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责任的理论分析

2008-12-29 00:00:00贺红艳
会计之友 2008年26期


  【摘要】 共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正式启动,这要求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环境责任已经是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的、不可推卸的组成部分。而企业对环境责任的关注和由此产生的环境管理行为的顺利实施需要伦理观念上的认可、法律规章上的支持和经济手段上的可行。
  【关键词】 环境责任; 伦理基础; 法律依据; 经济分析
  
  企业应当承担环境责任的观点是建立在自然环境具有价值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的,企业对环境责任的关注和由此产生的环境管理行为的顺利实施需要伦理观念上的认可、法律规章上的支持和经济手段上的可行。
  
  一、企业环境责任的伦理基础
  
  对自然环境价值在伦理观念上的认可是承认企业应当承担环境责任,进行环境管理,防止或减少经济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甚至损害以及对已经发生的损害进行补偿的基础。自然环境的伦理价值体现为在经济发展中重视更基本的价值追求目标,即自然环境历史延续性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必要性;维护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的价值;为后代保留资源的义务等等(陈少峰,2000)。对这种基本价值目标的认可是承认环境责任进行环境管理的逻辑起点。为实现这一基本价值目标,环境伦理学提出了对自然资源使用的三个原则:一是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二是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公平利用;三是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伦理学不认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而认为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质量的关键在于人类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认识和由此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类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类的需求全面的理解应当是: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前提下,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着眼于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的满足,(舒远招、杨月如,2001)而不只是对物质财富无止境的追求和由此对自然环境不断的索取。因此,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是:以自然环境可承载的程度有效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同时保持自然环境的良好质量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但是,现代工业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偏离了这一基本的价值目标。现代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通过对消费者欲望的刺激过程而导致大量无目的消费需求的增长,其结果是使经济规模大幅度的扩张的同时,也使得大量资源和环境用于无目的的消费之中。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正确途径是:改变消费者社会,围绕消费需求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构建、重新规范人类与自然、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反对通过耗竭环境资源来提高物质生活标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限制在环境、资源可承受的极限内。因此,环境伦理学提倡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将人类生存利益与生态系统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从自然法则中学习到生活的智慧,过一种有利于自然生态平衡、尽可能不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活。
  (二)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公平利用
  自然资源的公平利用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注重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其公平性包含两个方面:1.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即满足全球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并给予全体人民平等的机会以满足他们实现较好生活的愿望;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使用上都应当是平等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已把这一公平原则上升为国家间的主权原则,指出“各国拥有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其管辖范围内和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他国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环境的责任。”2.代际间的公平,即各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子孙后代与我们当代人具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去开发、利用、消费环境和自然资源,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和发展而损害人类后代满足需求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要给后代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需求的权利。我们有义务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以使后代能够与我们均等地享受源自于自然资源的利益。
  (三)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经济发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时,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意味着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根据可持续性的要求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同时寻求替代技术以扩大资源和环境的支撑能力;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超过寻求替代资源的速度。
  
  二、企业环境责任的法律依据
  
  企业环境责任的有效履行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因此法学界从理论到实践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立法角度讨论相关法律的建设问题;二是从司法实践角度讨论相关法律的应用问题。
  (一)环境法规的建设
  曹明德(2002)从立法的理论基础角度提出了建立生态法的观点,将生态法定义为:是为了达到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目的,并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调整人们在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人和法人的生态权利和合法利益方面所产生的生态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刘文燕,刘滨(1998)提出,建立符合生态学规律的生态法学权利义务观和利益观,并将这些自然法则转化为人类自觉的法律规范是生态法学的出发点;并且对生态法律关系主体进行了具体分析(2003),提出一切生命体,无论人类、动物、植物都有成为生态法律关系主体的能力和资格,但只有其自然生命进程遭到人类行为的破坏及其破坏程度可以科学确定的情况下才能成为生态法律关系主体。而对生命体的自然生命进程是否遭到人类行为的破坏及其破坏程度的科学确定会直接影响到生态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标准应当是生态科学标准、经济学标准、法律科学标准的平衡点。由于生态法律关系主体的独特性,生态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五个特点:1.生态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具有自然存在性,其权利是固有的,而其他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则是法定的。2.生态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具有不同层次性,从不同的角度看有所不同,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判断其优先顺序。3.生态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具有超时伸缩性。传统法律关系主体行使的权利是以现实既有权为前提的,而生态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则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现实既有权;一是未来期待权。4.生态法律关系主体继承义务的不可放弃性。在传统继承理论中,权利主体如果继承权利,就要继承义务;如果放弃权利也可以放弃义务。但是,在生态法律关系中,生态法律关系主体的未来期待权可能为零。因此,就人类的继承关系来说,生态法律关系主体继承的义务是不可放弃的。5.生态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层次权利使其行使权力的法律后果不同。
  (二)环境法规的应用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刘文燕(2005)提出了生态侵权的归责原则包括故意责任原则、过失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客观责任原则和绝对责任原则,而在执法实践中要针对生态侵权的主体不同、客体不同以及侵权的客观事实不同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王明远(2001)就环境侵权①提出了建立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观点。他认为,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包括环境民事救济法和环境行政救济法两大部分。前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民事排除法(如通过协商、环境保护民事合同、民事诉讼等方式防止、除去环境侵害)和环境侵权损害的民事赔偿法;后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行政排除法(如公众参与环境行政过程、环境行政复议中的变更请求和撤销请求、环境行政诉讼中的撤销之诉、强制履行法定职责之诉以及公益诉讼如“公民诉讼”等)、环境侵权损害的行政补偿法、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法、环境行政侵权损害的国家赔偿法等。
  
  竺效(2007)认为,不同的环境损害情况应当应用不同的法律归责原则,从而判定不同的法律救济方式。环境损害的法律救济方式可以是消除危害、修复生态环境或赔偿损害等。当生态环境危害行为可能造成损害时,应以承担消除危害法律责任为主;对于已经造成损害的,应以承担恢复生态环境的法律责任为主;对于已经造成生态损害,但无法修复生态环境的,应以承担赔偿法律责任为主。责任人可以自己采取消除危害的措施、降低损害的措施、恢复原状的修复措施或/和替代性修复措施,也可以由第三人代为采取这类防范性和恢复性的措施,但有关费用应由责任人负担或补偿。
  
  三、企业环境责任的经济分析
  
  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经济依据是经济学中讨论比较成熟的部分。通常认为,对因为企业经济行为而对自然环境产生损害进行补偿的经济依据包含了自然环境价值及稀缺性、自然环境使用行为的外部性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一)自然环境价值及稀缺性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认为,能用货币衡量,可以转让和交换的,具有私有财产权的物质财富具有稀缺性,因此是有价值的;而可以自由取用、不必付费的自然环境是无限的,不能直接用货币衡量不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但这种观念随着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激化的现实和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的改变已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自然环境是具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既表现在精神层面,也表现在经济层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交易市场得到发展,自然环境已经成为商品或潜在的商品,因而,其价值不仅可以实现,而且,我们还可以用分析商品价值的方法来分析自然环境的价值。
  (二)自然环境使用行为的外部性
  自然环境使用行为的外部性表现为损害的负外部性和建设的正外部性。自然环境损害的负外部性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多重价值与多重利益主体的特点,使得自然环境的消费者对造成的损害不必支付损益赔偿,而且由于受私人信息不完备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于完全排除,受影响者无法无成本地回避。自然环境建设的正外部性是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社会提供了集体利益,对于外部的受益者而言享用其利益是无偿的,对于内部的行为者而言,这种无偿享用使其自身应得的收益相对减少从而影响其行为的积极性。但这种外部性可利用某些经济的、法规的手段通过调整关系者的利益而使负外部性影响减少、正外部性影响增加,这正是环境补偿的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认为应当在保护自然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将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保持在某种限度之内,保证当代人福利增加也不减少后代人福利的发展,提倡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尽量减少使用或以可再生资源替代、尽可能地提高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对可更新资源要限制在其再生产承载力限度内使用,并形成更新资源的机制,应着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命支持系统,应保证可更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变单纯关注经济效益的经济评价标准,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及系统整体效益的评价标准。
  随着我国共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政府将会对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应当注意到这种变化,清醒地认识到环境责任已经是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的、不可推卸的组成部分,只有积极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建立正确的环境行为模式,才能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环境责任声誉,而这种声誉也会成为企业的资源。●
  
  【主要参考文献】
  [1] R·卡尔逊,著.吕瑞兰,译.寂静的春天.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 陈少峰.论环境伦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关系.道德与文明,2000,(1).
  [3] 曹明德.生态法的理论基础.法学研究,2002,(5).
  [4] 舒远招,杨月如.绿色消费的哲学意蕴.消费经济,2001,(6).
  [5] 刘文燕,刘滨.生态法学的基本结构.现代法学,1998,(6).
  [6] 刘文燕.生态法律关系主体分析.法律适用,2003,(4).
  [7] 王明远.略论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从环境权的视角分析.重庆环境科学,2001,(4).
  [8] 竺效.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归责原则的两分法及其配套措施.政治与法律,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