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大灾难在给人们生命和躯体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给人们心理、精神造成严重损伤,引起社会心理的巨大震荡,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和社会问题。本文阐明开展灾难心理救援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救援的主要对策,以期灾后能迅速实施心理救援,减少灾民的心理痛苦,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关键词:灾后心理危机;灾难心理救援;意义;对策
四川汶川大地震又一次引发了我们对灾难的研究与思考。
灾难是指自然发生或人为产生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有关研究表明,重大灾难在给人们生命和躯体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给人们心理、精神造成严重损伤,引起社会心理的巨大震荡,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和社会问题。
灾后救助人们想到的大多是物资救援和卫生防疫等物质层面的工作,对于灾难给人们精神上、心灵上带来的创伤问题往往被忽视。如何对灾民进行有效的心理救援,减少灾民的心理痛苦,恢复社会秩序,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一、灾难对人身心的负面影响
面对灾难的不可预知性、不可抗拒性及其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当个体原有处理问题的方式及支持系统难以应对时,会出现心理失衡、心灵创伤等问题,还可能会出现因不堪心理重负而自杀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和良好的心理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明显增高,导致心理失衡与解体,出现“灾后心理危机”。灾害社会调查表明,灾后人们心理反应最为明显的是悲伤、恐惧、忧愁和庆幸生存。其他心理反应按强烈程度依次是心慌意乱、愤恨、痛不欲生等。
灾后心理危机不但危害程度大,而且波及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可以说,每一个见证灾难的人都会受到影响。灾难幸存者及其亲友、搜救者、照顾者和目击者等直接面对和接近灾难的人都会受到影响。而那些间接触及灾难的普通民众虽然与灾难没有直接联系,他们也会体验到哀痛、悲伤、焦虑、愤怒等破坏情绪的感受,这些情绪体验与心理反应一般会持续数天到数星期,甚至数月、数年乃至终生。灾难这样剧烈的刺激对人的心理冲击不仅表现为急性的心理反应,还可能造成长期的心理影响和深层的信念波动。
由加拿大医生Hans Selye等人提出的应激理论对于理解灾难对人身心的影响很有帮助。应激指的是由令人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所唤起的生理、心理反应。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调动机体能量,抵抗外来压力,但若恐慌紧张过度,导致过强或持续的应激反应,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则会引起人体生物化学保护机制的溃退,导致心理失衡与解体,出现“应激适应综合症”, 典型的如急性应激心理障碍和“应激后创伤障碍”(PTSD)。
二、开展灾难心理救援的重要意义
及时为受灾人群提供心理救援,已经成为救灾的一项重要内容。
“灾难心理救援”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组织的以心理专家、医学专家为骨干的专业心理救助队伍,针对灾后灾民的实际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医学等相关知识,对存在心理危机的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缓解因灾难或伤害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对心理受到严重创伤者进行个体心理救援和救助工作。
(一)灾后心理救援对抚平灾民心理创伤有重要作用
面对灾后心理危机,除了一部分人能有效地将精神创伤进行整合、认知,得以恢复正常心态之外,大部分受难者是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这种危机的。而且大部分人也不会去寻求这方面的帮助。因此,对灾后心理危机进行主动积极的干预、疏导和救治,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顺利渡过危机是非常必要的。
在社会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机制这一系统中,心理学是大有可为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和认知评价一样都是压力事件影响个体情绪过程的中介变量。在灾难面前,既需要每个人调整心态,战胜恐惧,积极应对,更需要全社会紧急动员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心理学上,把人们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提高适应能力的各种影响称作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包括物质帮助、信息提供、情感关爱等。这种支持可以来自家庭、亲友、同事、组织、媒体和政府,也可以来自慈善团体和专业的心理援助(psychological assistance)机构。汶川地震后,温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也使受灾群众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温暖和关爱。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心理救援即以提供社会支持,把帮助救援对象调整心态作为重点,改变幸存者、受难者家属等人对灾难的看法,使之消除灾难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二)灾难心理救援对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灾难往往会引起全社会的恐慌,灾难的突发性、破坏性,往往造成信息不畅,在人们心理上造成了不确定性,而在对一件事物不确定、缺乏正确认识时,人们的想像、猜测往往会代替事实,从而造成心理上的过度恐慌。因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指责人们的恐慌,而是面对恐慌时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当社会发生突发事件时,积极的心理救援对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惧,平息灾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心理救援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现状,提高其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尽快应对新的环境起到促进作用。“9.11”事件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极度恐慌,为了让民众消除恐惧心理,使他们能理性和冷静地对待这一突发事件,美国各级心理机构迅速行动起来,实施心理干预,这对于平息危机,恢复社会生活秩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事实证明,心理救援通过对存在心理危机的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主要通过提供更多社会支持和改变受灾者认知水平的方式,在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9.11”事件、我国克拉玛依大火、张北地震、大连“5.7”空难后都有心理卫生工作者开展心理救援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灾难心理救援的内容及实施对策
(一) 灾难心理救援的内容
灾难心理救援工作包括普遍性宣传疏导和现场心理救援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降低受灾群众的恐惧心理
由于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和缺少信息支持,受灾群众通常会有恐惧心理。因此,除了积极的救援外,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布告等),迅速发布有关灾情的权威信息,以阻止相关谣言的传播,降低受灾群众心理恐慌的程度。
2.消除群众的孤独感
大规模的灾难(如地震),导致很多受灾群众孤单地滞留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境况下,其社会支持系统遭到彻底的破坏。救援人员要利用与受灾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向他们传达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鼓励他们克服和战胜困难。
3.给受灾群众以希望
心理学家认为,希望是人类所有情绪中最重要的一种。在灾区,人们常常会感到希望非常渺茫,因而产生严重的无助感和绝望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受灾群众看到希望,能够坚定他们战胜威胁的信念,形成乐观的态度和发展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感,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对待灾难。
4.鼓励受灾群体相互支持
同是天涯沦落人,受灾群众在语言、文化习俗和受灾程度上的共同性,使他们不仅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而且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从而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增强共渡难关的信心。救援人员特别是社区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将熟识、受灾程度相似的受灾群众组织在一起,对他们进行适当的个别和集体指导,是现场心理救援的有效措施之一。
5.建立现场心理救援机构
对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情绪和行为失控的受灾群众,应创造条件,将他们转移到现场心理救援所或类似的机构,给予相应的专业处理,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药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出现严重急性心理应激的受灾群众转移到后方,接受强化治疗。根据心理救援对象的受损程度,对心理挫伤最重的遇难者家属和当事人应该做专门的一对一的心理救援;对灾区一般民众可利用集中讲课或设立流动心理救援站等模式。
总之,心理救援应根据受灾者心理受损的程度分层次进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二)灾难心理救援的实施对策
1.建立健全灾难心理救援制度
建立健全灾后心理救援制度是做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根本保证。资料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保灾后精神卫生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建立、健全灾后精神卫生救援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2.加强对灾难心理救援的心理学研究
对灾后伤员及早进行心理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舒缓伤员的不良情绪,减轻应激损害。心理救援能否做到及时有效,对灾难心理救援的研究至关重要。国家要加强对民众灾难心理调适的研究,在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和医学院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增加心理救援的相关内容。
3.认真遴选灾难心理救援工作者
灾难心理救援工作组应是一支以心理专家、精神科医生、护士为骨干的专业心理救助队伍。在心理医生不够的情况下,可选取灾区教师或干部、志愿者等素质较高的人群由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短期心理救援技能培训,然后让他们协助心理救援组进行工作,扩大心理救援的范围。前者负责灾难现场的心理救援工作,后者进行普遍性的宣传疏导工作。美国国立PTSD研究中心(1998)指出,灾难救援工作者应具备5种特征:富有冒险精神,善于交往,乐于助人,冷静整体把握能力及对治疗的敏感。国外的经验表明,从事这种具有挑战性且回馈很大的工作,除了利他主义和乐于助人的真诚渴望之外,还要考虑其人格特质和社交技巧。
4.心理救援应长期进行
灾难心理救援是一项复杂的、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基于灾难心理危机持续的时间长,所以灾难心理卫生研究工作不但要进行短期的研究,还应进行连续性的跟踪调查,以掌握受灾者的整个心理变化的历程。灾难应急期之后,心理救援工作并未结束,某种程度上可能更需要。心理救援工作者撤离前仍然需要对灾民做足够的心理评估,及时对已救援过的群众进行回访,与心理受伤较重的灾民建立沟通渠道,同时应努力培训当地素质较高的志愿者长期地为他们提供心理援助。
参考文献:
[1]王加微. 行为科学(M). 浙江教育出版杜,1986
[2]郑日昌. 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5)28~31
[3]钱铭怡.美国重大灾难及危机的国家心理卫生服务系统[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6)395~397
[4] 刘时勇. 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 2003,(1) . 36~37
[5] 汪向东,赵丞智,新福尚隆,张富,范启亮,吕秋云. 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 28~3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