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粤梅有位有为的“江城一枝梅”

2008-12-29 00:00:00
中华儿女 2008年3期


  前不久,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名单相继陆续出炉。这其中,涌现出一批有位有为的女干部、女委员、女代表,她们专业理论扎实、工作业绩突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情系民生、胸有乾坤,积极参政议政,活跃在中国民主政治的大舞台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武汉市委主委、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院长郭粤梅便是其中一位。
  1984年,傲霜斗雪、凌寒绽开的梅花被确定为武汉市市花,原因之一便在于梅花的风骨能够反映、折射出这座城市的精神;今天,怒放的梅花香飘武汉的长亭短巷。与此相辉映,享有“江城一枝梅”美誉的郭粤梅,忙碌穿梭在江城的大小街道,调研督办各类议案与提案。
  说起“江城一枝梅”的来历,有个故事。2004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湖北代表团看望与会代表时,谁排在队伍的第一位成为一个问题。时任武汉市市长李宪生说:“郭粤梅啊,你是报舂的梅花,你就首先向总书记报个春吧。”从此,郭粤梅的这个雅号在武汉不胫而走。
  
  做事像刨坑: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的开拓型人才
  
  郭粤梅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兄妹四人中排行老四。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国有大型设计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至今已26年。
  23年间,郭粤梅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完美嬗变:职称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一步步晋升到高工、教授级高工,职务也由所长、副院长一直升任至院长。
  “郭粤梅是个开拓型人才,无论在哪里,她都会开辟一片新天地。”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
  大学刚毕业,郭粤梅就参与了研发“玻璃钢冷却塔”系列产品,获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填补了湖北省该产品的空白。
  1992年,经全国选拔考试,郭粤梅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亚琛大学研究所从事“管道的紧密与渗漏性研究”,并承担亚琛市老城区改造及新火车站市政规划设计。
  1997年,郭粤梅担任设计院二所所长。在她的领导下,二所创下了连续几年产值位居全院第一的佳绩。
  1998年,郭粤梅受命负责筹建武汉市建筑设计院的对外“窗口”——国际工程部。在莫桑比克外交部办公大楼竞标中一举中标,实现了该院涉外项目和外交部办公大楼设计零的突破;2000年,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又中标设计加蓬参议院大厦,武汉市市长专门发出贺电:“武汉市人民为你们取得的成就倍感欣慰与自豪”。
  贝宁外交部办公楼、科特迪瓦议员之家、埃及中文学校、老挝琅勃拉邦医院、南非400套低造价独立式住宅、莫桑比克国家体育场、巴哈马联邦国家体育场、加纳库马西青年中心……在郭粤梅和设计人员的努力下,武汉市建筑设计院足迹远达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2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近年来在海外中标设计工程项目最多的建筑设计院之一,众多项目获得了所在国家的好评,中国商务部对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也备加信任,并将其确定为援外工程设计定点院。
  2000年,郭粤梅就任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2002年,具有50年历史的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加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实现知本与资本的对接,跨入发展新阶段,掀开了建院史上新的一页,郭粤梅的工作也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她以中信建筑设计(北京)研究院法人代表的身份,负责组建工作,在北京一蹲就是两年。
  今天的中信北京院,已经拥有40多位专业设计人员,年产值达1000万元左右,拥有建筑综合甲级及多项设计资质,先后承担了非洲巴哈马体育馆和多米尼克板球场项目以及北京怀柔区新农村总体规划等多个项目,作为创建人,郭粤梅可谓功不可没。
  2005年初,郭粤梅荣任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院长。为打开设计高端市场,她披挂上阵,亲历亲为。2005年,全院产值过亿元。2006年,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以产值1.9亿元首次人选“中国承包商和设计企业双60强”。2007年,全院产值突破2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经营目标。
  在郭粤梅的领导下,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从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进行改革,调整内部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打造企业文化,加强对7个驻外地分院的管理,其中深圳、海南、北京3个分院已经获得了独立的设计资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整合非主营业务,组建中信建筑工程顾问(武汉)有限公司,迈出由工程设计企业到工程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事实证明,经过改革和调整,极大地调动了设计人员的创造热情,原有建筑设计主业更加强大,延伸的辅业做得更好,全院职工打心眼儿里佩服他们的女院长。
  “设计广厦千万问,人民安居尽欢颜”,这是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的企业精神,也是郭粤梅的职业操守与忠贞誓言。为了不辱这一使命,工作中的郭粤梅几乎是忘我的。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事就像刨坑,坑刨得越深,收获就越大。工作二十多年,郭粤梅凭着这股刨坑精神和诚实守信的作风,取信于领导、同事、客户,从而获得今天的成功。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为竞标一个项目,郭粤梅的案头准备工作几乎无懈可击。
  从得知参加莫桑比克外交部办公大楼的竞标信息那一刻起,她带领两位优秀的青年建筑师,在两天时间内,到北京搜集资料、考察,拜访驻非回国的外交官以了解南非的气候、文化、色彩、建筑风格以及风土人情;之后的一周,工作组成员采取封闭式设计,设计出集莫桑比克的人文、地理、自然环境于一体的“雄鹰展翅”主题创意,在众多竞标设计中脱颖而出。
  在加蓬参议院大厦项目中,为满足项目复杂多变的使用要求,她和考察组同志一起废寝忘食地修改调整方案,整整度过27个不眠之夜。为解决当地施工的用料问题,考察组带了一包沙石回国化验。一路上,郭粤梅像宝贝一样地呵护着它,“任何行李都可以丢,唯独它不能:丢!”2006年大厦建成,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加蓬共和国时高兴地说道:“参议院大厦的建成是两国人民友好象征的里程碑。”
  筹备中信北京院的两年,从登记注册,开张营业,到后勤保障,郭粤梅包揽了一切事务、杂务。十余年来,由于项目多,涉及地域广,她常年往返于全国各地,在火车上颠簸,被同事戏称为“火车月票族”。
  正是在郭粤梅及此前历届领头人的宏观布局、中观管理、微观运筹下,曾经只是中部地区市级设计院的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逐渐发展成为国家强院,特别是近10年来,业务取得了快速、长足的发展,设计活动遍及全国,远达20多个国家。
  
  有位更有为:中国民主政治大舞台上的魅力舞者
  
  作为受益于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郭粤梅常说:“我们这代知识分子是改革开放最早、也是最大的受益者,现在是我们回报党、回报社会和人民对我们培养的时候。”
  作为一名城市建设者,她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将为社会奉献优秀设计和优质服务、为大众创造美好而公平的人居环境作为己任,创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与建筑。
  遵循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郭粤梅提出,要加大对建筑节能、省地型建筑设计工作力度,并开展了13项课题的研发工作。其中,两项成为建设部科技课题,五项成为湖北省建设厅的科研课题,一项被鉴定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她还组织开展生态建筑等专项培训,积极打造节能减排的中坚设计力量。
  心底无私天地宽,胸有宏图乾坤大。当郭粤梅在建筑设计领域业绩斐然、声名远扬的同时,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职务接踵而至。
  2001年12月,郭粤梅被委以九三学社武汉市第八届副主任委员的重任。在任职期间,她把目光投向在高墙、铁窗内生活的特殊群体,先后两次率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妇委会到女子监狱和少年犯管教所调研。她以一个母亲特有的耐心和细心,倾听女犯痛定思痛后的忏悔,循循善诱地帮助她们树立认真改造、重返社会的信心;她参与了“爱心妈妈”活动,与少年犯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并时时牵挂着她那些高墙内的“孩子”……
  2006年9月,九三学社武汉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8929d0716944123adce0e9b3f66c39411b7f743f6cc1e7ed2dbe955bb9f68eb7,郭粤梅高票当选为九三学社武汉市第九届委员会主委。她无限深情地说:“主委一职,职务崇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广大社员服务,不辜负大家的重托。”
  2007年1月,郭粤梅荣任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在武汉市政协全会上,她提出,文化建筑、金融建筑、会展建筑等各具特色又性质完全不同的建筑物应和城市功能的配套相呼应,各种相同性质的建筑相对集中,形成城市区域特色的提案;针对武汉市龟山风景区占山建筑泛滥现象,她深入调查研究,并与作家池莉多次联名提出《关于取缔龟山武赤壁画馆的提案》。
  2007年5月,九三学社湖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郭粤梅当选为副主委。
  在其位,谋其政。身兼数职的她,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身为九三学社中央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与武汉市政协九届、十届常委,郭粤梅认真学习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在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中,集中民主党派群体智慧,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为实现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不懈努力。
  作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郭粤梅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办好事,为促进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为维护国家政局稳定和老百姓安居乐业尽心尽责。
  一心为民者,民必念之。郭粤梅曾多次到黄陂区前川街与下岗职工座谈,将下岗人员无生活来源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向政府及时反映情况,避免了矛盾激化。问题得到解决后,下岗职工代表为感念郭粤梅,专程给她送来一幅字:“为民请愿,高风亮节”。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任职期间,进京开会时,她怀揣《建筑设计市场的发展能否适应“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尽快启动长江三峡大坝坝前漂浮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议》两项议案,带去了武汉市人大《关于实施地域性水调度网络建设的建议》及九三市委《关于完善医疗药品管理政策,治理药品虚高的建议》、《关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建议》四个议案,备受媒体关注。
  如今,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郭粤梅思考的领域更为广泛、考虑的问题更为成熟……
  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的发展规划,九三学社武汉市委的工作,武汉市政协副主席的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应提交的议案……虽然辛劳忙碌,郭粤梅依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毫不懈怠……
  
  (特别感谢武汉市政协赵信国同志和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张炜同志对本文的贡献)
  
  人物档案
  郭粤梅:女,1956年2月生,汉族,山西晋城人。1 978年至1 982年就读于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获硕士学位。1 982年毕业后进入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历任所长、副院长等职,2005年初担任院长至今。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01年加入九三学社,2006年9月任九三学社武汉市第九届委员会主委,2007年1月任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武汉市政协九届、十届常委,九三学社中央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文字编辑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