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问题的探讨

2008-12-29 00:00:00黄华强刘小江韦志红
中国市场 2008年40期


  摘要: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不断高涨的求职成本又严重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及时就业。要降低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减轻负担,使学生顺利就业,需做好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地方高校的“成本控制”,发挥好政府的职能。
  关键词:成本控制;毕业生求职;高校
  
  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毕业生们为了能在应聘中取胜,必须花费一笔资金来包装自己。据测算,一名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平均在2000元左右。高额的求职成本成为影响毕业生及时就业的新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问题,探讨降低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成本的途径。
  
  一、地方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现状
  
  大学生求职成本指毕业生从开始求职到与用人单位签约的过程中所花的费用,主要包括简历制作成本、考证成本、异地求职成本(招聘会门票、通讯费用、交通费用)、个人包装成本及公关成本等。表1、表2所列数据说明为大学生求职的相关费用。
  
  以上数据说明了毕业生求职成本的基本情况,而个人情况不同其求职成本也会存在差异。
  
  二、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的因素及分析
  
  1.学生原因
  首先,地方高校毕业生自我定位不明确。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许多毕业生没有很好的定位自己,不懂得规划职业生涯,求职时东挑西拣,期望值过高。其次,毕业生的准备不充分,没有进行统筹规划。不少毕业生的准备工作做得很不够,打的都是“临时战”、“突击战”。最后,毕业生自身的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高校培养的部分毕业生出现动手能力较差、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他们在求职时必然遇到各种困难,从而影响到学生的顺利求职,其求职成本自然会较高。
  2.高校原因
  首先,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仍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一些地方高校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欠缺,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对一些社会需求少的专业,学校没有及时调整其教学内容及招生人数。其次,地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多数高校基本存在着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机制,就业指导质量不高。
  3.社会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政府及社会的服务功能在政策及服务体系方面有相应的对策,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高校就业工作存在多头管理,目前还没有形成有序的就业市场及就业环境,服务保障体系也未健全,学生创业渠道不够畅通,相关政策还不能完全到位,毕业生就业的途径还较单一等。而用人单位方面也没有形成完全规范的用人制度等,这些问题及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大学生求职存在困难,促使毕业生求职成本增加。
  
  三、降低地方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的对策
  
  1.准确定位,明确目标是降低求职成本的关键
  (1)做好职业定位,明确职业目标。一方面,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现状做好职业定位,提前做些职业能力及兴趣方面的测试,既要考虑自身条件也要考虑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等。另一方面,求职预期应适中,不能太低也不要太高。职业选择的盲目性不仅是导致求职成功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容易抬高求职成本。所以毕业生要学会放弃,明确职业目标。
  (2)精心准备,统筹规划。首先,掌握并运用好应聘的技巧。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求职者而言,细节就是应聘的技巧。其次,做好时间的规划,把握求职的最佳时期。把握时机对择业的成功很重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是最优化的选择。再次,做好费用的规划,选择合适的就业渠道。针对求职成本不断攀升之势,应该倡议“绿色”求职,即精打细算,力求少花钱多办事。一是在简历上省钱,实用就行。二是考证要量力而行。三是服装费用方面力求节约,面试只要穿着整齐,不可一味地追求名牌服装。四是多通过网络求职。通过网络求职是一种成本低的求职途径。网站求职能有机会接受更多企业的挑选,既可节省外出的差旅费,又避免了舟车劳顿,可以省去很多成本。
  (3)刻苦学习,提高素质。地方高校在客观方面比重点大学存在差距,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学会灵活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具有相应的知识系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公关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2.学校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是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的重要手段
  (1)科学论证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做好前期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成本管理控制的前期应该从科学论证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开始。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适应自然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成本,人为地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导致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出现。因此,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要遵循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原则,突出特色、注重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