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龙:最喜欢北京的人民

2008-12-29 00:00:00
中华儿女 2008年3期


  当年,他在“天府之国”四川打拼过,在“雪域屋脊”西藏历练过,在“大包干”的发祥地安徽挥洒过。今天,他来到了古老而现代的国际大都市,来到了共和国的政治中心首都北京。
  从西部高原到中部大省再到皇城脚下,从当年的局长、县长到今天的省部级位置,郭金龙拥有了地方高官的完整履历。
  超过1.8米的个头,给北京人进取向上的风采;魁梧、挺拔、肩膀宽厚,给北京人威严有力的风华;宽额、浓眉、高鼻梁,给北京人睿智踏实的风情;深色西服,给北京人沉稳有余的风度;红领带,给北京人无限自信、充满活力的风姿;金丝边眼镜,给北京人温文尔雅的学者型执政风格。
  初来乍到,就在“立言”中鼓舞人,在“立行”中惠民生。他对北京人大代表的三鞠躬尽显个人亲和力,工作报告中有关低收入群体“五无目标”的承诺彰显民生关怀,对宏观经济形势准确到位的分析令人非常信服……
  
  “转正”前的57天里跑遍首都各区县
  
  2007年11月30日下午,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召开。2时整,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外套深黑色长风衣、身着深色西装、白色衬衫、红色领带的郭金龙提前来到会场。
  2时58分,结果公布,出席会议的54名常委会委员全部赞成其出任北京市副市长,随后又全票通过了他为北京市代理市长的议案。3时10分,郭金龙在会场的前面,鞠躬后面向常委会委员们入座。
  面对媒体的郭金龙则严谨而友善。“能够到首都和大家一起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我热爱北京,也清醒地知道要适应北京的领导工作无论是经验、才识还是个人修养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郭金龙诚恳地说。
  在不到5分钟的就职感言言中,略带江南口音的郭金龙多次提到了民生、人民:“在实际工作中,我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坚持执政为民、牢记宗旨,当好公仆。我将牢记使命、努力学习、殚精竭虑,全心全意为首都人民服务,不辜负首都人民的重托和期望。”简短的发言迎来了委员们阵阵掌声。
  坦陈心迹的表白,让人想起2004年12月郭金龙就任安徽省委书记时的感言:“一要学习、二要团结、三要公道、四要廉洁,既要立言又要立行,严格自律、勤政、务实、为民。”更让人想起这位在雪域高原工作过的省部级官员在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任上的一句名言:“人要有点精神,有段珍贵经历,有个施展才能的舞台。”
  会议结束后,郭金龙大步走出会场时,守候在一旁的媒体记者已经按捺不住了,想让这位“新人”多说一点:“市长!您说两句吧。”他回过头,笑眯眯地纠正说:“注意,是代市长。”并伸出左手,做了一个“1”的手势。
  “您刚刚在发言时说热爱北京,那您最喜欢北京的什么呢?”郭金龙停下脚步,没有犹豫,笑容满面地大声回答说:“我最喜欢北京的人民。”
  当天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六里屯秀水园社区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郭金龙陪同前往。此次陪同考察之后,如同接任西藏、安徽领导之初一样,他很快开始深入各区县进行调研。
  12月9日,他首先来到密云、怀柔,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和郊区生态环境建设。第一站是密云水库,望着清澈的水面,郭金龙说:“北京最紧缺的是水。我们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把北京的这片水源地保护好。”
  4天后,郭金龙前往通州和朝阳调研。在朝阳,郭金龙关注的仍然是城乡建设。他专程走访了朝阳区高碑店村的古家具街。在通州,他对该地区近年来发掘运河文化方面给予好评。
  12月20日,郭金龙来到昌平和延庆,参观了最尖端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和新型农业项目。
  此后,郭金龙又奔赴东城、海淀、丰台、房山、密云、大兴、顺义等地调研。在任代市长的57天里,他走遍北京各区县,了解北京政事,参与奥运筹备。
  在走访民间时,他往往以一身休闲打扮出现。北京市怀柔区民俗接待户单淑枝对郭金龙的服装感到非常亲切,虽然曾接待过不同级别领导,但她不好意思地说:“(看到)穿西装、打领带的有点害怕。”
  按照计划,郭金龙只在单淑枝家中停留10分钟,但和单淑枝聊起她创业的过程,一下聊了半个多小时。“他问你话时,口气很温和,跟一般人一样。压根儿没有官架子,特别平易近人。”
  在密云石塘路村村民郭义权家里,郭金龙详细询问这个农家的全年收入。郭义权一家4口人,本人是山区生态林护管员,他告诉郭金龙,自己全家一年收入1万元,在村里算是收入相对较好的家庭。郭金龙在和郭义权聊家常时,还开起了玩笑,说:“你姓郭,我也姓郭,我们是一家的。”说着说着,他还叫起郭义权的爱人弟妹起来。当时,全场人都笑了起来。”
  2008年1月26日,郭金龙的政治生涯又掀全新一页。他在这一天正式出任北京市市长。他用自认为“并不十分标准的普通话”依次介绍了将和他共事的9位副市长,并代表新的北京市领导班子,衷心感谢民众信任,他说,将“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与期望”。
  名牌大学的排球主力成为全球瞩目的“奥运市长”
  1947年7月,郭金龙出生于江苏南京。1964年,年仅17岁的郭金龙进入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声学。大学期间,他曾担任过年级的学习委员,并是校排球队的主力。老同学刘铭慈对他印象深刻,“在大学他很聪明,学习成绩突出,经常在运动场上看到他的身影”。
  当时的大学本科是5年制,1969年,郭金龙毕业。与大部分同学被先分配到军垦农场,再分配到各城市工作不同,郭金龙直接被分配到“小山沟”重庆忠县。
  以盛产柑橘出名的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对于大学毕业前始终在大城市生活的郭金龙而言,这自然是生活的巨大改变。然而郭金龙在贫困县忠县一呆就是15年。
  郭金龙的第一份工作,是忠县水电局电力股技术员。1970年,忠县开始在周边乡村架设高低压线,需要走山路四处“立杆杆,拉电线”。郭金龙很快和工人们交上了朋友,经常穿着背心主动爬电线杆、拉电线。与工友们在一起,周围人看不出他是名牌大学高材生的“架子”,只是戴着眼镜有别其他人。
  在工作之外,郭金龙的其他才干也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郭金龙会修半导体,水电局职工们家里的收音机坏了,都会找郭金龙修。很快,单位以外的人也慕名找来。
  在忠县,郭金龙延续了自己对运动的热情,经常代表局里到县里打排球、篮球。让工友没想到的是,有一天,排球会使得年轻的郭金龙离开水电局,被借调到忠县体委当排球教练。
  借调一段时间,时任忠县体委主任颜光吉十分满意,认为“是个人才,要得!”于是,他干脆提出将郭金龙调到体委。
  1973年,郭金龙成了忠县体委第一个专职排球教练。当年,忠县时常会组织一些单项或者综合性的运动会,郭金龙就成为以上那些项目单项比赛的组织者。这可能是他组织运动会最早的资历,当时,谁会想到,他会成为世界上最盛大的运动会的执行主席。
  已过花甲之年的郭金龙接过了王岐山的担子,同时也接过了“奥运市长”的重任,他将直面奥运会带来的诸多机遇与挑战。当选市长后,与媒体见面时,郭金龙表示:“我们一定要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最高的工作标准做好奥运筹办和服务保障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奉献力量。”
  2007年12月10日,郭金龙在主持的第一次市长办公会上强调,政府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奥运筹办工作。
  随后,在赴朝阳调研时,郭金龙再次强调,2008年是奥运之年,要举全市之力,全力做好奥运筹备的各项工作。全市各区县、各方面都要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全力以赴,扎实工作,乘奥运东风,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展示新北京的城市形象。
  12月11日下午,郭金龙出席了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陈述筹办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后第5天,郭金龙到北京大学体育馆检查运行情况。
  原来,此前的12月14日,北京大学体育馆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正在进行的“好运北京”系列赛赛场突然停电,虽然经抢修仅12分钟就恢复了供电,可比赛却因此而中断。
  “这要在往常,根本就不算什么事。”体育馆工作人员小郑说。但那天却惊动了郭金龙。北京市政府的一位秘书回忆,郭市长听到情况后就立刻放下手头事务,驱车到北京大学体育馆了解情况,“奥运会期间再出现类似情况,事就大了”。
  2008年1月20日,在听取郭金龙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小兰听到最多的词汇是“奥运”,“我数了数,有60次之多”,“高频词”显然代表了政府今年的工作重点。
  据了解,为了确保奥运安全,北京市将建成由16个部门构建的城市运行指挥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赛时城市运行指挥、控制和联络体系,郭金龙亲自挂帅。
  郭金龙当年的同事都记得他在四川忠县当县长期间的这么一件轶事:一天晚上,忠县剧团的年轻人都聚集在单位惟一的黑白电视前看热播电视剧《霍元甲》,突然停电了。失望之余,他们发现剧团隔壁的县政府楼上有一个办公室亮着灯。七八个年轻人一敲门,正忙着处理公文的郭金龙放下手中的笔,打开门,一看是一群人,就问:“有什么事?”几个人不好意思地解释了原委。当即,郭金龙把他们全让进了屋,打开了办公室的电视……
  由此足见郭金龙的平易近人之“底线”。如今,他尽管职务变了,地位高了,但是不变的平民本色,工作中常常流露出爱民感情的郭金龙在市民眼中是一位“民生高官”。
  2008年1月,北京“两会”开幕当天,不少记者在北京会议中心餐厅用餐时留意到这样的一幕:郭金龙和几位副市长同桌用餐,他穿着在非正式场合常穿的一件咖啡色夹克,手里拿着一块红薯,边吃边和同事聊天。那一刻,大家感觉他更像家里的一位长辈。
  北京人代会开幕作政府工作报告后,他向代表三鞠躬;每次到代表团参加小组讨论,离开时他都要鞠躬。在海淀团参加讨论结束时,郭金龙向代表们深鞠一躬,之后他的答谢词赢得热烈掌声:“我是从单位到职务到地域都在转岗,我已是60多岁的人了,如今做个学生从头学!今天到海淀团,只是走马观花,认个路,认个人。下次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我可能会经常麻烦你们。”
  对于政府工作,郭金龙坦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该说的已经说了,报告从开始的8000字到现在的18000字,突破了他原本想控制的15000字,“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太多了,控制不住。代表们能聚精会神听完,对我这个讲话的人是个极大鼓舞,感谢代表”。
  翻阅18000字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其执政新思路亦跃然纸上,其中关于改善民生的内容就占了近1/5篇幅。
  郭金龙话不多,语速不快,声调也不高,看似硬汉形象,却对百姓怀有一腔柔情。每次听代表们发言时,他都用笔认真地做记录,当代表们谈到关系民生的问题时,他总是不停地用笔圈圈点点。
  郭金龙情系百姓、心忧民生的感人细节信手可拈:“谁拖欠农民工工资,不让农民工过好年,我们就要让他不好过年。”2007年2月13日下午,郭金龙在和中央驻皖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时,谈到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动情地说,对于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经过3次调解仍不能解决,就要实施司法程序,要想方设法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过年。
  2007年7月15日,在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视察安徽灾区时的讲话精神专题会上,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郭金龙说:“我们是顶住了巨大压力,我们是含泪做出分洪决策的。”蒙洼等9个行蓄洪区从安乐乡村变成汪洋泽国,滔滔洪水再次在淮河儿女的家园肆虐,为了减轻上游河南的压力,为了保住下游江苏的利益,数百万安徽淮河儿女义无反顾,再次为国家牺牲了小家,持续暴雨使沿淮地区外洪内涝并存,灾害损失惨重。见到这场面,郭金龙泪流满面,既激动也感动。
  在出席北京人代会期间,他从一个代表团赶往另一个代表团途中,每当遇到年长的代表,都要停下脚步,问候几句。也许是由于个子很高,郭金龙和代表说话时总是向下探着身体,眼神充满关切。对代表提出的问题,郭金龙也总是有问必答。
  郭金龙在学生时代有很多爱好,如今“没有时间了”。他在业余时间做得最多的是看书和上网。尤其是上网,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上,一个笔记本电脑也总是随身携带,在外地出差也不例外。一位接近郭的官员表示,作为一位党的高级干部,郭金龙不但把网络这一新兴的媒体工具作为更加原汁原味的信息平台,也真正把网络当作了倾听更广泛声音的渠道,“在他的带动下,他身边的人现在对网络都越来越重视了”。郭金龙则言:“政府要上网,干部要学会使用互联网,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我在来北京任职之前上网查了一些北京的资料,其中看到一个网友说,让我做北京的市长,别做京北的市长。”郭金龙笑称自己最初还不明白“京北的市长”的意思,打听后才知道北京有这个说法,以前三门为界划为南北,北面是“发达”地区,南面是“落后”地区。到北京后不久,他就到丰台区调研,并强调,要紧抓奥运机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空间优势,将城乡结合部地区建设成为城市核心功能拓展的前沿阵地,加快推进南城建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郭金龙主张的2008年“一号文件”内容正是: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统筹城乡发展。
  “做个学生从头学!”在北京市人代会期间郭金龙如是说。的确,新北京、新奥运,作为新市长“责任重大”。“首堵”北京的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高价住房问题等一大堆问题需要市民眼中的这位“民生高官”去调研、去决策、去解决,更有“后奥运”经济发展的考验。可喜的是,甘当小学生、善于学习的郭金龙开了一个好头,成功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