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轻快明朗的小诗,是清代诗人高鼎的名作。二十八个简单的字,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图画。初春时节新草萌芽,河堤边嫩柳飘拂,黄莺在林间翻飞鸣叫,放学的孩童趁着东风正好,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心爱的纸鸢放飞天空。
在一般的小学语文翻译中,都将“纸鸢”直接翻译为“风筝”,这大致不错,但并不是最准确的译法。据明朝陈沂所编的《询刍录》说,五代的时候,有个叫李邺的户部郎官,在放飞的“纸鸢”上安装竹笛,这样一来,随风飞舞的纸鸢就会在空中发出清脆的鸣声。远远听着仿如筝音。只有这种会发声的才能被称为“风筝”,不会发声的只能算“纸鸢”。不过这其中的分别,现在的人已经忽略过去,无论发声不发声,都一律称为“风筝”了。
风筝是广受喜爱的中华传统玩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风筝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风筝起源于两千多年前一项失败的科研成果,并不浪漫,更不好玩。传说两千四百年前,春秋战国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向往空中自由自在的鸟儿,潜心研究了三年,终于制成了一只木鹞。可惜这只人造鸟儿只在天上飞了一天就损坏了。虽然只有这么短短的一天,但它被视作是风筝的鼻祖。
木鹞毕竟通体都是木制,与现在的风筝差得太远。后来鲁班在墨翟的设计基础上更进一步。用竹子制戒了木鹊,又称木鸢。据《墨子·鲁问》和《诸宫旧事》记载,这只木鹊在天上飞了三天,鲁班还乘坐它在天上窥探宋城的军情。这样神奇的效果,实在让人惊讶。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风筝其实是为了军事等现实需要而被发明出来的。
在军事方面将风筝用到极致的代表人物是汉代名将韩信。据说他在垓下之战时制作风筝,让张良领兵卒大唱楚歌,使项羽的军队士气涣散,也就是“四面楚歌”的来历。又说当初伐陈烯时,韩信还使用风筝从空中测量未央宫,根据风筝的线长来判断进攻的距离。
宋朝的时候。有人将风筝进一步改进为“神火乌鸦”,也就是在风筝上装置火药,将它放飞到敌营上空引爆。这个创意倒是颇有点现代导弹的意思。
风筝的使用,在军政史上也曾有过惨烈的记载。
公元549年,南朝发生了“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围困在建康城中。为了求援,有人就想到了利用风筝。这面风筝上写着“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的字样,由太子在太极殿外施放。谁知风筝起飞不久,就被敌军发现射落,求援失败,梁武帝最终被侯景囚禁而死。
十年后,另一幕场景出现在北齐国都邺城的金凤台上。当时的北齐文宣帝大杀北魏元姓宗室。又强迫被囚禁在金凰台上的元姓宗室乘坐纸鸱,由二十余米高的楼台上向远处滑翔。其中一个叫元黄头的竟能直抵城郊。但他最终还是在继续逃亡的路上被抓住,丧命于北齐御史中丞毕义云之手。
能乘人滑翔,那时的风筝块头应该是很大的。唐朝的时候田悦反叛,将张丕的部队围困起来,张丕遂以纸制鸢。在上面题写求援的文字后放飞。巨大的纸鸢高飞百丈,因为实在太高了,田悦的军队竟无法射及,终于将消息传了出去。
不过就在风筝频频出现在军政事件里的同时,风筝也渐渐深入生活,在宫廷、民间都成为一项广泛的趣味体育活动。随着风筝的普及,喜爱它的人也越来越多,宋徽宗甚至还主编了一本风筝专著《宣和风筝谱》。在帝王文人的倡导下,风筝的流传更广,制作、放飞风筝也逐渐成为一项职业。诗文画幅中放风筝孩童的形象也渐渐定格。
既然成了老少皆宜的玩具,群策群力之下,风筝的造型和相关技艺也有了更丰富的变化和提高。明清以后,风筝不但成为市井小民的娱乐,还成为文人的一种雅趣。
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就是一位风筝发烧友,他曾经写过一部介绍了四十多种风筝扎制技巧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在他的传世巨作《红楼梦》中,也给风筝留了相当长的篇幅。那是《红楼梦》的第七十回,大观园中诸人所放的风筝花样繁多,外形上有蝴蝶、鱼、福字、燕子、凤凰、螃蟹……放飞的技巧和讲究就更多,什么放晦气、带声响、绞线……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制作风筝的流派有很多,而山东潍坊则称得上是世界风筝之都。如今每年都有国际风筝大赛在那里举行。讲到国际风筝比赛,就要提一下风筝外传的历史,据说那是元朝时,由马可波罗带到欧洲去的。
风筝在国外也得到了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广泛的追捧,而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莫过于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1752年,富兰克林在一只丝绸制成的风筝上挂了一只金属钥匙,趁着狂风雷电的时候,将这只特殊的风筝放上云端,引得天上的闪电在金属钥匙上放出电火花,从而证实了雷电也是放电现象的本质,由此发明了避雷针。
风筝由发明家创造。在军事家和科学家的手里发扬光大,最终成为普罗大众、尤其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之一。
回头看这样的历史轨迹,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编辑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