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循环利用比“限塑令”更重要

2008-12-29 00:00:00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22期


  在此之前,塑料袋以最大可能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此之后,塑料袋将“有限”的被使用。随着6月1日“限塑令”的正式生效,塑料行业开始遭遇一次“洗礼”。
  
  行业“洗牌”开始
  
  “随着限塑政策的实施,我们的塑料袋产销大概下降了50%左右,目前公司也正积极应对,下一步具体做什么还在考虑中。”6月6日,深圳万达杰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文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深圳万达杰塑料有限公司是国内塑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曾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及相关收费标准的制定。目前已在深圳、天津、武汉等地开设6家工厂,主要业务为各种规格塑料袋产品的产销,产品主供沃尔玛、家乐福、天虹等大中型连锁超市。在“限塑”之前,购物袋生产占整个产量的60%,深圳生产基地购物袋产品月产为1000吨。
  魏文昌同时告诉记者,小型塑料袋生产厂可能遭遇“致命打击”。
  很显然,“限塑令”的效果立竿见影。曾是国内最大的塑料袋生产企业,河南漯河华强塑料有限公司已宣布解散,而国内众多的塑料包装企业面临着“退出或死亡”的命运。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马占峰副秘书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限塑令的实施,肯定利大于弊,但对塑料行业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这一政策对塑料袋生产厂商的技术要求不高,只需调整机器的相关参数即可,但相应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这肯定会对塑料行业带来一定影响。”作为这次“限塑”重要的“三项”标准制定者之一,国家塑料制品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温云宣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塑料袋主要以聚乙烯为原料制成,其自然降解需要很长时间,有的甚至需要100多年。在中国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的农用地膜,由于采用超薄塑料的标准,因此无法回收。残留的地膜,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最终造成农业的减产。此外,以垃圾填埋方式处理的塑料袋,会在降解过程中释放出重金属,污染地下水。以焚烧方式处理塑料袋,又会造成大气污染。
  国内另一个重要的塑料产地——山东莒县一位塑料降解添加剂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生意“十分红火”,塑料添加剂最近“一路见涨”,原来大多数厂家直接使用原料生产,而现在都开始使用添加剂了(当地人称“母料”),“可以和原料平起平坐了!”这位经销商同时表示,“听说河北有厂子都关门了,现在可忙坏我们了,都赶着生产苹果的套袋。
  马占峰表示,“对塑料行业到底影响有多大,我们还没有具体数字,对塑料行业内的企业如何扶持,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目前我DNhr6KUiOGfypG913GCVkoDt3hAH6uRqGktMLXSqJD8=们采取观望的态度。”
  
  “限塑”不等于“禁塑”
  
  随着限塑政策的实施,部分塑料业内人士认为,“限塑”加剧了对塑料行业的误读。
  “一直以来就对我们塑料行业有歧视。”北京塑料协会理事长张玉川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多数人认为塑料就是垃圾,塑料好的一面却被忽略了。
  “没有污染的行业,只有污染的企业。”马占峰同样认为不少人一直对塑料行业有误解。其实,限塑政策实施之后,就有评论认为,“要真正遏制白色污染,就必须实行全面彻底的“禁塑令”。如今“限塑令”既已实施,就应该尽量缩短“限塑”这一过渡性政策的实施时间。”
  张玉川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塑料是我国现代化的大功臣,不应该也不可能“限塑”和“禁塑”。“白色污染”是个应该也可以通过教育和管理解决的问题,而塑料的发展和应用应该得到政府的扶植和社会的支持。
  “塑料本身并无污染,”温云宣认为,塑料袋的污染在于回收和管理问题,部分人不好的习惯造成塑料袋被随便丢弃,才造成污染。
  目前,我国废旧塑料回收环节主要依靠人工捡拾,再生采用的技术和设备都十分简陋,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和卫生问题相当严重。
  张玉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塑料循环利用中一个关键的难点把废旧塑料分出品种:因为不同塑料品种在外观上又常常相似,但是性能有很大差异,只有分开才能很好利用,才能提高再生塑料或制品的价值。
  目前,我国塑料循环利用的数量很大但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是分选水平低。根据国际经验,要开展循环利用首先要推行塑料制品的标志制度,即要求塑料制品的生产者要在塑料制品上标志所用塑料的品种(如聚乙烯、聚氯乙烯)。我国已经在1996年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16288-1996 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但是并没有制定强制使用的有关法规,无人监督,所以基本上“无人执行”。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我国活跃的市场体制和民营经济已经建立起一个规模宏大的废旧塑料再生行业,通过这个遍及全国的网络,每年再生塑料的数量已经达到几百万吨。但是,我国塑料循环利用的规模虽然处于领先,总体上还是落后的,低水平的。在这种情况之下,部分多数人认为塑料本身造成污染,应该被禁止.
  “塑料行业遭到了误读!”温云宣表示,对塑料的循环利用至关重要的是应该加强管理和回收利用。
  
  “限塑令”解决不了“白色污染”
  
  与此限塑实施的同时,各种环保袋开始“粉墨登场”,甚至现在出现了一个投资无纺布的热潮。温云宣对此表示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