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鸟瞰图”

2008-12-29 00:00:00牛根生
中国新时代 2008年2期


  曾鸣教授所著的《龙行天下》有一个显著特点:鸟瞰。
  试图鸟瞰全球化格局,鸟瞰中国制造,鸟瞰战略机遇。
  对书中的某些观点,你可能产生共鸣;而对另一些观点,你可能并不同意……但对问题的提出已经超过了问题本身。
  在全球“平面”上,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有利于主动竞争,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只能被动竞争。知道自己向什么方向努力是一种自觉竞争,不知道自己向什么方向努力则是一种自发竞争。
  曾鸣教授以自己跨跃中西时空的“双向视角”,阐述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仅从下面两段话,我们就可以管窥出作者身为学者的独立视角:
  “提供给全球消费者的经济价值方程式已经被中国竞争者以成本创新的方式改写。被中国制造宠坏了的全球消费者把性价比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方式降低成本;这将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
  在曾鸣教授的书中,我欣喜地找到了不少共鸣。比如这一段:
  最主要的竞争,在中国市场上看得很清楚:中国企业不断从低端往高端走,跨国公司不断从高端向下面渗透。他们将在中端市场短兵相接,决定成败的因素将是性价比。
  我所从事的冰淇淋行业,真的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过去国外品牌长期盘踞高端市场与中端市场,国内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场上“搅稀稠”……但这样“搅”了十几年后,今天哪个洋品牌还敢小觑国产品牌?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冰淇淋销量的冠军、亚军都是国产品牌,国产品牌已经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渗透,洋品牌也不得不转过身来经营低端市场。
  毛泽东为什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就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自己太弱小嘛!攻强手要打弱点。市场上最容易突破的地方当然是利润最低的领域。如果我们在低端产品上占尽规模,那么,调动后续资源的实力就增大,闪转腾挪的空间也扩大,这就有了向中端产品与高端产品进攻的“根据地”。这是在市场经济中所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我曾对“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创造”的战略抉择提出过“四个先后”:先国内,后国际;先软件,后硬件;先做大,后做强;先责任,后崛起。
  为什么提出“先国内,后国际”?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最大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预言,只要我们做成中国第一,就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这是独家优势。因此,连松下电器也曾感慨:“不能在中国取胜,就会在全球败北。”
  但我们可以“以成本领先为先导”,却不能“以成本领先为终结”。即便在中国本土市场上,上演的也不是一国企业的单边竞争,而是全球企业的交叉竞争。这就向中国企业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不能在全球领先,就会在中国败北。”
  因此,要真正实现后来居上,中国企业必须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惊险一跳。
  曾鸣教授所著的《龙行天下》,是在“惊险一跳”前的“跳板打造期”里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战争年代靠军队,和平年代靠商队。当奔驰、宝马跑遍天下时,德国崛起了;当索尼、佳能装进普通百姓背包时,日本起飞了;当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倒进人们胃里时,美国撼动了世界;当我们中国企业崛起于世界之林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真正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