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如何正确对待进退留转

2008-12-29 00:00:00田培炎
中华儿女 2008年2期


  当前,正在进行的地方人大、政府、政协换届,既是领导干部正常的新老交替,也是前一段结合地方党委换届所进行的党政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在这次换届中,领导职数将进一步减少,一批老同志将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同志将进入新的领导岗位,还有一批同志将转到异地交流任职。如何对待进退留转,是摆在每一位领导干部面前的严峻考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领导班子的新陈代谢是一种自然规律,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减少领导职数,对于解决多年来困扰我们的“官多为患”、人浮于事,进一步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意义重大。结合换届,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进行深入考察,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和公信度,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也就是说,进、退、留、转都是组织的需要、事业发展的需要,都是党和人民的期待。作为共产党员,应当正确处理个人同组织的关系,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做到进而淡然,退而泰然,留而安然,转而怡然。
  面对晋升,要心怀平淡,切忌得意忘形。正确认识职务的晋升既有个人主观努力的因素,更是组织培养、同事支持和人民群众信任的结果。特别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职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领导能力的自然增强,但承担的责任却更大;并不表明思想境界的自然升华,但做人的要求却更高;并不标志权力行使的自然正确,但面临的诱惑却更多。唯有怀抱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秉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精神风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清正廉洁,以一流的业绩、一流的人品回报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面对引退,要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的豁达胸怀。这次换届中,一批老同志顾全大局,主动让贤,愉快地把党的事业接力棒传递到年轻同志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境界。“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当老同志回首往事,自己曾经把最美好的精力和年华无怨无悔地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尝试的艰辛探索为后来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所创造的业绩得到了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所修炼的为政之德可以泽及今人后世,应该感到由衷的欣慰,应该无憾地安享晚年。
  面对留任,要平心静气,安心本职,承前启后,再接再厉。要继承和发扬上届领导班子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继续抓好上届班子已经作出的各项部署的落实,保持决策和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热情帮助新进班子的同志尽快熟悉情况、适应岗位,精诚团结合作,共同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面对转任,要满怀喜悦、充满新奇,把阵地的转换、岗位的转变作为创造辉煌的新起点,把新环境、新人际、新任务作为轻装上阵的加油站,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尽快进入角色,展示聪明才智,做出新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