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这个资本市场的通俗概念,正成为国内创业者们演绎创富传奇的经典路径;与此同时,众多的海外证券交易所也纷纷抢滩中国内地,与国内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争抢这一千载难逢的资本市场商机。这场由国内民营企业为主角的海外上市浪潮,正以惊人的力量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碧桂园和中国首富杨惠妍、SOHO和潘石屹夫妇、复星国际和郭广昌、巨人网络和史玉柱及其创业伙伴们、阿里巴巴和马云及其创业伙伴们……这些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谱写的经典创富故事和打造的新鲜创富人物,在他们千差万别的创业经历和创业故事背后,有着绝对相同的创富路径——海外上市。
这股海外上市热浪的形成,一个重要的推手便是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这些国际资本市场上重要且活跃的角色,几年前在中国内地的创业型企业中投下的风险资本“种子”,现在已经迎来最佳的收获期。
与此同时,在形形色色的创富故事背后,还活跃着一批熟知上市规则的专业人士:投行高手、财务顾问、法律专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资本市场的精英们组成的庞大的上市专业团队,才是财富神话的最终制造者和完成者。
为此,《中国经济周刊》请来国际资本市场的专业人士,为那些怀有创富梦想的创业者们,指点创富路径,详解海外上市路线图。
“2008年一定要海外上市”
侯 隽
“我们非常关注海外上市,并且早已明确了要在2008年实现这一目标。”上海一家从事铝箔制造的负责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倾向于到欧洲的交易所上市。他们早在5年前就开始为海外上市作准备,如在澳洲投资建厂,几年来积极开拓欧洲市场,目前在法国和北欧81iBTuChWvYuLic7ALAdx9klCky3kxkfxUnaY4hjnto=市场已经运转良好,为海外上市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根据我们自己的调研,海外资本市场具有资金充足、流动性好、壳成本低且是净壳以及便于产品建立国际知名度等优点。相比之下,国内中小企业板IPO审核时间仍然偏长,上市过程更多障碍。”该负责人对记者分析说。
民企渴求海外上市
据统计, 2007年在美国各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中,中国公司最多。其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简称“纽交所”)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有19家,全部为民营企业,上市的中国企业平均每家筹资约2.7亿美元;在纳斯达克, 2007年上市的中国企业有13家。
另一组数据显示, 截至2007年12月24日,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已达51家,其中,39家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分别有7家和5家)。这39家中国内地上市企业的总市值已逾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