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鸟巢”看残奥

2008-12-29 00:00:00
中国报道 2008年8期


  在准备采访曹跃进副部长的起初,我的采访提纲中列满了残奥会筹办费用来源、举办残奥会在经济账面上是否会面临亏损一类的问题。但采访前的闲谈中,曹副部长讲述的一个故事,让我找到了采访提纲中所有问题的答案。
  何军权,一位缺失双臂的游泳运动员,在遇到有人落水于水库之际,他毫不犹豫地跳水救人,用特有的“海豚式”泳姿挽回了一条即将逝去的生命。
  
  2008年9月6日,千万个“何军权”即将迎来专属于他们的盛典——第13届世界夏季残奥会。残奥会的举办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金钱,但残奥会却能为整个社会乃至世界找寻到一种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尊重,而这种尊重的普及,将会为我们社会的运行成本带来无法估量的正收益。
  于是,我丢掉了事先准备好的采访提纲,带着一份希望了解残奥会筹备情况的热情,展开了与曹跃进副部长的对话。
  
  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时工作动员大会上强调,一定要切实做好残奥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努力实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大会主席台幕布上的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与残奥会会徽“天地人”相互呼应,显得格外醒目。
  北京残奥会将于2008年9月6日至17日举行。届时将有来自约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2500多名教练员、代表团官员参加,是历届残奥会中参加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那么,奥运会闭幕12天后即将举行的残奥会的各项相关筹备工作进展究竟如何?对此,本刊记者就残奥会最新的筹办运行体制、票务销售状况、国际贵宾项目、开闭幕式最新筹备进展等问题,专访了第29届奥组委新闻宣传部曹跃进副部长。
  
  一岗双责
  
  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山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这在奥运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曹跃进副部长告诉记者,在北京奥组委成立伊始,即制定了一个组委会同时办好两个奥运会的工作目标。由于与筹办奥运会相比,残奥会在赛会组织、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服务以及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所以,几年来奥组委各部门、各场馆团队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今年2月26日,北京奥组委成立了残奥会筹备工作指挥部,负责协调委内各职能部门、中国残联和北京市政府。该指挥部成立以来,指定了近600名残奥会专职工作人员,在残奥会各竞赛场馆配备了残奥副秘书长。中国残联、北京市残联也派出了70多名干部充实到奥组委相关部门。残奥会的筹备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进入奥运筹备的冲刺期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战时”运行指挥体制开始运作。据曹副部长介绍,该机制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一岗双责”。新的赛时运行体制包括奥运会和残奥会,运行指挥部所属11个组的组长同样是残奥会筹办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岗双责。
  在竞赛组织方面,北京奥组委已举办了18个大项、26期,共计1702人次的国内技术官员培训班,我国将派出637名国内技术官员参与赛事工作。残奥会竞赛日程已由国际残奥委会确定,报名、资格审查等竞赛政策已制定完成。
  
  去“鸟巢”,看残奥
  
  在现代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中,优秀运动员的出色发挥离不开一流场馆设施的硬件保障,可以说,场馆与运动员相得益彰。据悉,本届残奥会的赛事场馆都在奥运会的场馆内选定,北京18个,京外2个,即香港马术比赛场和青岛国际帆船中心。更值得一提的是,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一样同受世界瞩目的北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也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
  据介绍,残奥会开幕式创意工作开始于2007年1月,闭幕式创意工作开始于同年5月,经过2007年4月、10月和2008年1月国际残奥委会工作会议审议,开闭幕式方案得到了国际残奥委会的高度赞赏。残奥会开闭幕式将分别于9月6日和17日晚8点在国家体育场开始,预计时间分别是2小时50分钟和近2小时。开幕式全部演员规模约6000人,其中有与《千手观音》同类的聋人舞蹈——400位聋人表演的手语舞蹈《星星你好》,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聋人舞蹈。
  另据记者了解,残奥会与奥运会开幕式在仪式顺序设置上会有所不同。奥运会开幕式先进行文艺表演,然后是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入场,而残奥会开幕式程序恰好相反。此外,残奥会开幕式为先行人场的残疾人运动员和相关人士在观众席前排和场地的部分区域预留了坐席,以便他们观看或互动。
  在闭幕式方面,其主要程序与开幕式相同,只多了圣火熄灭、北京与下届残奥会举办城市伦敦交接会旗的仪式。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继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残奥会闭幕式是北京奥运期间的最后一个仪式,将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画上句号。因此,残奥会将具有更浓郁的向往未来的意识,更温暖、更自然、更清新。”
  
  在开闭幕式的设计创意之外,有哪些国际贵宾将现身“鸟巢”参加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或观看比赛也同样备受海内外关注。根据奥组委的解释,国际贵宾是指各国家和地区残奥委会的客人,包括王室代表、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体育部长及其他高级政府官员等注册贵宾。另依据往届残奥会惯例,国际残奥委会荣誉委员以及部分具有国际贵宾身份的国际残奥委会荣誉客人的接待工作也将由国际贵宾项目负责。那么,残奥会的国际贵宾项目具体情况如何呢?曹副部长向本刊表示,北京残奥会期间,将有众多国际贵宾现身“鸟巢”参加开闭幕式或观看比赛。目前,通过各国驻华使馆、我驻外使馆、各国残奥委会、贵宾饭店预订及预注册问卷等渠道提供的信息表明:将有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王室代表、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北京残奥会。另外,迄今已有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约50位体育部长和政府高级官员明确表示将出席北京残奥会。
  
  最高票价:80元
  
  6月18日,北京奥运票务中心主任朱炎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3个场次的残奥会体育比赛门票于朗20日向境内外公众公开销售,最高票价仅为80元。据曹副部长介绍,此次残奥会门票销售筹办工作针对残疾人运动体育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制定了低票价的总体原则,希望更好地为公众参与奥运活动提供方便。
  根据此次公布的政策,北京残奥会体育比赛门票将主要以“场地通票”的形式销售,票价从30元到80元不等,其中帆船比赛将沿用奥运会门票销售方式,销售全程观赛和短程观赛两种门票,票价分别为50元和30元;对于马拉松比赛,持票观众可在马拉松比赛终点即国家体育场,观看马拉松冲刺阶段的比赛以及现场的展示表演,票价为30元;“自行车一公路”比赛不设可售票,公众可以沿途免费观看。
  针对残奥会沿用奥运会售票方式这个问题,曹跃进副部长表示,由于残奥会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完全照搬奥运会的门票销售模式可能会对残奥会的门票销售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残奥会的门票销售模式可能会做出一定的调整。对于为使全社会关注残奥会而设立的零票价教育计划门票的数量问题,曹副部长透露,教育计划门票比例会超过普通票的20%,数字具有一定弹性。
  据记者了解,本届残奥会比赛门票将全部按场次销售,可售票约166万张,其中无,障碍坐席和陪伴坐席各约1.6万张。另外,开闭幕式门票可售票10万张,总计可售票176万张,超过往届残奥会门票销售数量(亚特兰大50万张、悉尼120万张、雅典85万张)。
  在采访的间隙,曹副部长曾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比起奥运会的“一票难求”来说,残奥会门票的销售虽然旺盛,但仍有机会购得,票价也相对较低。民众观赏残奥会,可以为“精神寓于运动”的残疾人运动员加油助威,既丰富了经历也提升了道德水准,而目还能现场体验奥运赛事中的“鸟巢”等一流场馆设施,去“鸟巢”看残奥是个多贏的选择。
  
  “无障碍北京”成就“无障碍奥运”
  
  众所周知,残奥会对无障碍设施和环境具有特殊的要求。据曹副部长介绍,目前残奥会各场馆的固定无障碍设施均达到了国家规范的要求,其中,国家体育场达到了国际水平。
  据相关资料显示,为给残奥会提供良好的城市运行环境,北京市政府建立了由相关部门参加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无障碍,全市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长城、故宫等名胜古迹与首都国际机场、北京火车站、北京西站等城市重要交通枢纽一道完成了无障碍改造。地铁1、2号线、八通线、13号线共68个车站也于今年7月前完成了改造任务。此外,北京市还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无障碍出租车队(目前已有70辆车),成立了一支由5000名残疾人组成的无障碍监督员队伍,制定了《奥运会、残奥会前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曹副部长告诉记者,奥运会和残奥会赛时,将有2885辆无障碍公交车投入运行,其中400辆供残奥会赛会使用;新增42部爬楼车和109部升降平台,赛时8条轨道交通线123个车站都至少有一个出入口能满足轮椅乘客从地面到站台的出行需求;22个定点医院、16家残奥会签约酒店等也根据残奥会的实际要求,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志愿者部、市交通委等部门还编制了奥运会残奥会无障碍指南等出版物,方便各类客户群体查询重要景点、宾馆、饭店、银行等城市设施的无障碍信息。另外,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将为参赛的残疾人运动员、官员和观众提供无线助听和视频手语翻译软件等信息无障碍服务。
  
  人才遗产
  
  帮助盲人过马路时不建议采取搀扶的方式,而是让盲人扶着你,因为自主的把扶会给盲人带来可靠感;当盲人选菜时,恰当的服务提问应当是“您不吃什么”,或者对菜肴进行逐项的介绍。据曹副部长介绍,残奥会志愿者每天都会接受大量的细节培训信息,以保证3万多名残奥会志愿者个个都是“助残”问题的行家。
  据了解,北京残奥会志愿者与奥运会志愿者的选拔同时启动、相同标准、同步确认。截至今年3月底报名结束,总计报名112万人,其中80%的报名者同时申请担任残奥会志愿者。曹副部长告诉记者,目前,残奥会志愿者的人员选拔测试工作已经结束。北京奥组委选定了32个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基地,组织志愿者到基地观摩残疾人体育活动,与残疾人开展活动,让志愿者了解残疾人,巩固助残技能,提高服务意识。同时,组委会已选拔了3000多名残奥会骨干志愿者进行了系统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残奥会基本知识、残奥英语、无障碍知识等。
  在曹副部长提供的残奥会说明材料中,记者读到了一句话:残奥会志愿者的来源分布广泛,国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志愿者都有涉及,这十分有利于将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播撒到世界的不同角落。
  残奥会有开、闭幕仪式,但这届残奥会将成为这3万名受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助残”服务的永久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