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问题探析

2008-12-29 00:00:00
中国市场 2008年49期


  [摘要]连锁经营离不开物流管理,尤其物流配送是实现连锁经营规模效益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现状引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问题,并针对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9-0126-02
  连锁经营作为当今世界商品流通和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经营方式目前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连锁经营也是现代农产品流通的发展方向。农产品连锁经营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或生鲜产品主要是靠连锁超市销售。目前,美国和德国的农产品95%是通过超市或食品店销售的,日本的销售比例也达到70%。农产品连锁经营具体包括农产品连锁店、大型综合超市生鲜区、农改超、农加超等各种形式,经营范围一般有粮油、肉蛋、水产、蔬菜、水果、花卉、奶制品及初级加工品。
  
  1 我国生鲜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现状
  
  当前从我国生鲜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的现状来看,农产品配送过程浪费大、成本高、效率低、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短缺,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生鲜农产品损耗浪费惊人
  我国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冷链物流硬件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只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进入冷链系统,而欧美国家进入冷链系统的农产品比例为85%。我国现有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农副产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因此造成腐烂损失严重,物流成本大大提高。我国物流费用占国内生鲜农产品总成本的70%,比国际上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生鲜农产品从采摘、包装装卸到运输、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的技术问题,使得农产品的物流过程成为既消耗成本,又降低品质的过程。
  
  1.2 配送中心功能缺失,效率较低
  配送中心管理不规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主要包括如下功能:进货、整理分拣、加工、储存保管、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目前,我国农产品配送中心主要有三种具体形式,一是以超市等大型采购集团为依托,以组织货源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二是以促销本地农产品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三是以本地团体客户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
  由于物流配送规模小,多数连锁经营企业统一配送率只有40%~50%,造成人员闲置,运输设备不能充分利用。且由于配送率低,造成整车装载率低,而回车空驶率高,这不仅浪费了大量运力,而且送达速度慢,货品保证率低。
  
  1.3 农产品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短缺
  人才缺乏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
  物流人才是全国短缺人才之一,熟悉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物流人才就更加匮乏。目前仅有少量的农村经纪人从事简单的农产品运输,在农产品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以及为上述各个环节提供装备和配套服务的诸多领域存在较大人才缺口。
  
  2 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发展之对策
  
  2.1 积极发展冷链物流系统,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首先,政府需对冷链物流进行政策引导和扶持,支持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其次,加大物流配送主体培育,加大第三方冷链物流在农产品物流的比重;最后,衔接好冷链物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形成区域内的农产品综合物流配送体系,努力实现仓储、运输高效安全化,商品配货电子化,提高管理水平。
  
  2.2 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连锁经营在充分利用内部资源的情况下,更加强调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在消费者需求驱动下,通过各职能分工与合作(如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连锁销售等),通过共享的过程控制(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配送中心可以成为连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的关键性节点。一方面,通过它连锁超市可以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产地批发市场集中采购生鲜商品,减少中间环节,建立直接、有效的流通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农产品的初加工,可以有效提高生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大大降低零售终端生鲜加工、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2.3 加强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人才的培养
  根据农产品物流的特点,连锁企业应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的培养。企业既可从物流业发达地区吸引高素质物流人才,也可从高校物流专业引进人才,或者送员工到职业院校参加物流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政府应鼓励对农产品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要在高校拓展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资助扶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为中国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SCM)以及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运作,适应时代发展特别是适应农产品物流要求的高素质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从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的职业终身教育系统;同时,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