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中国HR十大事件

2008-12-29 00:00:00太和顾问
中国新时代 2008年2期


  2007年度是中国人力资源产业的“国家战略年”,在新“国家战略理念”的指导下,整个人力资源产业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事件一: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共分8章98条,对中国大陆地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关劳动管理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点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的劳动管理正式步入法制化阶段。12年之后,随着劳资双方维护劳动过程中各自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经过长达数月的激烈争论和反复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终获通过。尽管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劳动合同法》毕竟大大巩固和深化了《劳动法》的立法精神,充实和丰富了与劳动合同管理有关的各项法定条款。《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必将被作为中国劳动管理法制化的第二个里程碑。
  
  事件二:央企负责人首次任期考核结束
  
  2007年1月7日,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第一次任期考核正式结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对本次央企负责人考核的整体结果评价道:“(考核期间)绝大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表现)是不错的。”但他同时表示,还是有15位央企负责人因任期考核不称职而被免职。
  
  点评:央企负责人任期考核制自2004年正式推行以来,由于认真贯彻了目标管理和契约管理的原则,在业绩导向的基础上对全体被考核者严格奖惩,使157家央企的经营业绩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8%,利润增长140%,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目前,已有16家央企跻身世界500强的行列。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的持续引入,中国央企的核心竞争优势与国际竞争地位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事件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正式施行
  
  2007年2月6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修订)正式施行。新《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标准》仍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标准》具体涵盖了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点评:自2003年8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颁布以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核认证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积极的响应。通过四年的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整体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次国家职业标准的修订又在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删与调整,更加突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际业务操作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新《标准》的实施必将带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新一轮的年轻化、知识化与专业化浪潮。
  
  事件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中国第八批新职业
  
  
  2007年1月1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批新职业。其中包括会展设计师、珠宝首饰评估师、创业咨询师、手语翻译员、灾害信息员、孤残儿童护理员、城轨接触网检修工、数控程序员、合成材料测试员和室内装饰装修质量检验员。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已达1979个。
  
  点评: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加强。自2004年8月国家建立新职业定期发布制度以来,截止目前已先后发布了8批86个新职业,其中大部分为第三产业中的新兴职业——这标志着中国国民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企业职业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将会不断涌现。
  
  事件五: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年度颁奖盛典成功举办
  
  2007年1月10日,“2006-2007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颁奖盛典与新年论坛”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评选活动由HR管理世界组织,前后历时3个月,由世界薪酬协会、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参与调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来自6个国家的16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参与评审。大会颁出的“2006-2007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年度最佳服务机构”10个奖项中4项为本土企业所获取,太和顾问勇夺“大中华区最佳薪酬报告机构奖”。
  
  点评:近年来,大中华区本土化HR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准在借鉴外资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升——本次人力资源年度最佳服务机构获奖单位中近一半为本土企业的事实就是这一趋势的集中写照。本土化HR服务机构的后来居上将有利于中国数百万企业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HR专业服务,有利于整个大中华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向新的高度持续提升!
  
  事件六:《中国薪酬》发布
  
  2007年2月6日,太和顾问发布了2006-2007年度《中国薪酬》。报告中全面披露了2006-2007年度房地产、高科技、金融、快速消费品、医药、服务、垄断行业等行业的薪酬分析数据以及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区域薪酬现状及发展趋势。
  
  点评:随着薪酬管理在关键人才吸引、激励、稳定进而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中国企业对外部市场薪酬调查的关注度不断升温。为此,2005以来,太和顾问在国内薪酬服务机构中率先以年度薪酬报告的形式,连续三年对中国各重点行业及四大重点地区的市场薪酬状况开展了建立在强大数据库基础上的系统深入分析,以满足国内各类企业宏观把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市场薪酬信息的迫切愿望。《中国薪酬》的持续成功发布标志着中国企业薪酬管理已进入完全市场化管理阶段!
  
  事件七:中国大陆竞争力排行超过日本
  
  2007年5月10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2007年版《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竞争力排名从去年的第18位升至第15位,日本则由第16位退居第24位——这是自1989年这项排名实施以来,日本首次被中国大陆超越。“大规模的出口、外商投资和劳动力,尤其是大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出现是中国内地竞争力排名一路上扬的主要动力。”该报告的主要领头人、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世界竞争力中心主任格瑞理教授如是说。
  
  点评:人才的竞争力始终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自16世纪以来所有大国的崛起无不是国家制度创新与全民教育普及的必然结果。IMD《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一向被视为审视全球大国竞争态势变化发展的权威标尺。本次中国大陆竞争力超过日本,中国国民教育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目前,中国科技人才总数已达3500万,位居世界第一。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国民教育事业的日趋繁荣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人才梯队的整体规模将呈几何级数的增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很快步入全球十强的行列!
  
  事件八: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揭晓
  
  2007年4月7日至8日,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颁奖典礼与峰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此活动是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组委会共同主办,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经济网等媒体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太和顾问获得服务金奖。
  
  
  点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被业界人士称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奥斯卡”。本次获得服务金奖的专业机构中,两家为人力资源招聘网站,一家为人力资源培训网站,三家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其中两家为内资公司)。这六家机构的胜出展示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不可小觑的综合实力与均衡发展的可喜态势。相信,未来几年,中国HR服务机构的服务品质将会随着中国企业HR管理实践的持续深入而更上一层楼。
  
  事件九:中国首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白皮书发表。
  
  2007年11月6日,中国首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白皮书由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编写并正式对外发表。白皮书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对策等做出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点评: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在中国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在整个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加大。中国首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白皮书对目前为止中国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的卓越成就以及当前面对的威胁和挑战第一次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客观的分析并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首部《白皮书》实际上是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战略的首部“宣言书”。
  
  事件十:亚洲人力资源博览会
  
  2007年9月14~15日, 由中国人力资源协会,新加坡人力资源学院(SHRI)联络亚太人事管理联合会(APFHRM)各成员共同主办的“2007亚洲人力资源博览会暨中国第五届人力资源博览会” 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博览会云集了全球100余家顶级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5000余位国际著名公司人力资源从业人士,并召开了十数场“2007亚洲人力资源高峰会”。本次展会展出的HR专业产品及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