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过大粪、掏过猪圈的他因揭示权与法的阴暗面而蜚声文坛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被戏称为“反腐作家”。
干过民工、坐过上被告席的他因大笔如椽且爱打抱不平,笔下反腐波澜不断,以至于民间冠他以“山西省第二信访办”称号。
他的作品多以强烈的震撼力和深刻的警示性而轰动大江南北,这次却不是因为新作问世而是因为职位的升迁受到中国民众的关注。
在山西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著有《天网》、《抉择》、《十面埋伏》、《国家干部》等一系列优秀作品且多部被拍摄成影视的著名作家张平当选山西省副省长。一时间,“作家一官员一张平”成为关键词的有关议论、疑惑或言谈充斥坊间。
永远保持着与名气不相符的低调的张平温文谦逊,眼中却难掩倔强犀利。言及自己的传奇人生,他笑了笑,说:“我是一步一步从社会最基层走出来的。”
为民请命的书生引发文坛“地震”
1978年,25岁的张平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让人觉得有趣的是,张平当年还是以音乐特长生被录取的。
上了大学后,张平才正式开始大量地读书。张平回忆说:“大部分是经典作品,可以说我系统地对文学的认识是从经典文学开始的。”
4年的大学生活使张平的羽翼开始丰满,丰厚的生活积累使他跃人文坛,显示出其非凡的才能。家庭的挫折不断、个人的历经磨难,激发了他想要诉说的愿望。
1981年,张平第一篇小说《祭妻》发表,获得山西文学一等奖。1984年,他的短篇小说《姐姐》再次轰动文坛,并获得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让张平没有想到的是,文学创作上的开门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82年,被山西省临汾地区文联《平阳文艺》编辑部录用,不久出任文艺科科长。1986年,山西省文联任命他为《火花》杂志副主编,他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进省城”了。
1987年,对张平的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山西文联组织汾西业余文艺作品座谈会,他与山西省作协会员、汾西县县委书记、《天网》和《法撼汾西》中的主人公原型刘郁瑞聊了4天4夜,“说到伤心处,他哭我也哭”,后来又采访了20天。“从那时起我才发现原来记述现实中的真实故事远比纯粹虚构有趣。”
在这一年,张平到汾西县深入生活,深深地感到,廉洁自律、惩治腐败、克己奉公、主持正义,对于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品质。于是,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法撼汾西》。
有一个基层会计为洗刷不白之冤,告了30年状,上访1500多次,直到70岁才平反昭雪。其间他曾经40次被收容,8次被拘审,光上访材料就是1米多厚。20世纪90年代初,张平无意间接触到这件不平凡的事。这位老会计对张平说:“我只有一个恳求,请你把我要说的话听完,这么多年了还没有一个人能听完我的诉说。”张平点点头。
于是,老人跟张平长谈了两天两夜,期间老人不停地吃止痛片。当时,一个声泪俱下地讲述,一个义愤填膺地倾听,录音机飞快地转动,录下了整整17盘磁带。听完后,张平对这位讲述者竖起了大拇指,称他为“英雄”。
1993年6月,叙述这件事情的长篇小说《天网》问世,立刻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全国100多家报刊争相转载,几千封读者来信雪片似的飞来,电影、戏曲、广播剧、电视剧、连环画等纷纷改编。而当张平带着刚出版的自己独创的体裁“纪实小说”《天网》来到那位讲述者家里时,老人已经去世了,老人没有看到因他而作的《天网》,张平哭了,哭了很久很久。老人生前把30年来写下的十几本日记都给了他,老人有一次曾为给张平送几个粽子,走了整整一个晚上,困了就睡在路边的麦垛里……这一切让张平刻骨铭心。
冤案终究昭雪,受苦的老百姓终于扬眉吐气,天地间的正气在作家的笔下战胜了邪恶。然而,因为张平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鞭挞了某些官员的淫威,他竟成了被告,开始了从1992年到2002年的10年官司拉锯战。
1993年7月,当地242名干部联名上告到山西省委省政府、中宣部、中组部,有8名原告把作家和出版社一并起诉到北京市丰台区法院,状告张平侵害名誉权,“要我赔偿他们10万元精神损失费,可《天网》的稿费只有18000元”!
与张平有过密切合作的《啄木鸟》杂志社社长易梦林说,当时的张平情绪低落,因为周围朋友均不看好官司的前景,一旦诽谤罪名成立,一个作家最基本的信誉面临危机,张平追求多年的文学梦也将粉碎。“那对他几乎是灭顶之灾。”在易梦林眼里,文学是张平的全部。
张平被这个官司纠缠着,然而最终他没有退却,他也不可能向邪气低头。后来的实践证明,张平为老百姓伸张正义,老百姓也时刻关怀着他:山西5个农民来北京找他,把他拉到饭店,为他点了几盘过油肉,在他们眼里,过油肉是最好最好的菜。有4封上千人的联名支持信,12封500人联名支持信以及3000封读者的支持信……一个作家,你关心人民的苦乐,人民就会关心你的作品,甚至你的命运。
令张平感动的是,这些肤色黝黑、满脸皱纹、浑身汗渍的农民们,给他掏出一个裹了一层又一层的油纸袋,从油纸袋里抽出一沓5块、10块的钞票,说“这是大伙临时凑下的500块钱,如今打官司没钱可不行,不过你放心,就是卖牛卖马咱也要帮你把这场官司打赢!”张平说,在那段时期,正是这样一些普通、朴实的老百姓给了他力量和勇气,让他感受着一种永久的激动。
1995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1996年7月宣判,驳回上诉。虽说可以松口气了,但张平并没有胜诉后的喜悦,却有许多悲哀与无奈。即便如此,他仍不后悔,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对于一些假改革者,我是最深恶痛绝的,这些人打着改革的幌子大搞钱权交易,行谋私之实,危害老百姓的利益,是改革的最大障碍。我作品的主要方向,就是反对假改革的人,揭穿他们的面具。现在我们很多文艺作品过分强调娱乐性,刻意回避现实矛盾,但总得有人来关心和反映百姓疾苦,我觉得自己有这样的责任!”
“反腐斗士”的平民情怀与良心坚守
虽然官司缠身,张平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我连律师都没有请,这期间还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孤儿泪》、《抉择》、《红雪》、《十面埋伏》和《国家干部》”。就是这样,一边打官司一边坚持写作,出版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作品。他说:“我要对得起那些支持我的读者,别无选择,不能回头。”
他的每部作品出炉,都伴随着数十盘录音带、数十本采访记录。创作《十面埋伏》时,从采访到完稿,历时5年。据张平回忆,写完《十面埋伏》的最后一笔时,已是某日凌晨4点,天色黑沉沉的,住宅四周悄无声息。他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不足4平方米的书房里,眼泪突然奔涌而出。
在这部作品采访期间,为体验真正惊心动魄的感觉,张平跟随特警队连夜奔袭数百公里,到邻省一个偏远乡镇去解救人质。回来后,他昏睡了两天两夜,上吐下泻,高烧不退,患急性中耳炎住院20多天。
1997年8月,长篇小说《抉择》问世。在这部40多万字的以国有企业改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里,张平以饱满的政治激情、沉重的忧患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和无情剖析,紧紧抓住了反腐败这一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主题,表现了作家直面现实的理性思考和艺术勇气,从而给人的灵魂深处以更为强烈的震撼。
“我原以为天底下只有农民苦。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工人一旦下岗失业,没有土地、没有粮食,比农民还苦。”张平在写作《抉择》之前,曾采访了数十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他发现,对企业破坏和损害最大的是集体腐败,是权钱交易,是国有资产流失。“一个个工厂迅速完蛋,全都与领导者大肆侵吞国有资产有关。而工人们很可怜,越是被糟蹋得不成样的工厂的工人,越是自觉保护工厂的财产。这跟我们原来想像的完全不一样。他们自发站在厂门口,检查路人偷没偷东西,他们知道自己什么都没有,工厂再破,也是他们的活路和依靠。他们也知道腐败在发生,但他们没办法。”面对严酷的现实,张平决心要替工人们说出心里话,揭露那些腐败分子的真实面目。所有这些,全部浸透到了《抉择》中。
与此同时,由《抉择》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和电影《生死抉择》再次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抉择》电视剧拍摄时,工人特别欢迎,自发当群众演员。但工厂拒绝我们拍摄,我们收到了几千封读者来信。电视剧播出后反响很好,后来拍成了电影《生死抉择》。”
当年,中纪委书记尉健行看了电影《生死抉择》后,批示:“应该让领导干部带着自己的家属看看这部电影。”人们都记得全国上下热播《生死抉择》时的情形,影院门口人如潮涌,加映了一场又一场。
“在我的写作生涯中,在我最困难、最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是他们一一可亲可敬的人民大众给了我生活的信心,给了我写作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永远是作家创作的艺术源泉。”张平深情地说,文学不关注人民,人民又怎么会关注文学?人民需要文学,文学更需要人民。
人们把“反腐作家”帽子扣在他头上,可是张平说自己其实更愿意关注妇女题材,写妇女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侵害,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农村女性纷纷往城里跑,也听闻了她们在城市生活得十分艰辛。“西双版纳很多小女孩从十三四岁就开始整容,为的就是将来进城工作或嫁人,听了就叫人痛心。”
张平坦言说,我不像有些作家那样潇洒,我的每一本书都写得非常辛苦;我不是编故事的高手,但我却了解平民百姓的艰难与欢欣。“如果说我写的东西能够感动一些人,那是因为他们从中找到了他们自己或是他们的希望。”
“作家省长”“冒”出来是“情理中事”
2008年1月23日下午,被誉为“反腐作家”的张平在山西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当时,会议一结束,一位老朋友对张平喊:“嗨,张省长!”张平开玩笑般冲这位朋友瞪了一眼。
长了翅膀的消息“作家张平当副省长了”传出后,强烈地挑动着政坛、文坛内外的神经,五湖四海的网民狠劲地跟帖,如潮地评论。
如今,知名作家张平摇身一变成了省部级高官,自文化圈跨入政府官员的行列,必然备受关注。实际上,此前,著名作家王蒙就曾出任过文化部部长之高位,诗人吉狄马加出任过青海省副省长。
张平写了一大堆反腐小说,这可能是他当上副省长的一个资本。当然,笔者认为副省长张平的当选或多或少与他身为民主党派的身份有关系,而更多的不是作家身份。
张平大学毕业后曾在山西临汾工作过一段,当时他曾数次提出过入党申请。这是那个年代几乎每个上进青年都会追求的政治理想。据熟悉他的人士回忆,因不得领导支持,张平最终未得入党,转而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多年后,这一挫折竟成就他的另一种人生。
事实上,作家原本就不是一门职业,只能看作是一个角色,没有谁说作家一定要做一辈子的,民众应当抱以理性态度和平常心。问题是,好的作家能当好的高官吗?
其实,张平很早就从象牙塔里走了出来,从为民请命到关注法制化,从关注民生到关注政治,从《天网》到《国家干部》,张平完成了从单纯的作家向政治家、思想家的高度迈进。
此前,张平一直担任山西省作协主席一职,和他同在一个大院上班的山西省作协副主席韩石山说,作协里面都为张平当选山西省副省长而高兴。“他是很少见的全才型作家,是一个有思想境界的作家,既能写作,又擅协调,还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行政素质。这是他最重要的从政基础。”也许正因此,张平在山西“冒”出来被韩石山认为是“情理中事”:“他有这个能力,做事成熟冷静,他在作协担任领导的时候,做事成熟冷静,对人彬彬有礼,把作协里的各种关系都能处理得非常好,你在我们这里找不到一个不夸他的人。他一直很有做高层领导的素质,现在不过是机遇来了。”
对于当选副省长后,是否还要兼任山西省作协主席一职,韩石山表示,作协现在还没有要变动张平职务的消息。对于从政之后,张平的小说创作是否会受到影响一事,韩石山说,他写过很多透视官场文化的小说,而现在的新职务所带来的经历,未尝不可以作为未来小说的素材。“我相信张平,他有能力树立起一个文人从政的优秀典型。”
张平曾说:“因为我生活在农村,而且我的父母亲、姐姐、妹妹,一大家人包括我的爱人都是一个村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变化、社会时代给他们打上的印记我都非常清楚。另外一个方面,我写的《国家干部》,最熟悉的群体还是基层的,不是高层干部。所以,《国家干部》出来以后,包括一些省委书记看了以后说我写得最不准确、最不太熟悉的是省委领导这一块,我说我对你们确实不熟悉。”现在,已在副省长岗位上的张平终于找到了体验高层生活的历练。
其实,12年前他就担任了山西省青联副主席,后来更是在文联、作协、民盟、政协等许多机构担任过时间不短的领导职务,特别是有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山西省委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从政经历,不乏与“政治”亲密接触的经验。
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他这位以针砭时弊、关注民生为作品特色的作家委员,最关心的问题却不是文学方面的,而是民生话题。首次与会,他关注的就是国有企业产权转换过程中的利益重新分配和工人的权益保护。因为他在采访国有及民营企业时发现,有些地方政府在“抓大放小”、将国有企业转化为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存在腐败现象,致使国有资产流失。“比如,也许一家国有企业可以值1000万元,但通过暗箱操作,最后只以500万元甚至更低转成为个人的。”
2007年3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平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言,取消预房期房销售,给离谱的房价降降温,有利于房地产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他的提案引来一片叫好声。很快,就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积极回应,在当年7月建议把目前的期房销售制度改为现房销售制度。
“很高兴同大家见面,按照新一届政府的分工,由我分管科技方面的工作,能在这个领域与大家共事,非常荣幸。”2008年1月29日,当选为副省长的张平一周后出席了山西省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并做了这样的开场白。这也是他分管科技工作以来第一次出席正式会议,此前一天他参加了全省科技工作者联欢会。
尽管刚刚上任,以往对科技领域也比较陌生,但是张平并没有照本宣读事先准备好的讲话稿,他在前一天晚上就拿上了山西省科技厅厅长廉毅敏的工作报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对全省的科技工作有了一个整体的宏观了解。在肯定了科技厅的工作和廉毅敏的工作报告后,张平结合省委书记张宝顺谈话时对科技工作的要求、政府工作报告谈了对全省科技工作的意见。他说,要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创建我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制度保障,把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普工作作为科技发展的一体两翼,弘扬创新文化,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从首次亮相看,可能让有些人失望一 张平没有像他们期待的是主管“反腐”工作(其实由纪委战线负责),也没有分管文化这一块(其实由省委宣传部主管)。不过,走马上任的张平,其“官念”不失丰富,给人充满了惊奇与期待。
当作家,难!当官,其实也难!作家当官,难上亦难!!张平能否正确处理好做官与做文章的关系,一方面能够为老百姓多办好事、多做实事,另一方面也能够为老百姓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实属不易。
创作与从政并举,抑或放弃创作全身心投入政坛,对他都将是一次彻骨的抉择。人们在给他政治期待的同时,不妨将他的作家身份暂时忘记。“贾平凹说他是农民,我也是农民,我的爷爷、奶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的骨子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液。不管是当作家,还是当官员,反映民意、为老百姓说话是我的根本。”
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使张平收获了不少鲜花和掌声,并囊括了茅盾文学奖等沉甸甸的奖项,人们期待他在政坛上赢得更多的“民生口碑”。在知天命之年“转型”的张平能否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并有所作为,能否以自己为笔,在山西大地上续写一部更为精彩的无字“传世之作”,无疑还有更大的考验。公众拭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