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几乎没人认识她。警方只能从围观的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的村民七嘴八舌提供的信息中了解些许眉目:这是一个外地女人,看上去精神恍惚。10月7日下午17时30分前后,这个女人开始攀爬这座高压铁塔。人们推测,她想自杀。
“她是傻子吗?!”围观的村民中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塔底下的人们“心时刻提到嗓子眼上”:每一分钟她都可能从50米高空突然坠落,惨状万分地当场死在他们面前。
消防云梯的垂直极限高度只有54米,而云梯车距离铁塔约20米,巨人之臂无法够到铁塔顶端。“当时只能靠人工徒手攀爬去救人。”广州市公安局消防支队第五大队花都中队的消防队员事后回忆说,“但我们从来没有上过这样高的铁塔。”事实上,他们此前徒手攀登最高只到达过20多米的高空。更可怕的是铁塔上的高压导线,它们像一枚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22万伏高压导线的安全距离只有3米。如果铁塔上的女人进一步逼近导线,或者她纵身跳下,或者失足跌下,所有这些过程中一旦与导线距离小于3米,便会触电,导线将因此短路,不仅能让她“瞬间炭化”,而且整个铁塔也将因此带电,危及爬上铁塔的救援人员的生命。
来自消防队的意见:“如果不停电绝对不能上,我们要为战士的生命负责。”然而停电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工厂的生产线将因此停止运转,医院将有可能不能再施行手术,居民区的电梯将无法升降,红绿灯会因此失灵,交通会发生混乱,路灯也将大片熄灭,如果正好有大规模的集会,还容易发生挤压踩踏……而广州市建在花都区的国际大型航空港白云机场,那些起落的飞机,也有可能受到波及。停电,城市将为此承受损失,数十万人口将为此遭受影响。
“停电可不是拉一下闸那么简单。”花都区供电局运行部主任董选昌说。120救护人员早已在现场待命。消防队员早已在现场待命。供电部门的抢修队伍早已在现场待命。区供电局的领导到了。市供电局应急办公室的领导到了。花山镇镇政府能出动的干部都出动了。区政府应急办公室主任赶来了。一位副区长赶来了。3位区委常委赶来了。
最后的拍板在花都区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重点询问:“白云机场供电能不能保证?”供电部门答复:可以保证。区纪委书记钟国雄事后表示,当时的权衡中,只要能保住这座国际航空港,其它的损失是可以承受的。“毕竟人命关天,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来自不同渠道的消息显示,当时“从上到下一致同意停电救人”,“停电还是不停电,没有争论”。花都区委书记潘潇和代区长林中坚也发来指示:“救人要紧。”
然而停电确实“并不是拉一下闸那么简单”,更多的人将被动员起来。
为了尽量减少损失,花都区供电局工作人员紧急就位,开始逐一致电辖区内重要用户。数千条短信同时发出:“为了救人,需要紧急停电处理……请全区工业用户准备。”
从22时30分左右起,从低压到高压,输电线路开始依次逐级切断:220伏(380伏)——1万伏——11万伏——22万伏。 为了让这两条从铁塔上女人身旁经过的“大动脉”停下来,花都电网无数条“小血管”和难以计数的“毛细血管”先后被切断。整个花都电网共41万千瓦负荷,在半个小时内切掉23万千瓦。
当半个花都陷入黑暗时,只有白云机场、居民密集的中心城区、大商场、大型的生产企业如东风日产、党政机关、驻军部队、电台、电视台以及医院等等,依旧维持着供电。一家22层高的大酒店启用了自备发电机,在一片黑暗的包围中,依然闪着霓虹。没有人知道,这天夜里,这个女人在50米的高塔上,是否看到她脚下这个城市的灯火一片一片地为她而熄灭。稍微出现失误和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全区域的停电,她依旧骑在铁塔的顶端。当探照灯柱晃上去时,塔底的人们看到一个白色的影子。这期间,她脚上的一只鞋掉了下来。
现场之外,为了实现这次停电,供电部门的区调、地调和省调正通力合作。作为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的一个下属单位,仅靠花都区供电局的力量,根本无法让这两条“大动脉”停下来。甚至周边的区域电网也必须为此调整运行方式。这意味着,不仅整个花都电网为此面临风险,周边区域的电网也将为此承担一定风险。韶关、英德和佛山的调度中心也紧急加入合作。
在不同城市的不同调度室里,人们按照应急预案里的程序一步步进行操作。这套程序从22时30分前后开始,在大约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由省调度中心统一调度,在这两条线路分别位于白云区和花都区的两侧变电站里,工作人员紧急到位,两边一起配合操作,先将这两条线路的断路器切开,再将两侧的隔离刀闸拉开。最后,在一系列现场操作完成之后,将线路两侧接地,把余电导入大地。
至此,两条“大动脉”终于真正停了下来。这时,已经是深夜23时50分。现场之内,23时58分,营救人员整装受命营救。8日0时30分左右,当这个女人在铁塔上呆了大约7个小时后,塔底的人们从对讲机里听到报告说已经给她系上安全带,几乎全都松了一口气,“救人总算基本成功,心里终于踏实了。”区纪委书记钟国雄事后说。
直到这个女人靠着缓降器缓缓降到地面时,人们这才看清他们为之紧急动员的营救目标。她穿一件白色带蓝条的短袖T恤,一条深色牛仔裤,扎着一只麻雀尾式的辫子,浑身泥污。她依旧不说一句话。救护人员迅速把她抬上担架,送进了医院。
参与营救的许多人,直到日后才从报纸上获知了这个搅动了整座城市的女人的姓名。她叫廖固求,39岁,湖南安化人,是一个16岁男孩和3岁女孩的母亲。
有人质疑,一个女人“绑架”了一座城市,花费如此代价救她,到底值不值?
北京一家都市报则评论道:“‘花都停电救人’让生命更显尊严。”评论说:“不难想象,对广州这样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而言,大面积停电意味着什么。然而,更要想到,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虽然巨大,也会给成千上万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可面对危急关头的生命,这一切都可以放弃,‘公共利益’固有泰山之重,可有时它在面对个体生命危难时,便如鸿毛之轻。”也有评论称:“半个花都陷入黑暗,生命之光却因此大放异彩。”
另一家媒体评论道:“每个人生命本身无贵贱之分,国家、地方……应该动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抢救草根的生命。”然而也有舆论质疑,这样充满危险的高压铁塔,为何没有足够的设施用于阻碍非专业人士的攀爬。与其不惜代价救人,不如平时作好防范。对此,花都供电局副局长莫文雄说,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正常人很难攀爬,而从技术角度上讲,要完全防范这种风险,目前不现实。■
(杨湛基荐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