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位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08-12-29 00:00:00肖志兴
世界教育信息 2008年5期


  [摘 要] 学位制度的好坏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美国的学位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步完善和成熟,文章主要是对美国学位制度的解析及其特点的研究。我国的学位制度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不尽如人意之处,美国学位制度的特点和经验对我国学位制度的改进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美国 学位制度 质量控制
  
  一、美国学位制度的解析
  学位制度是关于各级学位构成、学位代表的学历以及学位授予资格的系统规定。有学者强调学位制度是国家或高等学校为授予学位和保证学位质量以及对学位工作的有效管理制定的法令、规程或办法的总称。美国的学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受德国的影响较大,但它并没有照搬德国的做法,而是将德国的经验植于美国学位体系中,并在自身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注重制度的创新,从而使其具有美国特色。
  美国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借鉴德国教育模式发展建立起来的。1636年创建的哈佛学院(即现在的哈佛大学),对完成学院4年传统经典课程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1826年哈佛学院首次开设研究生课程。1859年密执安大学首次授予完成文科硕士学位计划的两位毕业生以硕士学位,这是美国大学最早正式设立现代研究生教育和硕士学位制度的标志。1861年耶鲁学院授予了美国历史上首批3个博士学位,标志着博士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在美国的产生。1876年霍普金斯·约翰斯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研究生院。1900年,由哈佛大学等14 所主要培养博士生的著名大学组成的美国大学联合会应运而生。该联合会的建立,对美国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标准化、正规化起到了关键作用。1933年普林斯顿大学设立高级研究院,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机会,这表明美国高等教育正式承认博士后研究。1961年成立的美国研究生院协会,标志着美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而走向成熟。
  美国的学位层次虽然名目繁多,但基本上分为四级。副学士学位,社区学院(2年)毕业授予;学士学位,大学本科(4 年)毕业授予;美国研究生学位教育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学术教育,相应的学院叫“Academic School (Graduate School)”,即传统上所说的研究生院,毕业生拿到的学位都是学术性的学位,拿到这些学位的硕士、博士们通常都留在大学或研究机构搞教学研究;另一种是职业教育,相应的学院叫做“Professional School”,培养各种应用型的职业人才,所授学位不同于学术性的硕士、博士学位,而是本行业认可的职业学位,也就是说,在这些学院中,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以后在该行业工作。有报道称,近期在美国所有的硕士学位中,专业学位的授予率高达84%。这显示出在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超过了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
  
  二、美国学位制度的特点
  1. 注重社会实际需求
  美国高等教育的学位设置及其培养目标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美国的高等教育所以能使国家的科技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很重要的一条经验。美国的学位制度指向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着眼于规范和促进高等教育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着眼于保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美国联邦政府采取提供资助和发展优秀大学的办法,使一些优秀大学获得资助,重点设置和发展那些对生产和科技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专业。目前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211”工程建设的策略。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近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重新调整后的专业,有利于较宽口径培养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保持和发展学科优势和特色,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
  2. 学位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科技的发展促使学科间不断分化,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美国高等教育开始摆脱原先的“博雅”教育模式,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增设专业学位,于是出现了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的分流,随后学位的层次、类型也逐渐多样化和灵活化。美国的学位结构总体分为四个层次: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然而不同层次又有进一步细分:硕士的学位被继续分化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博士学位又大体可分为研究型博士、专业型博士和跨学科型博士三种类型。即使同一学科和专业,也有不同的学位类型,例如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头衔就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教育学硕士、教育理科硕士、教育文科硕士、教学文科硕士等。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和规格人才的需求,在硕士和博士学位之间又出现了包括学术性的文科专家、理科专家和专业性的教育学专家、工程师学位等中间的学位。
  经过纵向和横向上的划分,美国的学位体系已日趋完善。美国的学位设置意图明显,即通过多样化的学位使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更具针对性,学校也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在研究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培养上有更好的权衡和把握,从而使培养过程更具灵活性。学位体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造就更富弹性的学制,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利于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学位相符合的学术水平或专业能力。
  3. 重视对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控制
  出于对学位制度的尊重,各国对研究生的录取仍然有一定要求,同样会举办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对学生进行一定遴选,在招生的过程中,这些国家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单纯地以入学考试成绩作为标准,本科期间的学业、参与社区活动的经历以及原先导师的评价都可能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经过筛选的学生也往往具备更为全面的能力。由于学位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衡量个人的学术水平和选拔优秀的人才,因此相较于研究生的录取工作,各国大学更加关注学生攻读学位的过程和最终的学位获得。
  复杂多样的学位结构体系带来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更有效地保证不同类型学生能够出类拔萃。教学和科研相结合,重视课程学习以及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教育等都成为国外大学最为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教学计划要求是:在研究生教学计划中要列出参加科研工作的领域,研究生经导师批准提出研究题目和立项;在研究生整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