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008-12-29 00:00:00冷剑丽
世界教育信息 2008年3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中小学纷纷在教室里安装了监视器。管理者坐在办公室里,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可对任意一间教室进行监控、监听。这一方面便于管理学生,如监看上课纪律、考试情况;另一方面便于管理教师,如监控教师上课情况,了解教师执教态度、特点、优缺点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监视器无疑是管理者的好帮手,教室里的“第三只眼”。它的使用是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学校进行管理的一种新尝试。然而,这种高科技的出现,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甚至让一些学校官司缠身。如2004年上海市某高级中学2003届毕业生状告学校侵犯其隐私权,该案件先后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和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起因就是学校通过监视器发现该生有“不良行为”,从而将其录像并公开播放。另外,在许多学校,用监视器监视上课情况也引起了学生和教师的反感,各地报刊新闻对此的报道也屡见不鲜。虽然如此,监视器的运用似乎并未收敛,还大有燎原之势。下至幼儿园,上至高校,都纷纷效仿,而监视器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宽,从主要用于考务管理转向日常管理,从监视学生为主到监控教师教学。
  前不久,某高校就在暑假期间花大笔资金为校内所有教室安上“第三只眼”,以便开学后用于教学监控。此眼颇具功效,于开学第一堂课就抓了个典型,“逮捕”了一名教“英语视听说”的教师。原来监视者通过“第三只眼”发现这位教师在课堂上多次播放光碟“走遍美国”,且在播放期间一言不发,没有履行“讲课”的职责。于是通知系主任,系主任又通知这位老师的直接领导对其批评指正。后一打听,原来学校还有与监视器配套的“潜规则”,即“不准上课放碟,不准占用上课时间进行学生练习,不准教师坐着讲课,不能讲与课堂内容无关或有损学校声誉的话题……”。揣摸管理者的心理,这些违反“潜规则”的行为本来是很难查到的,即便是亲自去教室听课,教师也会因听课者的到来而有所不为。但一有了监视器,教师每时每刻都得谨小慎微,严格遵守教学要求。这么一来,教学管理上了一个台阶,当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用辩证的眼光来看,这一想法也并非全错,毕竟加强教学监控确实能防止部分教师上课不负责,同时大大方便了观摩教学的进行。但是,和其他许多事情一样,用监视器监控教师上课也有个“价值取向”问题。直观看来,此举主要是为管理者监督教师提供便利,但依此断言安装监视器就是为了管理者和学校,恐怕他们不会接受,甚至会反诘:进行教学监控不正是为了督促教师改善教学吗,这对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呀?现实生活中多见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悖的现象,例如某些家长采取粗暴方式管教孩子,没有哪个不是为了孩子好,但客观上却易造成孩子逆反心理以及人格发育、智力发育的障碍。不能怀疑学校安装监视器的初始动机确实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为”的动机和“为”的效果是否就是一致的?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总想以控制教师来达到管理的目的,才会采取监视器的方式来制约教师的言行。那么,假如有一天有了监视或控制意识的仪器,我们是不是连教师的思想都要监视和控制呢?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监视教学就能提高教学质量?非也!
  首先,监视者通常是学校的行政人员,对于教学工作并不一定精通,而且即便是专家,也不可能对校内各种课程都懂,因此这种监视只能按学校既定条款来套用,这就能理解前面那所高校为何会制定出一系列“潜规则”以及闹出上课“只放碟”的误会。很显然,这种潜规则不可能适用于任何教学情景,而教师为了符合这种潜规则不得不缩小自己的创造空间。
  其次,由于校内同时上课的教师很多,除了针对性的观摩教学外,一般性的教学监控都是采取浏览式监视,一个教室看几分钟,相对教师整体性的课堂设计,这种浏览式的一瞥就难免会断章取义,很难对教师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同时,教师为了避免这种误会,就尽量避免在课堂上出现“误会情景”,这再一次影响了教师教学设计的自由发挥。
  再次,由于管理者通过监视器可以随时监视,无形中扩大了管理者的管理权,教师的权利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课堂上,教师该说的不敢说了,不敢批评学生了,甚至连开玩笑、说俏皮话也有顾虑了。这种程式化的监视从一定程度上捆绑住了教师的手脚,极大地伤害了教师的创造性。不仅给教师增加了压力,也使他们感觉到强烈的不被信任,限制教与学的顺利进行,长此以往,损害的还是教育事业本身。
  课堂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教师看似重复性的工作,其中的创新才是工作效益的灵魂。而发挥一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信任是首要的。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相对自由的思想空间和行为空间。学校花大笔资金安装的高科技,追求的不应是强压下的循规蹈矩,而应是真正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有帮助的“武器装备”。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前面那所高校,与其花大笔资金安装监视器相对应,却是多种基本教学设备的缺失:多媒体设备陈旧,多数教室里的多媒体展示看不清楚;学校大班现象严重,公共课尤其是选修课一个教室100~200人是家常便饭,但却没有话筒,有的教室虽配有话筒,但也因陈旧而效果不佳;教学楼里不设教师休息室……这不仅让我们怀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到底是提高还是为难?是督促还是监视?是帮助还是怀疑?与其安装监视器去控制教师,不如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与其让教师在监控的环境下自觉,不如让教师在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中主动。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管理的真谛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只有建立在充分信任和尊重上的管理,才能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唤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创新精神。不要动不动就监视,关键要多一点关怀、多一点信任,给教师以宽松成长的环境,从而真正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重庆通信学院人文教研室)
  (本文不代表本刊观点)
  责任编辑 石 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