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8-12-29 00:00:00梁虹丽
会计之友 2008年26期


  【摘 要】 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不力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单位领导的监督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会计监督; 内控制度
  
  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当前,在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完善现代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稳步推进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形势下,会计监督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切实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建立与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制度相适应的会计监督,体现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监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校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带头违法,会计无法监督
  一方面,领导带头违法,会计无法监督。事实表明,大量会计方面的违法行为是单位领导谋取自身利益,不顾国家财经法纪,弄虚作假,以种种非法手段侵吞国家资产,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和权利唆使、强令会计人员进行违规操作。另一方面,会计人员隶属于本单位,其人事、经济利益等各方面直接受单位领导人支配,会计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往往顾虑重重,无法充分实施监督职能,最终导致会计工作存在依附性,使会计监督丧失效力。
  (二)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问题
  会计人员是学校在职人员,又是学校在聘人员,同时《会计法》又赋予其会计监督的职能和义务,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其焦点在于会计人员同学校负责人的关系。学校负责人同会计人员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会计人员的作用是“助手与参谋”,而会计人员的监督有时会被领导认为是“侵权”而不能容忍。人们对会计监督存在两种极端观念:一种认为会计监督就是管、卡、压,处处充满着对会计工作的不信任感和敌视态度;另一种认为会计纯粹是为学校领导服务的,领导要怎么干,就怎么干,根本不存在监督不监督的问题。
  (三)会计信息失真
  众所周知,学校的招待费是有一定标准限定的,但有的学校巧立名目,用公款吃喝,私设“小金库”;有些学校为了迎合权力机关,用“白条”从单位账上套出现金,进行“感情投资”,或设置“账外账”,将公房出租收入不纳入学校账,对外不提供真实的会计资料。
  
  二、产生原因
  
  (一)学校控制制度失调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可以看作是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工作方面的具体规定。根据比较成熟的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它是以职责分工和适当的授权为主要特征的。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必须抓住内部控制这个本质内容。我国学校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完善,学校未能建立完善的内部制约机制,权力和约束的失衡产生了“内部控制人”现象。有的学校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学校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二)会计监督不力,导致“双重身份”
  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地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即监督者受制于被监督者。会计监督受制于学校,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会计人员迫于各种压力,只好按领导的意图办事、记账、算账、报账,变成了“做账”,对学校负责人的经济监督也非常“畏惧”。有些正直的会计人员严格执行财经法规,提出某种异议和疑问,得罪了领导,就被调离会计岗位,有的甚至被领导以“不胜任新岗位工作”为理由,而被“优化”下岗,在高校会计人员中造成了负面影响。会计人员在政治、经济、工作等方面完全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待遇,迫使会计人员在不同程度地为学校的发展和自身的利益考虑。尽管国家一直强调会计监督者要敢于监督,秉公执法,但以上问题在许多学校仍普遍存在。
  (三)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综合素质不高
  会计信息失真,其实质是:一部分人受益是以大部分人利益受损,尤其以国家利益受损为代价的。尽管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无法否定的事实是:所有会计数据都由会计人员流向社会,没有会计人员的参与,就不可能有假数据产生,会计人员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人为因素重,主观随意性大,职业道德滑坡,表现在对违法乱纪行为的软弱、无知,致使会计工作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下降,同时,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差,监督意识不强,自制能力低下,为了“切身利益”惟命是从,一切按领导意图办事,有的甚至为不法行为出歪点子、想办法,参与弄虚作假,违反财经法规。
  
  三、解决对策
  
  (一)健全法律制度,营造会计人员的“独立格局”
  我国传统的会计管理体制存在“两重性结构”特征。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营造会计独立的格局,将会计人员的利益从其所在单位利益的纽带中切割出去,变会计人员的学校“人身依附”关系为社会所属。
  1.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由原来的单位负责人完全领导转变为由所有者或政府领导,这样有利于保护财产所有者权益或者社会公众利益。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委派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委派人员深入学校的各个环节,有机会参与重大决策,从待遇上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从激励机制上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从法律责任上划分监管人员的责任与管理者的责任,使责权利相匹配。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有可能加大监督力度,深化监督深度。
  2.试行会计集中核算。即对学校的全部会计业务统一由“会计服务中心”承担,会计服务中心对学校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纳入集中核算中核算的中等职业学校,其各项资金的收付和结算以及日常会计核算监督、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统一由会计中心办理和PfKHChj+zkOsuaWT+FVMSdfedCgiO8GZ31rbBqfAYXw=承担。这种集中核算、监督、服务为一体的核算模式,对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推动廉政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监督方式建立后,不合法的凭证即使混过上述两道防线,也可能在此阶段被发现。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会计监督力度
  根据会计工作的客观性原则应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人员精干、各司其职,达到会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会计工作管理的有效实施。1.注重岗位之间相互牵制,从而预防发生错误和弊端,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与完整。2.认真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会计工作手续不严和职责不清的现象发生,使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达到规范要求。3.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通过会计处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复核控制等措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及时和完整。4.提拱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通过规范的会计技术处理,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
  (三)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领导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会计工作相关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保证会计人员按照认可的程序、要求办理会计事务,保证办理会计事务的规则和程序,有效防范、控制违法舞弊等会计行为的发生。《会计法》在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体的同时,也规定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职责及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其他相关人员要对单位负责人负责,同时也应当对法律负责。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行为承担主要责任,使单位负责人的工作目标与会计人员的工作目标一致起来,可以大大缓解以往存在的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之间的矛盾,从而为会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护会计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会计工作依法进行。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其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学校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的输出结果,所以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扩充会计人员的知识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积极推行终身教育。会计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各学校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风险意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纪的现象,保护学校经济利益不受侵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地得以执行。
  总之,有效的会计监督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监督不力的问题,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只有认真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监督工作,有效地实施会计监督制度,才能更好地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丽君.浅议会计监督及其运作要求[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7).
  [2] 蔡延铃.杜绝会计舞弊 重塑行业城信.广东教育财会,2005,(3).
  [3] 顾建华.试论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J].财会研究,2005,(10).
  [4] 刘建政,等.会计监督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