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生活中的不如意,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能力去应对这不如意的情境,对生活建立正确的态度,因为这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标志之一。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与孩子谈乐观,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呢?
让孩子了解“想法加感觉等于行动”的道理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乐观和悲观的人具有不同的想法,形成不同的感觉,因而导致不同的行动,藉此让孩子了解乐观的意义与重要性。父母可以设计多种情境,分别列出乐观与悲观的想法与感觉,让孩子根据情境、想法和感觉,练习说出乐观和悲观会有什么不同的行动,从这些练习中了解“想法+感觉=行动”这个公式的道理。
引导孩子捕捉和判断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父母可以利用完成句子的方式,引导孩子捕捉脑海里的念头与感觉。例如:“同学取笑我的时候,我心里想……,所以我的感觉是……”当孩子学会捕捉自己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想法连结到感觉之后,父母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判断,标准有三个:把失败与挫折归因于个人因素还是情境因素?问题将持续发生还是短暂出现而已?对生活的影响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通常悲观的孩子会有无助与绝望的感觉,这也通常是评鉴孩子悲观的依据。
父母和孩子一起作归因练习
如果孩子有悲观的解释型态,以及呈现无助与绝望的感觉,父母应该设法改变孩子的解释型态,和孩子一起作归因练习,矫正悲观的想法。要让孩子了解,每一个问题都是很多因素导致的,看待问题要根据情境、背景与来胧去脉。改变孩子悲观的解释型态,父母要告诉孩子,每一个想法都要收集很多证据来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有效。
让孩子练习自己给自己加油
当面临挑战的时候,孩子应当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坚持,我一定能做到。”而不轻言放弃。父母应教导孩子:面临挑战时,学习跟自己说话。另外,父母也可以利用亲子共读、分享的方式,让孩子从毅力故事中,体验乐观、学习自己给自己加油。
多给孩子环境控制权与征服挑战的机会
孩子之所以产生无助与绝望的感觉,有时是因为孩子没有控制权与征服挑战的经验。父母不要帮孩子解决问题,也不要苛求孩子达到完美,不要轻易赞美孩子好棒。让孩子拥有环境的控制权,给孩子体验征服挑战的机会。尽管孩子可能要经历多次的失败,一旦孩子成功了,便会大大增长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孩子才不会悲观。
人需要用乐观来建立希望。和孩子谈乐观,并不是告诉孩子凡事往好处想就可以了,还要给孩子征服挑战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总之,乐观就像一部车子的动力系统,它能够驱使车子驶向目标。因此,在孩子上路之前,我们要先检查孩子的“动力系统”,给孩子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