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时间,普洱茶就形成了和龙井、铁观音三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普洱茶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点,“渠道、营销、策划”已经频繁地在普洱茶中运用,过分炒作,使普洱茶失去了本来面目,如今真正要做的,恰恰是如何做出一饼好的普洱茶。
四月春暖,茶香弥漫,在第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博览交易会上,云南省勐海陈升茶厂展位前的“老班章”茶品饮处排起了长队,“老班章”的“原生态原产地,原质原味”,让嘉宾品尝到了普洱茶的回味悠长。
老班章优势:
原产地、原材料、原地加工
2008年4月18日,正值傣历新年,为了去勐海陈升茶厂的茶叶原料源头去看个究竟,我们一行几人翻越堪称云南最险峻的山路,来到位于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的老班章村。
放眼望去,老班章村和别的少数民族山寨一样,掩映在茶树和绿树中,安详、朴实、原始、毫不起眼。但是,这里就是普洱六大茶山之首,班章的原产地。村里现存近5000亩古茶园,年产青毛茶约50吨。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赖以为生的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鲜叶,土法炒制揉作茶青。时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最原始的原生态环境产地。对于喜欢普洱茶的人来说,班章二字犹如雷声灌耳,因此,只要名称中有班章二字,价格就是其他产品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茶友都以能拥有一饼纯正的老班章茶为炫耀的资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茶。每一种植物的生长都是由它的自然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物种来适应,班章普洱茶也不例外。普洱茶好茶有三原则:原产地、原材料、原地加工,三原则保证了普洱茶的正宗,就像国酒茅台,不可能在内蒙或新疆开设分厂一样。
老班章村的茶叶原料好,还需要有个高规格的生产销售体系进行产业化生产。勐海陈升茶厂座落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勐海县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50多亩,拥有先进的普洱茶精制生产加工设备30余台,固定资产达3000多万元,是集普洱茶精制加工、生产、销售及茶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为一体的新形综合企业。近万平方米的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生活区、别墅旅游区,或通体银白或白墙红瓦或哈尼、布朗、傣式楼居,点缀在风光的热带植被中,美不胜收。秀丽的风景,宜人的气候,优良的生态,独特的茶叶资源。勐海悠久精湛的制茶工艺,为陈升茶厂产品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于是,老班章村和陈升茶厂开始强强联合:经勐海县人民政府批准,全体老班章村民同意,由勐海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签订了关于老班章普洱茶统购统销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老班章”普洱茶品牌。
协议规定:按照合作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班章村民小组无偿提供土地,由陈升茶厂单方投资建盖名为“勐海陈升茶厂老班章生产基地”的初制所,用于班章普洱茶的初加工,并完全拥有勐海县布朗山乡老班章村民小组全部普洱茶的唯一合法专卖权。在协议期限内,班章村民小组的全年全部鲜叶必须向初制所交售,且保证不施化肥农药,价格以市场收购价为参考,由双方协商确定。如此紧密的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模式,开创了普洱茶发展先河。陈升茶厂寻找到最地道的产地,承包整个老班章村的所有茶叶,5年定价包收。村民获得稳定收入同时,陈升茶厂也确立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说起与老班章‘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