应有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使会计管理成为政府的孤军奋战。
第三,政府对会计工作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的会计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不符合政府主导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会计管理国际惯例。
可见,政府强制型的会计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和会计国际化的趋势。“政府角色无处不在,行政干预无所不包”的特征逐渐成为会计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阻力,从一定程度上讲,甚至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适应生产力水平多层次、所有制结构多样化、会计信息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