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是,给自己三分钟

2008-12-29 00:00:00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8年6期


  案例一:一场足球赛引起的争端
  龙飞所在的理一班与松江中学校队进行一场校际足球比赛。赛场上,因为做裁判的同学不专业,对方队员禁区故意绊人,裁判没有判点球。这下子可把龙飞气翻了。他砰地把球踢到场外,走到当裁判的同学身边大声嚷:你究竟懂不懂足球?有能耐去中超当黑哨啊!
  对方队员上来劝架,龙飞更是觉得裁判有意偏袒。推搡着对方同学说:有黑哨护着你们,你们就牛啊,看哥们儿怎么赢你!
  比赛正在胶着状态,对方队员也火气正盛,哪容得下龙飞这样的挑衅。于是,一场小比赛,最后演变成了两个班级之间的群架。龙飞及参与打架的同学都受到了学校的记过处分。再路过足球场时,龙飞的心里五味陈杂。凭自己班的实力,就算那个球不吹。也是可以赢的。可是现在呢,因为自己的一时愤怒,丢了比赛不说。还丢了人。
  
  案例二:一节语言课上的言语争执
  学《祝福》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提出了个问题:祥林嫂改嫁时。为什么不愿意,要用头撞墙呢?
  同学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因为祥林嫂受封建思想一女不嫁二夫的影响:因为祥林嫂爱着前夫:因为祥林嫂婚姻不自主……
  陆青扬站起来说:我觉得是祥林嫂欲擒故纵,她实际上是想嫁人的。故意做出不愿意嫁的样子给大家看罢了……
  他的话没说完,老师的脸就很难看了。老师说:陆青扬。你小小年纪怎么思想这么复杂呢?你把谁想得都跟你一样啊?
  陆青扬的火腾地就上来了,我怎么了。我?我不过是发表我的观点啊!老师,你又不是祥林嫂,你知道她想什么啊?争执之下,陆青扬冲出了教室。语文老师铁青着脸回了办公室,战争升级,老班、教导主任介入调查。
  
  案例三: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一个玩笑
  吕琳琳与方平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周末,她们一起去学街舞。教街舞的是个很帅气的大男孩。两个女孩学得都很卖力。方平学得比较快,吕琳琳有些跟不上节奏。方平说:你那象腿我看学不学都没啥意义。
  这话搁在平时玩笑着说。吕琳琳也就再刺几句方平算了。可是帅哥当前,吕琳琳的面子实在有些过不去,她想:还好朋友呢,当众出我丑。想着想着,手里的一杯水就冲方平的脸上扬了过去:就你好!
  一对好朋友因为一句话闹翻了脸。过后,吕琳琳虽然觉得方平不对在前,但自己也是太过分了,两个人都抹不开面子,最终。成了陌路。
  这些故事在我们的生活里时常会发生。一个小小的导火索,就会引发一场战争,甚至动用了核武器。过后。我们自己都会觉得后悔,如果当时不那么愤怒,或者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事情何至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呢?
  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如何化解愤怒却是一门学问。“这是一种释放。”人们这样说,“把愤怒从你的身体里驱逐出去。”不过,通过大喊大叫、扔东西或是重击我们的键盘来发泄愤怒,会对我们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那么,如何化解心中的愤怒呢?你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 自我提醒法。冷静三秒钟,对自己说冲动是魔鬼,咱们有话好好说,
  龙飞完全可以在赛场上提醒自己不要冲动,然后保留自己的意见。赛场下与组委会交流看法。赢得公平。
  2 积极沟通法。让自己等一等再说话。试着私下里和让你生气的人谈谈,彼此听听对方最容易发怒的事,想一个沟通感情的方式,不要生气。也许约定写张纸条,或做个缓和情绪的散步。这样你便不必继续用毫无意义的怒气来彼此虐待。
  如果陆青扬采取的不是在课堂上与老师对抗的方法,而是私下里彼此交换看法,或者,教学相长,事情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3 主动回避法。与朋友刚刚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好先暂时回避他。这样就可以做到眼不见,心不烦,怒气自消。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吕琳琳与方平是好朋友,平时玩笑惯了,吕琳琳虽然很生气。但如果回避一下,或者友谊就不会那么容易丢掉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在平时对暴脾气的你进行一点训练。
  4 意识控制法。该方法是叫自己学会用自己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使愤怒情绪难以发生或降低强度。以自己的内部语言为媒介,如在发怒时心中反复默念“别生气”“不该发火”等等。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5 强迫记录法。写一份“动怒日记”,记下自己动怒的时间、地点和对象、原因。强制自己诚实地记录所有动怒行为。你很快就会发现,若是经常生气,光是要记录这件麻烦事就可迫使你少生气了。
  最后,当你想发火时,深吸一口气。当你生气的时候,你的身体释放的肾上腺素会使你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这会使你想跑或是好斗。深吸一口气能使你的心率恢复正常,并向你的大脑发出不需要肾上腺素的信号。深呼吸两三次,往脸上泼些水,上下跳跃几次。在你能够理智地思考问题以后,再回到麻烦中来。想办法解决它。
  不信?试试看!
  
  编辑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