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 ~27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高洪出席了本次会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和部分省市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上,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天津市河西区实验区代表依次汇报总结了成立实验区十年来的工作成就,交流了各区的特色运行模式。广东的分级达标培训模式成为师资培训的典型,“行政+专家”的工作机制很好地发挥了高校专家的指导作用;北京市设立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单位,培养形成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上海市中小学推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关怀生命;河北省石家庄市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城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带动村镇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天津市河西区充分发挥示范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完善校际合作机制建设。
在此次会议上,原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更名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并进行换届重聘。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向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为了更好地发挥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明确职责,与会代表们讨论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组成和职责(讨论稿)》。该讨论稿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是在教育部领导下,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评价的专家组织。其组成人选从教育部在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咨询和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中聘任。其职责主要是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开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方案,对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评估;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交流活动,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并加以推广;指导各地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建设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她谈到,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强调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应蕴含在各学科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施行。
陈小娅副部长指出,新时期随着社会转型,出现了一批特殊儿童群体,如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独生子女等等。不同群体的青少年可能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独生子女的家长可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更加注重子女的文化教育,而忽视其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犯罪问题、网恋问题现在都比较突出,需要引起注意。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迫在眉睫。
陈小娅副部长还认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需要专业化的指导,因此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是及时的、必须的。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在农村教师培训方面,远程教育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光盘播放,使一大批农村教师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她提醒,在加快、加强、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尊重规律,符合规范。
此外,陈小娅副部长还提到,在以后重大教育政策制定中,要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身心的成长规律。同时,各省要因地制宜开展创造性工作,注意区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专家的咨询指导工作要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分类指导。
之后,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崇德教授作了题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工作汇报》的讲话。在《工作汇报》中,林教授充分肯定了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十年的工作成果,并谈到了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今后的工作计划。他提出,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理念是:“做教育部需要我们做的事情,教育部需要做的事情我们把它做好!” 该委员会将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调研、评估、科研鉴定、学术交流、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建设等工作,为教育部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提出建议。相信在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的指导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刘华山教授、申继亮教授分别代表专家组和实验区组作了发言。刘华山教授指出,应当通过主动争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强部门协调,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在工作希望中,他谈到,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大纲要及早动手编制,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工具要着手编制,要做好经验审查和推广工作,做好培训工作,要做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利益现状的调查,要关心教师的进修和专业化发展。
申继亮教授在发言中谈到,实验区领导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了很多工作。但也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惑,如政策的支持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与评估问题等。在希望和建议中,申教授提出要加强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制定阶段性执行计划,要规范师资培训工作和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等。
会议由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办公室主任、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高洪主持。高洪副司长认真听取了各方发言后,将大会成果总结为以下四点:第一,大会总结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各方所做的工作。第二,在贯彻十七大精神,依据时代特点,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达成共识。第三,大会充分分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工作中面临的问题。第四,大会讨论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组成和职责(讨论稿)》。高副司长说,在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具情感、最温暖的教育。
此次会议,不仅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山东、四川、陕西、辽宁、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江苏省教育厅也选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办公室副主任、基础教育司校外教育处处长吕同舟,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办公室副主任、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于长学,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副处长朱东斌,基础教育司校外教育处副处长张东燕也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