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之美,能够让倾慕她的人情愿付出怎样的代价?这是一个无解的谜。
传说中古希腊的绝世美人海伦引发了特洛伊之战。那也许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在真实的历史里,春秋时期,也有这样一个引起战争的美人,她就是桃花夫人息妫。
公元前683年,陈国国君将小女儿息妫嫁给了息侯,将大女儿哀妫嫁与蔡哀侯。婚后不久,息妫第一次回娘家,路过蔡国时便去看望姐姐。岂知蔡哀侯一见息妫的美貌就忘乎所以,按《左传》上的话说,蔡侯“弗宾”,完全忘记了应有的待客之道,没准还借着席上几杯酒水盖脸,胡言乱语拉拉扯扯了一番。
蔡侯对息妫的调戏很快就传到了息侯的耳朵里,他怒火中烧。但蔡国国势远在息国之上,想报复有心无力。息侯为这事想来想去费了不少脑筋,居然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招,他派人带着礼品去了楚国,请楚国来跟自己的国家打仗,这样他就可以去向蔡国求救,蔡侯肯定会派兵增援,楚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蔡国给灭了。
楚国一直在图谋扩张,争霸中原,哪有拒绝的道理?当然“见义勇为”了。
蒙在鼓里的蔡侯果然上当。楚军大败蔡军,蔡哀侯本人也成了俘虏。蔡哀侯虽然有些好色轻狂,但接到息侯求救便亲率大军来援,这也算得是亲亲之谊再加一番将功补过的诚意了,他怎么也不曾料想到息侯居然会和宿敌联手算计自己。眼见将士殒命自家被俘,直将息侯恨之入骨。
总算蔡哀侯命大,由于蔡国背景深厚,在诸侯国间颇有影响,楚文王最后并没有杀掉蔡哀侯,而是将他软禁在楚国,好吃好喝招待,蔡哀侯很快就抓住了机会,在一次酒宴中向楚文王大大地赞美了一番息妫的容貌。这番话立即起了作用,楚文王不禁对息妫的美貌起了遐想,立马领兵出行去了。而这趟出行当然一定是要“路过”息国的。
楚文王在酒宴上一看息妫,果然名不虚传,当下也不再客气,就将息侯当场活捉,把息妫带回了楚国,封为自己的夫人。息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冲动下的一个馊主意竟会给国家带来这样的结局,原本只是为了报复蔡侯对妻子的调戏,如今却不但妻子,就连自己和自己的国家都归别人所有了。
楚文王得到息妫,对她宠爱备至,可息妫尽管与文王在一起共同生活并且生下了两个儿子,却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始终不肯对文王开口说话,让楚文王百思不得其解——史书的记载语焉不详,但总的看来她并不是不说话,而是不主动对楚文王先开口,楚文王若是有话相问,她还是会回答的。
于是就有了《左传》上的这样一段记载:三年后,楚文王终于按捺不住,问息妫为什么总是不肯说话?息妫回答:“我一个女人而有两个丈夫,纵然不死,又有什么话好说的?”
楚文王听完开了窍,原来美人心里还在埋怨灭息之事。但息国灭了就是灭了,这事没有可回旋的余地,可蔡国还在,当初自己可是因为蔡侯的引诱而起心灭息的,蔡国是理所当然的罪魁祸首。于是楚军再次大举侵入蔡国,蔡哀侯原本已经因为劝纳息妫有“功”而被放归蔡国,此时又被逮回了楚国,继续他的阶下囚生涯,直到最后客死异乡。
息妫终于为前夫的国家报了一箭之仇,与楚文王的关系也渐渐好转,专心抚养自己与文王所生的两个儿子艰(堵敖)与(恽)。时间可以淡化怨恨,时间也可以加深情谊。以楚文王的如此英雄气概,还能迁就息夫人长达三年的冷淡,这样一个男人,再加上一双势必要继承他王位的儿子,当然已经足够令息夫人对他改颜相向了。
但在另一些资料中,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息夫人后来乘楚文王出猎之机溜出了王宫,找到了息侯,表示要与他同生共死。息侯刚开始并不相信息夫人的话,息夫人便做了一首诗表达衷情并自杀而死。息侯来不及制止,也自杀相随。楚文王便将这对苦命鸳鸯以诸侯之礼合葬在了一起。据说,世人哀怜息夫人的遭遇,又仰慕她如桃花般的美丽,便在她的葬所遍植桃花,称息夫人为“桃花夫人”。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