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语

2008-12-29 00:00:00雷丽颖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8年6期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种天下第一的轻功。名曰“凌波微步”,虽然这武功纯属小说家言。然而只要看书的是个中国人。只凭“凌波微步”这名称,就能够想象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轻盈美妙如仙似幻的身姿步态。
  所谓“凌波微步”,其实出典于《洛神赋》,才高八斗的曹植在自己的这千古名篇中形容洛水女神宓妃在水波之上轻步缓行的姿态是:“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凌波”一词自问世以来,就毋庸置疑地成了形容美人的绝佳词汇。中国自古以来将美人与名花相提并论,而能与这凌波微步的美人相比拟的名花,在国人的心目中则莫过于水仙。
  水仙依清水而生,叶片修长碧绿欲滴。花朵洁白花蕊嫩黄,开放时香气四溢,姿态亭亭玉立,宛然水中仙子,北宋黄庭坚就曾以凌波之句吟咏好友王充道所赠的水仙花: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黄庭坚作此诗时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101年,由诗可见,那时的水仙花就已经成为名士官贵之间互相馈赠的雅致礼品。更足见它在中国的栽培历史之久之盛。
  从可见的文字来看,水仙为国人所熟悉栽培。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与中国的许多名花相同,水仙不但花容可赏。还有解毒消炎的药效。几乎从出现在世人生活中的那一刻起,它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宋朝。那是一个崇尚清雅质朴之风的王朝,水仙以其凭水而生的纯洁恬静而被推崇。传世的宋朝名画中有一幅《花篮图》。出自名盛一时的皇家画院画家李嵩之手。那只花篮中就有一大簇白瓣黄蕊的水仙。这也足证水仙在宋朝人心目中的地位。
  如今的水仙,已经成为国人春节时必不可少的年花品种。腊月时分。一盆浓香素颜的水仙置于室内几上。似乎给寒冷的季节增添了别样的春意。
  水仙得人喜爱,也就因此有了许多的别名:雅蒜、雅客、玉清、天葱、金盏银台GKpcl5pSlYCxuCIJp0yflA==、玉玲珑、姚女花、玉霄、玉芽、俪兰……在这每一个别名的背后。都有流传久远的来历传说。
  只是,随着近百年来的崇洋风气,关于水仙的来历,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多半却只知道一个关于自恋症的说法。
  这故事来自古希腊神话。说的是河神之子拿西索斯是天下第一的美男子,无数人间神界的少女都为他动情,然而他对她们异常冷漠,于是报应女神决定惩罚他,让他迷恋上了自己在湖水中的倒影,对这个虚幻的影子痴心一片、废寝忘食,终日枯守在湖边。于是。拿西索斯就这样守在湖边郁郁而终了。他死去以后,怜悯他的爱神将他化为一株水仙花,永远生长在湖水旁边。从此。水仙花也就成了自恋症的代名词。
  还有另一种叫风信子的花,现在也往往被误称为西洋水仙。风信子的来历也有一个古希腊神话。这神话也同样贯彻了西方诸神草菅人命的暴力作风。说的是宙斯的外孙海辛瑟斯与太阳神阿波罗非常要好,引起了西风神泽费罗斯的妒忌。这位西风神就在阿波罗掷铁饼的时候暗中施法,让铁饼改变轨迹砸中了海辛瑟斯的额头。不幸的海辛瑟斯就此丧命,化成了一株风信子。
  风信子当然不是西洋水仙。风信子的学名是Hyacinthus,西洋水仙的学名则是Narcissus。
  风信子与西洋水仙之间不能画等号,而拿西索斯所化的自恋症西洋水仙。更是绝对不能与娇艳温柔的中国水仙之间画等号的。它既没有中国水仙沁人的异香,更与清水凌波无缘。是一定要种在肥沃的泥土中的。这一点它还不如风信子。那倒是个可以用清水养活的。
  更重要的是,西洋水仙既然自恋。就绝不会像中国水仙那样花朵成簇相伴,而是每枝只生一朵独花孤芳自赏。将它的自恋症贯彻到底。
  与西方的传说相比较之下。中国水仙的传说故事就要温婉得多了。说的是上古时期的舜帝逝于路途。他的妻子娥皇与女英姐妹在湘江殉情而死。天帝怜悯她们的痴情,便让她们做了湘水之神。于是世人经常看见姐妹俩的身影在湘江浩渺的烟波中若隐若现,踏波而行。若干年后,国人将十二名花分属十二月时,又想起了娥皇女英姐妹,便让她们做了司掌腊月之花水仙的花神。
  娥皇女英不但姐妹情深。而且忠贞不渝,中国水仙的花语当然也就是想念、团圆。这也与西洋水仙自恋的花语大异其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实在不可谓不大。
  儒家文化的浸润。使国人以物寄情。总是喜爱有灵性有品质的花木山石,水仙就是其中之一。它对生活的环境要求简单,不过些许清水阳光,就能生长,虽然花香四溢,却又花颜素净不事张扬。恰与东方含蓄之美相符,华夏名花自然少不了它的席位。
  
  编辑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