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A股市场经受住了这场突发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地震并未引发“股震”,市场在消化这一事件后,恢复到原有的运行趋势中。
今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的里氏8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初步估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4000亿~5000亿元之间,地震对全国年度经济增速的直接影响为减速0.1个百分点左右,但灾后重建对社会总需求的拉动作用将大于当地停产减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国经济增速可能会加快0.4个百分点左右。此外,地震会加大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投资品价格等价格上行的压力,国内农民工供求紧张状况可能会有所加剧。
从A股市场的角度来看,股市经受住了这场突发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地震并未引发“股震”,市场在消化这一事件后,已从这种心理恐慌中走出来,并恢复到原有的运行趋势中。
股市所受影响有限
此次地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对A股市场整体影响较有限。首先,受灾地区主要在四川等省市局部地区,四川省GDP(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总量的4%左右,震灾对全国经济影响较小。“农产品价格连续三个月下降,也表明地震并未改变物价总体运行趋势。”银河证券研究中心投资策略部负责人李锋表示。
其次,目前四川上市公司共有61家,除岷江水电、宏达股份等少数公司受灾严重外,其他公司所受影响不大。分行业看,灾区电力、化工、旅游、房地产等行业上市公司受负面影响相对较大些;医药等抗震救灾急需物资行业,以及灾后重建物资提供行业如建材、钢铁等的上市公司业务会受益。李锋认为,灾后重建以及未来基础设施抗震级别的提高,会增加对钢铁、建材尤其是高标号水泥的需求,这种衍生效应引发的异常需求增长将持续数年。有关部门已明确表示,灾后重建资金不受紧缩政策影响,因而也不会对其他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与年初的雪灾相比,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此次地震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将大幅低于雪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虽然经受了雪灾的破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达到了21845亿元,同比增长24.6%,比2007年同期加快了0.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为570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比2007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可以说,我国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依然存在,经济的中长期持续增长仍然值得期待。
更重要的是,地震对股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层面上。震后第一周,投资者反应谨慎,震前处于反弹趋势中的股指当周以一根小阳线报收。随后,投资者在看到灾区大批人员伤亡、基础设施严重损坏以及余震不断后,一度产生心理恐慌,市场出现下跌。“但是,目前市场已从这种心理恐慌中走出来,股市已消化了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李锋认为。
通胀形势仍不乐观
根据对5月份物价水平变动的跟踪,可以看到,蔬菜、肉禽蛋为代表的食品类价格运行平稳,并稍有回落。
在食品绝对价格持平、全部原材料价格同比涨幅延续过去12个月上涨趋势的假设条件下,我们对5月CPI进行了定量测算。根据长城证券预测模型,我们预测5月份CPI同比涨幅为74%,同时下半年将进一步回落。在翘尾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物价水平开始出现明显转折。
CPI转折代表着通胀转折,缓解了对紧缩货币政策出台的预期。但是,通过结构性分析后,我们认为,中国的通胀形势仍需观察。第一,食品类价格还会不会受到其他曾量风险影响,难以断言。非食品类的价格依然保持着上涨趋势,地震灾害引发的灾后重建,使得投资动性的生产资源价格上涨风险犹存;第二,原油价格迭创新高后,持续上涨预期存在,间接带动了其他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CPI上涨影响的是居民消费能力,而PPI(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成本的继续抬高,企业转嫁成本的意愿不断增加。从PPI今年以来对CPI的传导来看,是我们判断通胀形势仍无遏止的主要前提。
上市公司可维持高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是令股民、基民担忧的问题,但从目前看,美国、欧洲市场甚至一些以资源为产业主导的新兴市场如巴西、俄罗斯,已经出现止跌反弹。
另一方面,尽管对美出口占据GDP较大的一部分,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占到19%,由于汇率的不断升值,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放缓,但仍然保持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较高。
在上市公司的盈利方面,扣除电力、石化等国家价格管制的行业,上市公司2008年增长仍然可以达到20%以上。按照行业分类的各个上市公司2008年的预计盈利情况,电力、石化的盈利不太乐观,但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行业的盈利增长比较强劲,如果剔除掉石化及电力等国家价格管制的行业,整体来讲,这个增幅能够达到20%左右。
有望延续震荡格局
汶川大地震并没有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及社会信心,更没有出现悲观情绪笼罩下的流动性萎缩。信达证券有关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此次市场反弹的根基没有动摇,反弹趋势应能够得以延续。
据测算,目前A股2008年动态市盈率为20倍左右,2009年市盈率为17倍。李锋指出,从估值角度看,股指在3500点以下是处于低估状态。因此,市场在消化了地震这一扰动因素影响后,将进入理性回归过程,4000-4500点是A股合理价值区域。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认为。在消除了地震带来的影响后,股市在奥运会之前将维持震荡格局。
南方基金管理公司产品开发部鲁力博士认为,本轮股市调整的根本原因可以用“内忧外患”来总结。“内忧”指的是自去年年底以来,投资者看到CPI指数一路走高,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担忧;而“外患”则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美国信贷危机,“银行被次贷危机刺激以后不敢把钱贷出来,美国人手里也没钱了。这样带来对资金市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内部和外部的因素造成了市场的动荡。”
他认为,尽管4月份公布的CPI数据略高于一些机构的预测,但这是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数据。从环比以及与今年前些月的CPI数据比较,则是略有下降,“整体形势应该说不是很困难。但是,对于CPI数据,大家的看法分歧比较大。”
“今年以来每个月都出现了不确定的动荡,所以这才是宏观政策层面最令人担心的事情。”鲁博士认为,今年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但他也指出,虽然宏观经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看得到,中央在宏观政策的选取上仍然比较稳健,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上,央行在调整货币政策的时候不敢轻易调整存贷款利率,而是几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政府担忧调整利率以后经济减速过快,对宏观经济的增长造成中长期的伤害,这是政府不太愿意看到的结果。”
A股曙光重现
对于近期的A股市场,从宏观经济运行格局来看,我们认为,存在阶段性回升机会,但是,持续反弹面临天花板。阶段性回升机会的触发点是,CPI全年拐点对市场的刺激作用。
影响未来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速度的重要变量因素是,政府对成品油价、电力价格、煤炭价格的干预。如果保持现有价格政策不变,那么,这一因素无法支持A股指数上扬。如果政府采取松动成品油、电力价格的政策,在目前测算条件下,对A股整体盈利增长速度只能是中性判断。石化、电力行业的利润增速对冲中下游行业成本上升增速的效应,无法定量判断。
目前,因大盘下挫而导致的大盘蓝筹股票普遍估值不足。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2008年动态市盈率已降至20倍附近,具备了较好的投资价值。新近发行或正在建仓的基金将建仓方向指向了大盘蓝筹股票,也正是因为目前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已基本合理,尤其是前期的错杀与非理性的惯性下跌已经让一些绩优大盘蓝筹股票动态市盈率降到历史低点。随着基本面的逐渐转暖,A股市场极有可能将曙光重现。
在资产配置方面,行业投资的确定性机会要小于主题投资、事件驱动的投资机会。因此建议围绕以下主题投资机会展开:一,行业成本转嫁能力强,产品提价对业绩贡献明显的企业。如医药、化肥行业。二,高油价影响行业,主要是替代能源及相关设备;太阳能与风能设备行业。三,高通胀演绎过程中,基本面发生变化的行业;具体指向政府对于扭曲的定价机制进行微调过程中,产生的投资机会。
总之,从估值来看,A股市场合理估值水平的价值中枢约为3000点。在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阵痛期过后,大量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行业和企业将脱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