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心理学认为,需求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人的各种活动或行为,都是在需求的推动下进行的,需求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它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必然会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求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动力。但是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却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如父母的给予与孩子的需求有差距,父母忽略,限制孩子的正常需求,父母的高期望反而遏制了孩子较高层次的需求等。孩子的正常需求受到限制,需求层次得不到满足,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这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期“特别关注”编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邬小平同志的文章《需求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动力》,希望广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了解孩子的需求,重视孩子的需求,引导他们的需求,对他们实现发展的需求多给予一些理解,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有一个孩子,从小享受着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很累,他并不了解;母亲为他做了很多,他不但不感激,有时还冲着母亲发脾气。一次母亲问他,为什么给你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你还不满意?孩子的回答让母亲大吃一惊。孩子说:“太阳光热了还会烤死人呢!”
起初,母亲觉得难以理解,孩子怎么会这么无情无义呢?但是,经过仔细琢磨,她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在困的时候,睡觉是他的需求;人在饿的时候,吃饭是他的需求;孩子在成长的时候,发展是他们的需求。有了需求,困的人会寻找机会睡觉;饿的人会想方设法进食;成长的孩子会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以求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认可。所以,需求就是动力。如果非得让困的人吃饭,让饿的人睡觉,让成长愿望强烈的孩子总是做与自己的正常需求有距离的事情,虽然意图原本都是好的,但引来的结果难免会不和谐不愉快。
家长的给予与孩子的需求之间的差距
在家庭中,亲人们把自己所能提供的营养给了孩子,把自己所能投入的关注给了孩子,把家族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不论是经济宽裕的人还是经济拮据的人,不论是知识型的人还是体力型的人,舐犊之情、望子成龙之心让每一位家长都在为促进孩子的成长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凡是家长能够想到的,他都可以为之去付出所能给予的一切。有许多的人和事甚至能够感天动地。
然而,有多少家长想过,当我们省吃俭用,把尽可能好的物质享受给了孩子,让他们不再去体验我们有过的艰苦经历的时候;当我们吃苦受累,把生活的重担全都挑起,让他们只顾学习,不要为其他事情操心费力的时候;当我们舍去自己的事业和发展,集中全力陪伴孩子左右,取代了孩子与小朋友正常的交往玩耍的时候;当我们带着刚出校门的孩子,直奔为他们选择的各种课外补习班特长班,又忙着为孩子做着笔记、背着要点,甚至学得比他们还卖力的时候;当我们的物质条件优越到让孩子只看到物品从超市买,金钱从银行提,出门坐小车,保姆管干活的时候……我们的付出是孩子真正的需求吗?在我们的付出背后,孩子成长了多少?是否达到了他们那个年龄应有的身心发展水平?他们快乐吗?
去年春天,我在哈尔滨参加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东部区征求意见会议。会议期间安排了儿童论坛,让孩子们自己主持研讨。他们通过绘画作品、演出小节目、自由发言、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提问等形式,围绕未成年人保护踊跃地发表意见。其中,关于未成年人应该拥有的权力,他们就提出了二十多条。大概有平等权、健康权、休息权、娱乐权、交往权、选择权、参与权、发言权、经济权、管理权、批评权、申辩权等等。有的孩子在发言中谈到:我们喜欢做的事,家长不喜欢;家长喜欢让我们做的事,我们不喜欢。问他具体指什么,孩子说:只要我们学习,家长就高兴。只要我们玩,家长就不高兴。
两年前,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做关于《离异家庭家长教养方式与子女身心发展状况的研究》课题的调研过程中,一些孩子的话语也同样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一个未成年犯这样说:“父母对我的教养方式是强迫性教育,每天让我处在一种紧迫之中,没有一点空余时间。完成学校作业后,看专业辅导光盘,周六周四参加补习。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除学习以外没有注重别的。他们的感觉是,只要给我准备好了衣食住行就是最大的关心,忽视了我的个人爱好和业余生活,没有一点个人选择的余地。因此,我的逆反心理很强。”这是一个学习成绩好,爱好非常广泛的孩子,到了未成年犯管教所后,他的特长得到了发挥,成了那里乐队的多面手。
一个初二男生谈到:“我妈妈管我可严了,练习册买了好多,放学后不停地让我做练习,差不多每天都要做到十一二点,压力特别大。有时我挺感谢她,有时又挺恨她。希望妈妈不要给我太大的学习压力。”另一个同年级男生说:“父母对我有点严,双休日只有中午和晚上让休息,其他时间都让学习。家长注重分数,干啥也管,我感到压力挺重。我喜欢读侦探小说,而家长非让我读寓言。我希望多给我一点时间和自由。”看着他瘦弱矮小的身材和没有一点笑容的表情,一位参加调研座谈的专家问道:“你觉得幸福吗?”他低头不语。
家长的教育忽略了孩子的正常需求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是家长不爱孩子吗?不是。他们爱孩子远远胜过自己。那么是孩子不懂事吗?也不完全。孩子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问题出在了家长的教育方法上。家长只想到了自己的好心好意,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孩子的主体发展地位,忽略了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最主要的是忽略了孩子的正常需求。家长对孩子的认识落后于他们的身心发展,以至于一些家长对自己深爱的孩子并不了解,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更是茫然。
在以往我接待过的家庭教育电话咨询中,有些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感到压力很大,一口气能够列举出一大堆问题。听完了家长的陈述,我请他们再说一下孩子的优点,家长觉得有些为难,考虑许久说不出多少。有一位初中生的家长甚至说自己的孩子没有优点。我说这怎么可能呢,家长解释说是真的,他们老师也这么说。
听了这样的话,我心里很难过。家长为了让孩子成长得好,总想帮助他们改正所有的缺点,让他们没有任何瑕疵,以达到想象中的完美。可是眼睛都盯在了缺点上,久而久之竟然在自己的视线里流失了孩子的优点,忘记了孩子的需求。孩子在最疼爱他们的人那里如果得不到应有的理解、认可和鼓励、支持,他们的正常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容易出现因限制过多某些才能不能正常发挥,因精神贫困而引起发展的动力不足,或因希望破灭而出现一些丧失理智的行为。近年来,发生在亲子之间的悲剧让人触目惊心,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不该发生的事情也有所增长。有些事情不能不说是与忽略了孩子的正常需求而爱得过头和爱得偏激有关。爱得过头,成了指责、抱怨,甚至仇恨;爱得偏激,让孩子和家长的心路越来越窄。如果能够早一点让家长读懂孩子,读懂孩子的需求,因势利导,促进孩子的发展,也许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会有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合力,更多的亲情,更多的快乐。
家长的过度关爱只满足了孩子较低层次的需求
前些年,长江一带发大水,有一个年龄不足10岁的农村小男孩,他的家人一个个被洪水卷走,而他抱着一棵在水中摇摆的小树,在不断上涨的洪水中坚持了9个小时,直到营救人员到来才把他救出。如果不是有着强烈的求生需求,让一个同龄小孩在沙发中连续坐9个小时恐怕也很难做到。所以说,需求就是动力,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只有认识到什么是他的需求并给予满足,才能引发他成长的动力。比如,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了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求,他们从小就要分担家长的辛劳,体验创造生活的艰难,学会勤俭节约,学会克服困难,学会生活自理,学会自我保护。为了生活得更好,很多人渴望上学,渴望用知识去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如果家长能够让他们上学,就是满足了他们最大的需求,他们会很感激家长,很珍惜获得的机会,很刻苦地学习。最后不少人成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成为贫困之家的高材生。
在对孩子的教育抚养中,绝大多数家长都能给予孩子物质生活、身体、安全方面的关照和对智力开发、文化学习的重视。而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并不是都很关注,甚至有时候孩子其他方面的一些正常需求会因与家长的想法不一致而受到限制。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必然会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而物质生活在需求层次中,属于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
在一些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孩子几乎没有多少体验艰苦和承担责任的机会。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的孩子,跟着家长吃遍了山珍海味,有些孩子洗澡都跟着家长到洗浴中心,享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虽然他们享受的档次越来越高,但是这种需求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生理需求的过度满足,会出现以下一些结果:一是让孩子对什么都习以为常,没有兴趣,甚至对自己享受这样的生活产生乏味和反感;二是让孩子享受的欲望越来越强,造成营养过剩或过分挑食等问题;三是让孩子因超前享受过多而丧志,不愿做吃苦受累的事情,甚至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不想去做。
家长的高期望高要求遏制了孩子对学习的需求
可是就是这样一些生活在现代化城市,没有多少吃苦体验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承受的压力甚至要超过那些从小吃苦锻炼的农村孩子。不少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他们认为的起跑线上,在国家为学校教育提出减负提出素质教育的情况下,自己又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层层加码,使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让孩子们感到不堪重负。
学习本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可是在有些家长眼里,学习成绩被当作是对孩子实施奖惩的依据。只要教育孩子,张口就是学习,弄得一些孩子听到学习就精神紧张,甚至产生厌烦、恐惧、逆反心理。为了让孩子多学东西,取得好成绩,有些家长甚至无节制地占用了孩子应该得到的休息时间。这些孩子没有享受过童年的快乐生活,不能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不能看儿童们喜爱的动画片,不知道著名的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和董浩叔叔是谁。过去孩子们出现厌学情况,一般是在青春期,在小学高年级或刚刚升入中学的时期。而现在有些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就开始出现厌学情绪,可以说是在学校教育才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实,孩子幼小时学东西,出于好奇的观察、模仿、探索是他们本身的发展需求。通过游戏和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活动寓教于乐,通过与同伴在一起玩耍和交往,是使他们的需求与学习结合在一起快乐成长的重要方式。但是对于有计划有规律有统一要求的学校学习,一开始并不是所有孩子本身的需求,而是有一定强制性要求的国家义务教育。孩子对于接受这种教育的意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进行逐步认识的。这里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家长来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懂得为什么学习,学会怎样学习。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知识,得到快乐,得到成长,不断地产生从学习中获得新知识的需求和动力,使他们适应学习、热爱学习,从此开始一种新的学习生活。
家长的自主加压、拔苗助长和高期望高要求,让那些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孩子,由生活上的包办代替、生理需求上的过度满足,一下子跳到了学习上的超前负重,甚至超高要求,很容易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孩子只会学习,高分低能;有的孩子被动学习,兴趣递减;有的孩子恐惧学习,无所适从;有的孩QpQllPPTDNXVplnweiKrkg4vOEkQI1pm4HyflnhJ89A=子反感学习,旷课逃学。正像人们看到的那样,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不一定快乐;有些孩子兴趣爱好广泛,但不能充分体现;有些孩子智商很高,但缺乏耐力热情。
由此不难想象,为什么过去的孩子心理问题少而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多,为什么农村的孩子心理问题少而城市的孩子心理问题多,应该说与压力过大有关。这种单项要求的压力,单一的衡量成败标准,限制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一旦学习达不到家长要求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使他们较高层次的需求无法实现,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他们自身发展需求所产生的动力。由此而产生的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加难以帮扶。
家长应帮助并引导孩子去实现合理的需求
孩子的正常需求受到限制,需求层次得不到满足,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应该认识到,在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学习的时候,学习不可能成为他们自身的主动需求;当家长把学习当成一种惩罚的时候,孩子不可能真正热爱学习;当家长采取拔苗助长的办法的时候,事实上不可能促进孩子成长;在孩子发展上的包办代替,会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
如果我们能够从一开始就科学地爱孩子,不是一味地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在学习方面单调地拔高,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学会生活自理,承担点力所能及的责任,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多听听他们对自己成长的意见和想法,多关注一下他们的心理需求,也许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
在孩子遇到他们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在他们最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认可的时候,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因年幼无知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事情的时候,家长如果能够少点面子的顾忌,少点指责抱怨,多点关爱帮助,为孩子承担起监护人应有的责任,这也许比其他方面的给予更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更能给他们增加动力。
如果家长能够以科学文明的教育方法,以言传身教共同成长的榜样力量,以亲情互动的特殊效果,为孩子创造一个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家庭成长环境,多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多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孩子自身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正常合理的需求实现多创造条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做事,养成良好的品德、性格、兴趣、习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他们刻苦努力,学好本领,增长才干,自立自强,就会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会对他们的成长更加有利。
当我们做到以平常心对待孩子,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孩子,以爱心的包容接受并帮助孩子去实现他们合理的需求,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儿童特有的好奇心想象力,让他们有更多体验生活、体验责任、体验价值、体验赏识、体验创造、体验成败机会的时候,孩子们会因成长需求的充分满足,把注意力吸引到更多有兴趣有意义的事情中,孩子发展的路宽了,成长成才的机会就会增多,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强。因为他们会逐步认识到很多需求的实现都需要知识,有了足够的知识做支撑自己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这时候学习自然就会成为他们的一种主动需求。有了需求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是了解、重视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的需求,对他们实现发展的需求多给予一些理解、鼓励、支持,帮助孩子长硬腾飞的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