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经济利益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呈现出经济利益观念的表达由弱变强、经济利益主体由一元化趋向多元化、经济利益来源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经济利益差距由平均化趋于扩大化的特点;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动、分配制度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政策的重大调整是引起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利益关系;演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在各种利益关系中,经济利益关系是首要的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重大变化,我国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发生了重大演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轨迹
所谓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变革,使得原有经济利益关系格局中的观念、主体、来源等不断分化组合而发生的剧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利益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经济利益关系的平均化被打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提倡利益的平等性和统一性,不提倡利益的差异性和个体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首先是农村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拥有了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生产的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平均化的经济利益关系率先在农村被打破。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进行探索,如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把部分中央和省属企业下放给城市管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有了差异。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经济利益关系出现分化。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我国的改革迅速转向城市,并在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所有制结构突破单一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