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外语教育现状

2008-12-29 00:00:00彭永清
世界教育信息 2008年4期


  受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地掀起了以英语为“国际语言”的教育热潮。而英、美等国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也同样表现出了很大的外语学习热情。以下是一些国家外语教育的具体状况。
  
  英国:政府担心外语“低能者”
  
  据欧洲委员会2001年的调查显示,英国65.9%的居民都是只能讲母语的“外语低能者”。基于“尽早熟练掌握外语有益于民”的原则,英国政府于2004年出台方针,希望在2010年前让所有7~11岁的小学生都接受外语教育。但是,在2004年中学毕业考试中,由于外语从必修科目中被剔除,因此,11~18岁的中学生学习外语的人数剧减。
  据2005年的调查,有34%的学校把外语作为必修课,在公立学校中,这个比例则更少,只占26%。英国政府在2006年年底发布了一项新的方针,要让至少半数以上的16岁以下孩子接受外语教育。这项新方针已经开始实施。
  成年人主要是在当地举办的语言学校里学习外语。据欧洲调查委员会2005年对英格兰69个地区的调查显示,约有9.7万人在学习36门外语,较受欢迎的是西班牙语、法语和意大利语。至于学习动机,有74%的人回答,“因为要去外国度假”,有46%的人回答“要买外国的房地产”。为了在年老之后有个温暖的生活之所去学习外语的成年人也似乎不少。
  
  美国:以外语教育促进安全
  
  在美国,虽然面向移民的英语教育体系很完备,但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公民对学习外语热情并不高。不过,由于美国已经启动了以保障国家安全为目的的外语教育国家计划,因此外语教育的状况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美国民间团体1997年的统计表明,31%的小学生和81%的中学生都在学校学习外语。学外语的小学生比例比1987年增加了约10%,但中学生比例却减少了2%。这反映出拉丁美洲移民增加的倾向。在这些拉美移民学生中,79%的小学生和93%的中学生选择学习西班牙语,其次是选择学习法语、德语和日语。
  但是,自从“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提出“与世界各地区的相互理解不够威胁到了国家安全”,于2006年1月提出“国家安全保障主动权”的规定:自2007年起,要增大以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为对象的外语教育。政府还计划到2009年前培养出精通阿拉伯语、汉语和波斯语等外语专家共2 000人。
  
  法国:大学和高中受欢迎
  
  法国也有高达96.3%的大学生和99.5%的高中生学习英语。法语曾经在以法语为主要语言的许多国家畅通无阻,而现在法国出现的英语热是随着美国的强大和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
  对于法国人来说,英语的语法是让他们感到头痛的事。学习英语因是否“关心外国”而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态度。
  在法国,较受欢迎的另一种外语是西班牙语。由于同属拉丁语系,西班牙语掌握起来很容易,而且在拉丁美洲,它还是通用语言,实用性也很强。再次是德语。从二战结束到欧盟创建的这段时期,虽然德国“作为欧洲两大引擎”之一的地位使得德语热一度高涨,但是由于现在逐渐被英语所代替,德语的使用率在渐渐减少。意大利语、汉语和日语也在法国颇受欢迎。现在,汉语的影响力在增大,日语的影响力也未减小。
  在巴黎市内,约有300家私立外语学校。由于法国大学的学费较便宜,大学生一般都不到私立外语学校去学习外语。因此,这些私立外语学校大多是面向公司职员开设的。
  
  俄罗斯:花大价钱提高外语能力
  
  与其他国家一样,英语在俄罗斯受到绝对重视,其次是德语和法语。
  俄罗斯虽然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进行英语教育,不过也有一些大学附属学校和私立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英语教育。在大学录取考试中,英语的难度比前苏联时代高得多。家长们更关心孩子的升学,因而也更热心为孩子请英语家教来帮孩子应对英语考试,并不太愿意让自己快高考的孩子到私立外语学校去学外语。
  研究生或教师在莫斯科担任英语家教,每两小时的授课报酬为20美元。如果是“精通入学试题”的大学教授当家教,每次授课的报酬就上涨到50美元,每周两次授课,一个月的收入就有400美元。而莫斯科市民的平均月收入大约为500美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提高外语能力得靠金钱。在外语教育上,也许存在着拜金主义现象。
  伊朗:阿拉伯语失宠?
  虽然伊朗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但由于它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因此该国从小学开始就要求学生用阿拉伯语来学习圣典《古兰经》。
  进入中学以后,作为第二外语的阿拉伯语成为必修课,第三外国语则由学生从英语、德语和法语三种外语中自主选择其中一门。
  伊朗教育部门称,大多数学生会选修英语。英语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阿拉伯语。学生说,阿拉伯语只在读《可兰经》时才会用到,而学习英语可以欣赏西方电影和音乐。但是,学校在进行英语教育时以语法和理解为主,在教育质量上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一些富裕的家庭会自己花钱让孩子到英语学校去学习。
  日本:小学英语必修化
  在亚洲29个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在低于托福考试平均水平的国家中排第二位。2003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培育能说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2006年3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外语专业部门会议商讨了要求将英语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必修课的报告,并于当年对外语学习纲要进行了修改。
  据2006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虽然日本约有94%的公立小学都已经实施了英语教育,但小学6年级学生每年学习英语只有区区13.7个课时。而有一些学校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用英语进行外语教育。这种情况似乎反映了日本提倡小学英语必修化计划进行得有些混乱。报告同时还提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每周上一次外语课(每年为35课时),并以交流体验型教育为主。
  为了达到外语必修化的目标,日本2007年在关东地区新设了20~25所外语学校,对约450所学校的小学生进行英语会话教育。据主办者说,日本与亚洲其它国家相比,其外语热程度相对落后。
  (译自日本《每日新闻》2007-12-11,原文作者:山科武司、吉田弘之等)
  
  责任编辑 张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