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旧的传统观念,严重阻碍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立足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体育理念。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改革;终身体育;启发式教学
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给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改进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发展高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提高技术技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新体系,是今后体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新的健康理念重要性的教育和具体的实施方法,以达到体育教学所倡导的增强体质、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对现代高校的体育教学如何增强学生的体育理念,阐述以下几点观点:
一、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养成终身体育观念的关键环节。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与接受体育教育。也就是说只要长期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长期坚持科学体育锻炼是指每天不少于一小时、每周不少于五天)的人口皆可称为终身体育者。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关键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就是依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发展方向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有了自己的爱好,掌握了技术技能,提高了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也保障了学生在毕业以后,可以继续坚持锻炼,逐渐形成和加深终身从事体育锻炼观念。
高校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应多样化。特别要加强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休闲类(国际交际舞,形体舞蹈,健身操)体育项目的一般技能学习,使学生增强运动兴趣,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组织形式丰富多样。如必修制,选修制,俱乐部制(即学分制前提下的课内、课外选项制)。学校运动俱乐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较好方式[1]。体育俱乐部是学生参与组织的主动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把这种方法和习惯延伸到工作以后,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过渡。
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以现代主体性教育为指导思想,充分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精神,创造性地学习和养成自觉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和健全的体魄,丰富学生的创造力。现代教育思想认为:人的创造素质突出反映在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上,只有以智能为中心的个性发展才是学生自觉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的可靠保证,因此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学生主体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重新认识学习者的地位和作用,建构新的学生主体观。这种新的学生观强调学生作为认识、学习的主体,必须具有主体的基本属性,即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会学习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另一要义是指,随着学生主体性的增强,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过渡,最后实现从由教到不教的转化。过程启发过程启发式是指向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启发式。它是在批判传统的以结果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的,它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的充分展现,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的全新教学理念[2]。
2.加强理论知识教育。体育教学长期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问题,许多学生只会运动,而不懂规则,不能解决运动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加强体育理论的教育,增加理论课教学比重势在必行。
三、快乐体育观念
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无视体育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类型结构和学生身体条件、心理特征多样的特点,千篇一律地套用同一模式,使教学活动单调乏味,学生单纯地追求运动强度、运动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验体育活动所具备的独特乐趣,提倡快乐体育就是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身体、技术、能力教育和健全的人格教育,让学生在主动快乐地从事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中,增强体质,发展体育能力。快乐体育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的目的。因此,它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体验运动的快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体育能力与完善人格,更好地为终身体育、健康体育奠定基础。快乐体育的优势表现在:
1.快乐体育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快乐体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满足学生的动机需要,并给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带来良好的影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独特的乐趣,如篮球和足球的乐趣在于争抢之中的投篮入门;体操运动的乐趣在于非正常体位的运动感;长跑的乐趣在于极限运动后的舒畅和自我挑战;花样滑冰运动的乐趣在于动作与音乐美感的享受等。快乐体育让学生愉快、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
2.快乐体育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快乐体育观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涉及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人际交往过程,它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知识技能的传授、品德教育与身体锻炼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快乐体育起到维护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充分考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互相讨论、互相评价、互相鼓励、互教互学,创设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快乐体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快乐体育不仅重视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更重视学生通过自身学习目标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归纳去认识与把握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等能力[3]。
大学是教育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将走上社会的最后几年,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体育教学不再单纯指向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而应贯穿于每个公民生命的全过程,而高校体育教学正是这一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高校学生的体育素质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国民的体育素质。转型期的高校体育教学,应立足现代体育教育思想,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深化改革,才能使全民健身计划有效、有序地健康发展,取得最佳收益。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李明俊.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关键[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7):65-66.
[2]乌兰,王金花.启发式教学古今内涵辨[J].教育探索,2008(1):15-16.
[3]岑小兰.论学校体育教学的“终身化、快乐化、健康化”[J].现代技能开发,2002(8):11-12.