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传说之鸡犬升天的刘安

2008-12-29 00:00:00雷丽颖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8年9期


  在中国的历史上,求仙问道的帝王将相数不胜数,但在民间传说中“得成正果”的,却寥寥无几。在这为数不多的人中,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大概算是最著名的成员之一。
  刘安的父亲刘长是吕后的养子, 吕后当权,因此他也骄横不法。刘长死后,刘安继承了“淮南王”的封号。刘安对皇族贵戚中盛行的骑射游猎不感兴趣,他的爱好是读书鼓琴,交结志同道合的宾客术士。刘安礼贤下士,他的门客甚至达到了数千人之多。
  秦汉以来,炼丹修仙之说极盛,刘安深受影响,也对此非常热衷,经常召集江湖术士与道儒医等各方炼丹制药。其中苏非、李尚等八位门客尤其得到刘安的信任,经常和刘安一起修道炼丹。他们修行的地方就是淮南国都寿春的北山,此山因此而得名,即今安徽淮南寿县的八公山。
  刘安和术士们炼丹修道多年未成,倒是意外地留给世人两种养生的美食:豆浆与豆腐。
  据说豆浆是刘安为其母所创的饮品,后来在八公山上炼丹时,他又偶然将试炼的原料之一盐卤(石膏)掉入豆浆中,遂成豆腐。
  除了修道,刘安还做了一件名扬后世的事情,就是著书。他主持编写了长达二十余万字、共计五十六篇的《淮南子》。这些著作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历史、哲学、经济、物理、天文、地理、化学、医学、养生、农业、水利等内容。可以称得上是包罗万象。刘安的个人声誉,也隨着这些著作的流传,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汉武帝曾经请他写《离骚传》,清晨下达的诏令,中午就已经完稿。文辞相当可观,汉武帝对这位叔叔的学问非常佩服,敬重有加。
  如果刘安仅仅是一位学者,也许他与汉武帝之间会一直相安无事,但他同时也是一名有独立观点的政治人物,而且是声名显赫的“淮南王”。最后,他和皇帝之间的亲密叔侄关系终于走向破裂。
  刘安与他的门客们不但一起讲学修道、著书立说,对治国理政也很有二套。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刘安推崇的却是当时社会上占主流思想的道家无为而治。汉武帝的政策在最初推行时触怒了掌握实权的太皇太后窦氏,一度使得他的皇位都岌岌可危。在风起云涌的朝局中,皇叔淮南王刘安因年长望重而广受注目。就连汉武帝的舅舅田蚧,都曾经有投靠E7IMprLMqeFwMP5KHRJWJQ==淮南王的打算,甚至私下对刘安说:“如今皇帝还没有太子,如果他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这皇位就非你这个皇叔莫属了。”
  这样大逆不道的恭维当然不是什么好兆头。
  建元六年(前135年),与刘安政见一致的太皇太后窦低病逝。刘安感觉到危险临近。便派自己宠爱的女儿刘陵在京城长安联络收买权臣,在淮南国内加紧治军储财,谋划起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刘安还没来得及正式发兵谋反,消息就走漏了。而且问题出在淮南王国的内部——他的另一名参与谋反策划的亲信伍被,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竟然向政府官员告发了谋反的全部计划。
  元狩元年(前122年),汉武帝派兵搜查淮南王宫,刘安被迫自杀。他死后,王后、太子以及相关列侯、官员、宾客等数千人,都被抓捕。整桩案子牵连被杀者达数万人之多。
  这起未遂的谋反,就这样以最血腥的方式匆匆收场了。
  刘安虽然从此消失在历史舞台上,属于他的故事却并没有结束。
  刘安在淮南为王多年,期间多有德政,国都寿春更在他的影响下人文荟萃,因此很得民心。当地百姓对于他落得如此结局寄予了同情。
  人们传说,刘安并没有自杀,而是在那紧要关头,忽然有八位须发皆白的神仙来到了淮南王府,带着刘安登上了他多年炼丹的八公山。神仙的手段果然非同凡响,立即使他炉中的丹药煅造成功。刘安将一炉丹药分给了他的亲友、官属、宾客,所有的人都在服下丹药后随八位神仙和刘安一起升天成仙而去,他们服剩的丹药和盛丹的器具留在院中,院子里的鸡犬因此多少吃到了一点,于是也沾光上了天。
  这个传说后来就成了“鸡犬升天”的典故,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频频使用。只是刘安真的被神仙救上天了么?那可真是天知道了。
  
  编辑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