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

2008-12-29 00:00:00老士清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5期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刚入学的小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需要慢慢适应,很多方面都需要教师的指导,而倾听习惯的培养在低年级尤为重要。所以,培养低年级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对教师来讲责任重大。学生只有会听,才能去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动、好奇心强、爱随便讲话、好胜心强、爱模仿等特点,教师要采用适合他们的方法,以促进孩子认真听讲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生;听讲习惯;训练;培养
  
  每年秋季,新学年伊始,都会有许多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背着新书包走进学校,开始充实愉快而又漫长艰苦的学习生涯。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学习内容本身比较简单,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来说,都会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尤其是认真倾听的习惯,这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那么,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呢?以下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提出要求,严格训练
  
  一年级学生好似一张白纸,可以绘出最美的图画来。而怎样才能把这一群坐立不安的、好奇心很强的、随时都会搞小动作的小家伙们吸引到你的课堂上,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呢?这就需要教师控制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保持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孩子体验到自己在学习知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而要控制孩子的注意力,就必须向他们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详细讲解,说明理由,举出正反两方面的实例,使学生明白,要想获得最佳发展,就必须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基本要求:上课时身体要坐正,双脚踏地,双手扶桌,两眼看老师,要讲话先举手。
  有了明确的要求是第一步,注重的是严格的训练。刚入学时,配合学校的低年段德育目标,教师要利用上课时间集中训练。训练时抓住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可先给学生做示范,然后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一做,并逐一检查,及时肯定。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直到每个学生都达标了才告结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早自习、古诗背诵的时间进行巩固性的训练,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出认真听讲的态度,之后,教师再向学生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上课时,注意力要集中于教师的授课内容,思路要紧随教师,专心听讲,不想其他事,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积极举手发言。有了积极听讲的状态,再加上切实可行的方法,小学生们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会逐渐养成。但是,还有部分同学反复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必须反复训练,持之以恒,并采用多种方式,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二、展开竞赛,树立榜样
  
  “初生牛犊不怕虎”。抓住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环节,适当地开展一些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积极性。这一类竞赛,有时出于教师的一句话,如“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做得好,就请哪一组的同学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单轨火车、双轨火车、翻山火车轮番上阵,同学们眼、耳、手、口、脑一起开动,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下课之前,给这节课中认真听讲的同学印上一朵小红花,发一张认真听讲小明星奖状。另外,班级可以开展每天评一次认真听讲小明星、每周评一次毅力小明星、每月评一次认真听讲示范生的活动,并把评选的结果公布在班报上,为全班同学树立榜样。这种正面的引导也会给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开展竞赛,经常给学生树立榜样,对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意义重大。
  
  三、家校配合,锻炼意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行动一致,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在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教师就要向家长讲清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益处,指导家长如何与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认真、专心的习惯。如:有些孩子在看电视时,总喜欢一边看、一边学着电视节目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有时还在沙发上蹦来蹦去的。此时,家长不能大意更不能高兴,误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活泼、好动,而要引导孩子看电视时应坐着不动,认真地看,仔细地听。待节目看完了,再让他们模仿电视节目中的人物的动作、语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真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记忆等多方面的能力。再如:一些好动、坐不住的孩子,在校教师已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因缺乏意志力,使他们不能尽快地形成好的听讲习惯。因此,回到家后,家长可引导孩子坐军姿,时间可酌情增减,要鼓励孩子坚持,及时肯定。这样,对学生意志力的锻炼与对学生的行为训练结合起来,与家长配合,便可保证训练的一体化和一致性,对学生认真听讲习惯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
  
  四、精心设计,语言激励
  
  在低年级孩子坚持认真听讲的时间上,个体间存在着差异。让学生形成认真听讲的习惯,训练是根基,是桥梁。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情打动学生,以语言激励学生,以训练吸引学生,则是使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的源泉。教师具有吸引力的语言可使学生尽快产生愉悦的情感,教师激励的语言可使学生精神振作、劲头十足,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可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如教学《早操》一文,我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随着悠扬的笛声响起,一幅清晨的美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快乐的小鸟在蓝天白云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肥嘟嘟的虫儿在青草红花间慢慢地爬行,可爱的小朋友们在操场上认真地做早操,真美呀!学生们睁大眼睛认真地看,竖着耳朵认真地听,我相信,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
  在教学《水乡歌》一文时,我查找了很多优美的水乡图,并学唱了水乡歌。上课伊始,我便让孩子欣赏着水乡的风貌,孩子们边看边赞美,随即我动情地唱起了水乡歌:“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孩子们也全情投入,为我拍手打节奏。看到孩子们认真的听讲状态,我及时地表扬他们,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孩子们积极性很高。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认真投入,教师必须先进入角色,在深刻钻研教材后,将无声的文字,通过教师丰富的感情、激励的语言和绘声绘色的朗读,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再现动人的情节,以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引起他们感情的共鸣,为学生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奠定基础。
  总之,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孩子的认真听讲的习惯非常重要,好的听讲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从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支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
  [2]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6.
  [3][苏]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