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0多年的科举考试时代,有许多饱读诗书的学子,因着考官的好恶和偏见成了倒霉蛋,他们名落孙山,十年寒窗苦读付诸东流。但也有个别儒生,因凑巧遇上了识才爱才的考官,或是当权者为沽名钓誉故作“圣明”之举,而成了科考中的幸运儿,得以大展宏图。
吾亦无忌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有一年督学江西,担任主考,发现应试秀才的花名册上有一考生与他同名,感到可笑。于是在唱名时。就朝那同名秀才幽了一默:“小老弟与本官同名,真乃巧事,本官理当照顾。这样吧,我出一联让你来对,倘能当堂应对,你就算中举了。倘若对答不上,就请回去再苦读三年,下届乡试再来。”那秀才也算是一位满腹文才的孔门儒生,听后微笑答曰:“大人倘出言不悔,请出句。”李梦阳出了那精心构思的诙谐上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此上联以其名同人不同,切合自己与那同名考生,暗合揶揄之意。那考生听后一沉吟,拱手便对:“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此下联以其名“无忌”,双关两方不要忌讳。
李梦阳十分欣赏这考生的才智,当即点其为本科举人,并后来予以重用。
得人轻着力
清代雍正年间,有位儒生参加科考连年不第。某日,从岳父家借来几斗稻谷,推磨为食。其妻见丈夫文绉绉慢悠悠地边推磨边背诵古文,便耻笑嗔之。那儒生淡淡一笑,便以磨喻人,借磨抒怀,口占五言绝句一首。诗云:“但求心中正,何愁眼下迟。得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谁料这首小诗被邻居听见了,便传了出去,一直传到州府。知府大人反复吟咏,很是赏识,于是破格录取他为“举人”。
半月依旧照乾坤
清代乾隆年间,江西萍乡有位寒窗苦读的勤奋儒生叫刘凤诰,不到20岁不仅已熟读四书五经,对唐诗宋词也造诣颇深,背诵如流,因而县试、乡试、会试连连及第。然而刘凤诰相貌丑陋,又只有一只眼睛。按照当时规定,五官不全者是不能及第入仕的。事有凑巧,这次会试的王考是位爱才之辈.他硬着头皮禀告了皇上。
乾隆帝为避以貌取人之讳,决定亲临保和殿刁难一下这位南方丑儒。是日,乾隆帝高坐在御椅上。骄矜而笑,口占上联一句令刘凤诰应对:“独眼不登龙虎榜。”这上联既含讥讽.又大泼了冷水。才华横溢的刘凤诰挺胸昂首,接口便对:“半月依旧照乾坤!”乾隆帝见其如此气魄,暗自惊叹,复又出句令对:“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刘凤诰不卑不亢,当即应答曰:“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帝见其才思如此敏捷,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不禁龙颜大悦,当即御笔一圈,钦点刘凤诰为殿试探花,登上金榜。■
(苏礼祗荐自《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