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恐龙绝灭原因的假说很多,但最有名的莫过于美国科学家阿尔瓦雷斯于1980年提出的小行星撞击理论了。6500万年前确有一颗小行星袭击了我们的地球,并酿成了一场空前的生态环境大灾难,地球的生态系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小行星对地球的这一击,使地球表面又是大火,又是海啸,又是降温,同时天降酸雨,大地一片昏暗,让一个好端端的地球,瞬时变成了人间地狱。
虽然科学家能为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这一说法找出大量证明,但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论的声音。然而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确面临着来自太空的威胁——空间撞击。其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当数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发生在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破坏力后来估计相当于1500万至2000万吨TNT炸药,让超过2150平方千米内的6000万棵树倒下。苏联科学家、第一位亲临通古斯现场的莱奥尼德·库利克认为,爆炸是由于一颗流星落到了地面引发的。另外,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有一个叫做希克苏鲁伯的陨石坑,直径超过180千米。科学家估算,造成这个巨大陨石坑的那个撞击者,直径在9千米以上。
科学家们曾对具有潜在威胁的天体做了风险评估,结论是,直径在500米以上的小行星就有可能会带来全球性的灾难,它们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为大约每10万年发生一次。虽说概率很小,但决不意味着人类可以高枕无忧。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太空天体,特别是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呢? 有这么几个方法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被付诸实施的。
小规模撞击法
最早提出的方案,也最为人熟悉的,那就是撞击法——类似在好莱坞电影中,利用核武器的爆炸把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炸得粉身碎骨,或者在小行星一侧引爆核装置。发射太空船和其他东西撞击小行星,使其偏离轨道。然而,人类从未在外太空环境中进行过核爆炸的实验,这种爆炸产生的结果难以预计。看来,这个方法不保险。于是天文学家又想到用小行星来撞击小行星这一设想。
根据这个计划,科学家必须事先“捕获”一颗较小的、直径40米左右的无害小行星,然后将其“停泊”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拉格朗日点”上——在这个点上,地球和太阳之间的重力影响处于平衡状态。一旦科学家发现一颗更大的撞地小行星正朝地球飞来,那么这颗停泊在“拉格朗日点”上的小行星就会派上用场,将可以在8个月之内调整进入“杀手小行星”的轨道,和它发生碰撞,使其偏离撞地轨道。
引力拖车法
一辆款式新颖的引力拖车出现在一颗小行星附近——这不是什么好莱坞电影,而是科学家的一大构想。美国休斯敦约翰逊太空中心的华裔航天员爱德华·卢杰早在2005年就设想出了一款“引力拖车”——如果发现某个小行星运行在将和地球碰撞的轨道上(科学家会提前几十年知道),只需稍微改变其速度就可避免发生碰撞。
这个引力拖车利用引力作用,改变小行星的轨道。飞船无需在小行星表面登陆,要做的只是在小行星上空盘旋,利用这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使小行星逐渐偏离轨道。同时利用飞船推进器,避免与小行星发生碰撞或让小行星逃离。在卢杰看来,虽然引力拖车对小行星施加的引力微乎其微, 但一周左右的累积效应,应当能够完成最初的设想。
滑浪风帆法
科学家也提出用一个巨大的“风帆”来改变小行星的运行。科学家假设,如果能够提前15年、20年甚至30年发现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助那颗小行星“一臂之力”就可以解决麻烦了。
我们可以顺着小行星运动的方向推它一把,以扩大它的轨道。或者相反的,我们让它刹车,缩小它的轨道。因此,10年或20年间必须向小行星施加一股力。太阳光可以帮这个忙,如果把一面1万平方米的太阳帆或者说太空镜子绑在小行星上,投射在上面的阳光能产生持续的压力。通过这种方法,它们可以将小行星表面的温度加热至2100 ℃以上,足可以让它蒸发起来。当蒸汽从小行星上喷涌而出时,它们将会产生一个反向的小小推动力,从而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