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有一个营长,名叫马三飚,长得虎背熊腰、方面大耳,人称“马大个”。马大个不怕死在全军都是出了名的,他所在的营因为骁勇善战,被称为“老虎营”。有一次,在坚守某高地的激烈战斗中,马三飚一个营遭遇敌兵重兵围剿,全营覆灭,只剩他一人坚守阵地,但最终他不仅成功突围,还抓获了一个美国女兵俘虏。
那场恶战中马三飚被炮弹崩掉八颗门牙,其余部位毫发无损。师长听了他的事,亲自来看望他,叫他回国安了假牙再回战场。马三飚一听,一百个不愿意,“首长,仗还没打完,我不能提前回国!我要留在这里!”没了门牙,马三飚的这番话师长听了十几遍也没听清楚,最后还是让他写在纸上,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师长哈哈大笑说:“马大个,你是个指挥员,指挥员说话像噙着个萝卜,含糊不清,怎么去指挥打仗?赶快回国,装一副好牙再来,到时我提你小子当团长!”
马三飚“咿咿呀呀”了半天,说自己不想当指挥员,只想留在朝鲜打鬼子,哪怕当个小兵也愿意。
师长又费了好大劲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顿时大怒,一拍桌子,“马三飚,你给我听着!老子不需要你这个小兵,老子需要的是指挥员,懂吗?赶快打点行李,三天后坐运送伤员的火车回国,赶快安牙,快去快回!”
望着师长愤然离去的背影,马三飚心想:我要缺条胳膊少条腿回国,也算是光荣负伤,绝对没有半点怨言,可是如今掉了八颗牙齿就跑回去,这,这算个什么事啊?因为这件事,马三飚一直心有不甘,闷闷不乐。这天中午,他正艰难地吞咽着一碗野菜加米糠煮的饭,炊事班长突然押着几个美国军俘虏,带着翻译走了进来。这些美军俘虏中就有马三飚抓获的那个女兵。
“你们这些没良心的美国佬!让你们看看我们营长吃的是什么?连颗白米都没有!我们省吃俭用,把白米饭都留给你们吃,你们还说我军虐待俘虏!”原来,这些俘虏嫌志愿军给他们的伙食太差,没有牛奶面包,没有罐头牛肉,以抗拒虐待为名开始了绝食行动。那个女俘虏走了过来,看见马三飚碗里漂着的野菜和米糠,连一点油星都没有,又惊讶又感动,说:“原来志愿军把好食物都省给我们吃,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翻译将女俘虏的话说给马三飚听,马三飚气得一瞪眼睛:“奶奶的,咱中国人不是没吃没喝的,是你们这些侵略者用飞机大炮炸毁了公路铁路,粮食运不到这朝鲜战场来!不过即使这样,老子还是不想回去,老子要看着把你们赶走的那一天!”
马三飚没了门牙,说话叽里咕噜的,声音很是奇怪,那几个俘虏顿时面面相觑,打量着这位孤胆英雄。那个女俘虏突然朝翻译说了一番话,翻译对马三飚说:“马营长,这个名叫瓦妮莎的女俘虏说,她就戴着一副假牙,不过自己牙齿还有半边有用,不用假牙也行,她愿意把自己的假牙送给你。”
马三飚顿时双眼发亮,喜出望外,有了假牙,他就不用回国,可以继续留在战场打美国佬了。他欢喜地看着瓦妮莎,受宠若惊地问道:“你真的愿意把假牙送给我?”瓦妮莎听不懂中国话,当翻译把话翻译给她以后,她立刻点着头说:“中国军队对俘虏如此优待,最好的粮食都省给我们吃了,让我深受感动,我愿意奉送一副假牙!”
瓦妮莎取下假牙,双手呈上,递给马三飚。马三飚顿时呆住了,妈呀,那可是一副金假牙啊!做工精细,金光闪闪。翻译和炊事班长带着俘虏们走了,马三飚仔细打量着金牙,兴奋得嗷嗷直叫。他立马试着将金牙塞进嘴里,却怎么也安不上去。原来,瓦妮莎的假牙是九颗,而马三飚只缺八颗。他很想把那九颗金牙敲掉一颗,但看着那玲珑剔透的假牙,又舍不得弄坏了它。于是马三飚只得到修理处找了一把老虎钳,强忍着疼痛拔掉了自己的一颗牙,让自己的缺牙也是九颗。虽然疼痛钻心,难以忍受,但当那副假牙放进嘴里,刚刚合适时,马三飚开心地笑了。
趁着高兴劲儿,马三飚到场地上吼了几嗓子,练了练平时战场上常用的指导语:“一连正面佯攻,二连左侧包抄,三连跟我上,机枪手加大火力,做好掩护!”马三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声音清晰得和以前一样,他立刻兴奋地跑到团部,响亮地报告:“一营营长马三飚前来请战!”团长和师长看了看马三飚,都觉得非常奇怪:这战场上兵荒马乱的,这家伙从哪儿搞了一嘴金光闪闪的大金牙啊?马三飚兴奋得把瓦妮莎送给他假牙的事说了一遍。
师长哈哈大笑,“不错,女俘虏自愿把假牙送给你,还是精贵的金牙,说明我们优待俘虏的政策是成功的。不过马大个我可告诉你,咱志愿军可不能贪小便宜,仗打完了,你要把这副金牙完璧归赵,还给那个瓦妮莎。”马三飚知道自己不用再回国治疗了,嘿嘿大笑。
几天之后,黑水岭战役正式打响。按照战前计划,马三飚先是用两个连佯攻,派侦查员趁乱探知了敌人的兵力部署,然后采取正面突击以及两翼迂回包抄的办法,向黑水岭发起猛烈冲锋。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敌人已经完全放弃了黑水岭,除了有一两处零星火力之外,我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占领阵地如同探囊取物,很快便结束了战斗。马三飚正在纳闷,部队已经登上了黑水岭主峰,在高高的山峰上尽情地欢呼胜利。正在此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黑水岭从山脚到山顶,突然同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轰炸声,百余架飞机从天掠过,炮弹像雨点一样密集,并准确无误地袭击着黑水岭。整个山峰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爆炸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狭窄的山谷也被密集的炮弹堵截住了。
如此猛烈的轰炸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阵地上志愿军士兵已经所剩无几,密密麻麻装备精良的航空兵这才从黑水岭上空投下来打扫战场。马三飚指挥了三次冲锋,但都以失败告终,眼看即将全军覆没,再次冲锋已毫无意义,只好组织战士们迅速撤退。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连唯一的后路也被敌人用密集的火力网封锁了。马三飚怒发冲冠,抄起一挺机枪,勇猛地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突然,一排子弹从对面直射过来,击穿了他的胸膛。警卫员迅速将他背到一棵大树的后面,马三飚伸出带血的手,颤抖地从嘴里取出那副金光闪闪的假牙,含糊不清地说了句:“假牙,交给瓦妮莎……”话未说完,就壮烈牺牲。
那是一次惨痛的失败,战前准备充足,计划周密,布暑合理,直到战报传来,师长团长仍然无法相信这是事实,更不知道我军到底败在了哪里。后来,遵照马三飚的遗愿,幸存的战友想把那副金牙转交给美国女俘虏瓦妮莎,但遗憾的是我军已经按照上级指示,转移了大批战俘,瓦妮莎也在其中,直到朝鲜战争结束,战友们也再没有见到她。那副金牙最后作为烈士遗物,转交给了马三飚的亲属。
光阴似箭,转眼40余年过去了。1993年初春的一天,记者马小飞登上了前往纽约的客机。马小飞是马三飚的儿子,父亲牺牲时,他才刚刚两岁。长大以后,他一直牢记着父亲的遗愿,这次前往美国,他除了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找到当年的瓦妮莎,将那副金牙亲手还给她。
半个月后,马小飞通过登报寻找等方式,好不容易找到了瓦妮莎。如今瓦妮莎已经年过六旬,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住在纽约的一个居民区里。见到马小飞,听完了他的讲述,瓦妮莎激动万分,40年前的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又浮现在了眼前。
马小飞简单地介绍了父亲壮烈牺牲的情况,从包里拿出了那副黄金假牙,40多年过去了,那副假牙依旧金光闪闪,光彩夺目。马小飞郑重地将假牙交给瓦妮莎,哽咽着说:“我代表父亲感谢你!”瓦妮莎接过假牙,双手颤抖,老泪纵横,愧疚难当地说:“孩子,你不应该感谢我,这是40年前那场战争中,一个潜藏的罪恶啊!”
瓦妮莎告诉马小飞:这不仅仅是一副普通的黄金假牙,在假牙的里面,装有一种美军特意研制的微型装置,它能将假牙佩戴者所处的位置、说话声音变成声波,准确地传送到美军的专用接收器上。当年美军在进入朝鲜后不久,军营里好多士兵都患上了奇怪的脱齿症,瓦妮莎也不例外。于是美军就给这些士兵装上了这种金牙,并且通过部分战斗让他们成为俘虏,深入到志愿军内部,通过这种假牙得到志愿军的机密情报。而这一切士兵们都被蒙在鼓里,浑然不知。后来瓦妮莎被移交回国,开始从事朝鲜战争史的研究查证,这才发现了这个惊人的秘密。
“也就是说,正是你送给我父亲的那副黄金假牙,才使他和他的部队在黑水岭战役中暴露无遗,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他本人也不幸牺牲,是吗?”马小飞听了这些,泪如雨下。瓦妮莎沉重地点了点头,伤心地说:“对不起!多好的一个人啊,高大勇猛,忠诚勇敢,朴实可爱……”马小飞忽然想到了中国的一位伟人对侵略者的一个描述:武装到了牙齿!
瓦妮莎把她所撰写的《朝鲜战争秘史》送给了马小飞,同时请他回国后,代她在马三飚的坟前献上一束鲜花……
〔本刊责任编辑 刘珊珊〕
〔原载《民间传奇故事》总第3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