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资料
黄明(化名),女,小学三年级学生。主诉上课精力不集中,目光总是想死死地盯着一个地方,很少举手问问题或回答问题,对学习毫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与合作性不强。经了解,黄明4岁时父母就离异,抛下黄明后各自成家,她只能和年迈的奶奶一块生活。她常常独来独往,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二、问题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种家庭的变故对于黄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为她还处于成长和发育阶段,生活的阅历还相当贫乏,自我调整能力较差。父母离异,无疑给她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不健全的爱使她对社会认识有了偏差,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2.环境因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班里的同学看到衣冠不整、手脸不干净的黄明,都不愿主动找她玩,也不怎么关注她。黄明由此认为人情冷漠,从此不愿与人来往,在人面前表现得畏畏缩缩,用消极退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灵。
3.心理因素
由于认识的偏差,黄明害怕别人耻笑,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既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封闭自己。她认为别人有父母的爱,自己没有;别人有温暖的家,自己没有;别人有零花钱,自己没有;别人能引起他人的关注,自己不能……“事事不如人”的心理压力使她封存的情感得不到外泄,忧郁与自卑占据了整个心灵。
三、辅导策略与辅导过程
0Ft5OHb4KLPK+vH0rHLbgA== 1.形成和谐关系,建立责任感
建立和谐咨访关系,引导她尽情倾诉心中的忧愁。她刚到咨询室时,低着头很少说话,也不敢正眼看我。凭着职业的敏感,我看出这是胆怯与自卑心理在支配着她。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让她信任我。
师:(关切地)黄明,老师看出你很孤独。
生:(犹豫地点了一下头)
师:黄明,我觉得你非常坚强,父母不在身边还能坚持上学,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的话引起了她的情感共鸣,她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面颊流下来,我递过手帕看着黄明,用心等待着这特殊的宣泄。她轻声地哭了一会儿,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师:(鼓励地)黄明,你要面对现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生:(感激地看了我一眼)王老师,我能把想说的写成日记给你看吗?
在谈话中,我用心去接近那颗受伤的心灵,用心去感受黄明的痛苦心情。黄明也感觉找到了理解她的人,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便渐渐拉近,初步建立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黄明第二天就把她的日记本(是用写过的练习本背面当日记本)递给我,并嘱咐我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伸出手和她拉勾“一言为定”。我深深地被幸福感包围着,因为我在第一次谈话中就取得了一个“冰封”的孩子的信任。她每篇日记都是寥寥数语,稚嫩的语言中充满了痛苦、召唤。看到她的内心表白,我确立了下一步辅导策略。
2.重建认知结构,培养责任感
经过第一次的咨询后,我感觉到黄明的认知有偏差,又通过对其日记的剖析,进一步看出她忧郁与自卑的真正原因是:认为一切都是父母之过。确立问题的焦点后,我又一次走近她。
师:黄明,父母常来看你吗?
生:(干脆地)爸爸常来看,但我感到他们不爱我。
师:其实,他们也有难处。你不是说爸爸喝酒后抱着你痛哭吗?其实他们也是爱你的。
生:(沉默不语)
师:父亲对你有期望吗?
生:希望我成才,希望我听话。
师:事实上,你有没有实现或按父亲的意愿去做?(引导她重新反思自己的认识)
生:其实我以前根本没想这么多。(使她认识到自己的偏激)
……
通过倾听黄明的述说,我引导其意识到父母的爱,学着去了解父母的不易,转变其偏激的错误认知,帮助她摆脱痛苦,找回生活的信心与勇气。在这一阶段的咨询中,我通过重建其认识结构,引导其用学习及责任心取代不良情绪。
3.体验集体温暖,强化自信心
经过第二次咨询,黄明的学习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学习中,她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加,上课偶尔有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的现象。心理学家认为,当人独处时,心理活动就会转向自我,心理活动的范围和内容会变得少而窄,容易走向片面。因此,我想让黄明在集体中体验温暖、快乐与成功,在交往中获得尊重、理解和自信。我有意安排班上的同学邀黄明参与活动,开始一段时间她不愿参与,只是站在伙伴旁边看,经过同学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渐渐地她能主动加入到同学们的活动中,露出了更多的微笑。在师生的关爱中,她逐渐摆脱了忧郁、脆弱和自卑。在以后的多次谈话中,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希望。
生:王老师,近来我感觉好多了,我觉得我并不比别人差。
师:老师真为你高兴。
生:开始我不想和同学们玩,是怕别人耻笑我。后来才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
四、辅导效果反馈
1.黄明对学习的态度从敷衍了事转变到精力集中、自主探究,并能认真地独立完成作业。
2. 黄明的自卑心理在咨询过程中得以摆脱,自信心随之树立了起来,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3.责任感有所增强。黄明在流泪、倾诉与参与活动后,明白了人应该有责任感。她学会了对自己负责,对奶奶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老师和同学负责。
五、反思
1.对于有严重自卑心理的学生,在转化过程中需要全员的关注,比如教师可以有意扩大其优点,多鼓励少批评;同学要多支持少歧视。这样多方面的帮助和关爱相结合,有利于来访者尽快走出自卑心理,走向健康人生。
2.在咨询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咨询方法,如 “认知行为疗法”与“激励法”、“个人中心疗法”等相结合。
3.解除痛苦并不是心理咨询的终结,在解除痛苦时,辅导教师应找准症结,激发来访者自身的积极因素,使来访者在转化的过程中获得能量,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第四小学。电邮:sxwy950428@126.com)
编辑/舒 娟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